基于集约化模式的电费电价管理探讨论文_王芳,黄朝霞,梁文菊

基于集约化模式的电费电价管理探讨论文_王芳,黄朝霞,梁文菊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家庄供电分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工业化进程使国家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无论是钢铁产业、运输产业还是石油产业,它们的运转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撑。这些产业对电力需求极大,所以只要电费价格有所变动,就会对企业的生产成本产生很大影响。只有规划出合适的电价,民众和企业使用电力的负担才能减轻,整个社会的电力配置才会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电力企业;电费电价管理;集约化模式;电力产业政策;电力资源

1 电费电价管理的重要性

电费电价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政府部门对国家电力行业的垄断力,也可提升电气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率。合理的电费电价管理模式不仅促进社会资源分配,还可为广大民众和用电企业提供更为公平的消费平台。除此以外,电费电价管理重组和优化各用电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并提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电费电价管理还能为用电企业创造自我积累空间,从而为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创造条件。

2 影响电费电价的因素

2.1 国家政策

我国电力事业属于政府垄断型行业,国家在电费电价管理方面的调控作用巨大。我国每年提供民众生活和企业生产消耗的电能量很大,自始至终,电力都是我国经济增长必需依仗的支柱产业。为了保证我国电力实业的有序发展,政府以基本国情作为出发点,制定与实施合理规范的电费电价调控政策,将电价管理纳入可控范围。

2.2 经济水平

经济水平对电价影响较为复杂。一般情况下,国家经济增长水平较高,社会电力需求量即会增大。然而当国家经济增长水平超过电力企业的供电能力,适当调高电价可有效控制电量消耗,因此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电价管理具有影响。

2.3 产业层次

工业生产用电是主要用电方向,商业用电和生活用电次之。近几年,我国工业化发展提速,以机械投入为主的工业生产必然消耗更多电能。与此同时,以电气设备为主的商业用电和以家用电器为主的生活用电也会消耗一定电能。电能消耗量增大,必然引起电价提高,这是国家调控电量的一种基本手段。

3 我国电费电价管理的不足之处

实施电费电价管理可有效控制电费电价,并保障电费电价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然而我国电费电价管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这也是导致我国电费电价管理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我国电费电价管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3.1 道德素养缺失的风险

用电客户的道德素养一定程度上决定电费电价管理的成效。目前,我国部分电费电价管理人员从自身能力角度看,缺乏应有的决策意识和业务能力,有悖于国家既定规范及企业标准,久而久之为电费电价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风险,这是一种道德素养缺失的风险。

3.2 电费电价管理策划能力有限

电费电价管理策划环境最突出的特点是于法律边缘实现策划,这样做的弊端是电费电价管理工作自身必然附带风险。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无法及时了解新的法律法规,相应的电费电价管理策划工作无法顺利开展,长此以往,企业内部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市场发展,风险因素不断激增。

3.3 外部风险因素较多

从我国现行的有关电费电价管理的法律法规来看,诸多工作环节无法健全且相关管理部门内部管理状况不断,导致供电企业的电费电价管理工作受到外部风险因素的影响较大,显然于供电企业的电费电价管理工作不利。

3.4 均价指标不准

对供电企业来说,下达与核定售电的均价指标对于整个企业效益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部分供电企业下达的售电均价指标不够合理,有可能造成年终指标无法实现的情况。一般情况下,电费电价管理需由管理人员详细分析售电结构、电价原则、国家政策、行业规定和经济水平,在此基础上来衡量与预估电价水平,自重确定相对比较准确的电费电价均价指标。然而电价管理中均价指标的衡量与预估往往还需考虑到季节气候的变换,无疑对电费电价均价指标的确定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极容易出现电费电价均价指标不准的问题。

4 基于集约化模式的电费电价管理

4.1 培育良好的电费电价管理工作意识

我国电费电价管理工作的期限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因用电客户的自身状态迥然不同,每个不同类型的项目在电费计价方面显然不同,这种情况为我国供电企业的经营工作拓宽了发展空间。因此,对电费缴纳的宣传是必需的,要从用电客户本身出发培养他们良好的电费缴纳意识,以此为我国供电企业的供电服务工作创造便利条件。与此同时,极力宣传我国电费电价管理工作所涉及的法律法规理论,可有效提高我国供电企业和用电客户的电费缴纳意识,让他们知道不依法上缴电费不仅自身蒙受经济损失,还会给社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4.2 密切关注我国电费电价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树立良好的风险预控意识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推行基于社会集资与银行贷款建设的电厂可执行以还本付息原则的专项政策,在一段时间内此项政策的落实对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和缓解供电压力效果明显。而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与深入,由市场变化决定的按本付息原则弊端凸显。那么国家意识到问题的同时,也会根据市场发展状况不断更新政策。每一个供电企业均可利用不同途径来采集和整理相关的电费电价管理政策,为广大企业职工提供学习的时间和场地,让他们尽快了解和掌握相关政策的原理,以此未雨绸缪,降低企业经营管理风险。

4.3 剖析电费电价管理工作的基本状况

因不同用电客户自身的发展需求不尽相同,电费电价管理工作往往要依据用电客户自身实际状况来开展,每个缴费种类和缴费事务均需量化分析,因而可以有效地掌握各种用电客户的实际用电情况。另外,为了更好地形成对比和得出可靠结果,还需实时掌握用电客户每个不同时期的用电量变化情况,仔细分析变化原因以后找到处置问题的方法,由此对电费电价管理工作薄弱环节进行严格控制。

4.4 财务核算系统工作站延伸

可采用“财务核算系统工作站延伸”的方式来解决财务和电力营销部门因电费管理脱节的问题。首先,将财务部门会计电算化网络由公司MIS系统延伸至电力营销部门,分设一台工作站,加强财务部门和电力营销部门二者之间沟通渠道;然后,将大、中用户电费应收数目输入至财务核算系统的“清理账户”中,如此一来,财务部门即可快速查询某用电客户特定时点的欠费情况、应收情况和实收情况,良好解决财务和电力营销部门应收账款不等的问题。

4.5 深入优化国家电价管理与控制模块

在电价管控系统中将电价管控模块独立出来,加入分析决策系统并对电价相关数据进行深口径、多维度的挖掘,全面地展示出电价政策执行情况以及决策系统的分析结果。通过对管控模块的深化与优化来建立电价水平的对比评价,让各个发电企业可以找到最合适的电价优化方法。另外电价管控平台的全面应用可以让电价预售的结算、核算以及电价报表的编制、分析和测算业务都在电价管控模块中自动完成。此外,电价的变动以及营销、交易数据的变动都可以及时地反映出来,总控平台还可以实现在线监控,准确地进行电价政策的考核。

5 结语

工业化进程使国家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无论是钢铁产业、运输产业还是石油产业,它们的运转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撑。这些产业对电力需求极大,所以只要电费价格有所变动,就会对企业的生产成本产生很大影响。只有规划出合适的电价,民众和企业使用电力的负担才能减轻,整个社会的电力配置才会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李卫华.试析现阶段电价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0).

[2]孙晓辉,孙晓珍.基于集约化的电价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7).

论文作者:王芳,黄朝霞,梁文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  ;  ;  ;  ;  ;  ;  ;  

基于集约化模式的电费电价管理探讨论文_王芳,黄朝霞,梁文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