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智慧引领学校改革&山东省潍坊市小学课程整合研究与实践_课程目标论文

以课程智慧引领学校改革&山东省潍坊市小学课程整合研究与实践_课程目标论文

以课程智慧引领学校变革——山东省潍坊市小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潍坊市论文,山东省论文,智慧论文,课程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2年9月,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加强“小学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实验工作的意见》,在全市11个县市区的19所实验学校,推行“课程整合”课题实验。该课题着眼于破解目前困扰小学教育发展的课程门类过多、教师负担过重、学生缺乏实践体验等问题,主张在小学3~6年级中,以国家课程中的科学、品社、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体,将地方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相关课程,通过删减、融合、增补、重组,形成以自主性、体验性、开放性、生成性为主要特征的“主题模块”实施教学,简称“主题课程”。因此,在学生的课程表里,没有了科学、品社、综合实践活动、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课程的名字。然而,这并不代表这些课程真的消失了……

       一、课程整合的缘起: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这些课程?

       在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间,为调查了解全市的课程改革情况,潍坊市教育局开展了一系列深入基层的问卷、访谈活动。其中,针对小学3~6年级学生开展的“请你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可多选)”的问卷结果,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课程门类是不是太多了?在学校课程表中,单是国家课程就有10余门,地方课程一般还有3~4门,并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这么多的课程,所有学校都能有效实施吗?

       二是学生为什么不喜欢某些课程?按常理,综合实践活动、科学、品生、品社以及地方课程(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应该是学生喜欢的课程,而实际调查结果却与之相反,这是为什么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调研。

       关于“如何安排这么多门类的课程”这一问题,学校管理者都表示,以现有的教师编制,要承担这么多门类的课程,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教师兼课。据统计,全市兼课三门以上的教师达43.9%,最高的县市区达58.07%。对于兼课,多数受访教师认为——兼课过多使教师“分身乏术”,这就造成有的课程只能“走过场”“应付一下”。这种消极的工作态度自然会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学生则普遍反映,有的教师“只是带领我们粗略地把书翻一翻”,甚至“干脆把科学及其他课程上成语文(或数学、英语)”。

       当然,兼课不能成为消极怠工的理由,教师的这种工作态度是不可取的。这里面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学校或上级部门的教育评价不够科学,往往过分看重语文、数学、英语的教学成绩,轻视或忽略对其他课程施教效果的考量。于是,这些在评价中不被“重视”的课程自然被兼课教师草率“处理”了。此外,总的课程时间是一定的,课程门类越多,分配到某一门课程的时间就越少。科学、品社、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恰恰需要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亲身参与,这显然与其所能分配的时间是相矛盾的。于是,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教师往往选择最省时的教学方式,如“讲一讲”“读一读”“练一练”等。而这些方式,对于这些课程来说,都不是最适合的方式。

       于是,对于“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这些课程”这个问题,自然就有了答案:由于课程门类过多,造成这些课程在实施中走了过场,学生不能深入地走进这些课程,对这些课程了解得不详细、不深入,自然无法领略这些课程中的“美景”,当然会影响到对这些课程的兴趣。

       二、课程整合的破题:这些课程能严格分开吗?

       调研中我们还发现:科学、品社、综合实践活动、环境教育、安全教育这些课程内容上存在交叉,很难从学科的角度分清楚。教师重复教授、学生重复学习的现象十分普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减少课程门类,进行课程整合,确保课程实施的高效,已经成为我们的教育所面临的难题。于是,我们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两个方面,对科学、品社、综合实践活动、环境教育、安全教育这五门课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发现:

       1.课程目标彼此相容。比如:品社、科学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中,都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关爱大自然”“珍视历史、文化传统”“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等表述。不难看出,上述三门学科在课程目标上并不是相互割裂、彼此孤立的,而是有着天然联系、相容相关的。另外,地方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安全教育,虽然没有具体的课程标准,但借助教材内容来分析其课程目标,也与上述三门课程的目标存在广泛的相容性。

       2.课程内容彼此交叉。

       统计显示,3~6年级的科学、品社、综合实践活动、环境教育、安全教育,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方面的交叉重复率达48%~61%。

       显然,这些课程存在非常高的相关度。因此,把这些具有较高相关度的课程进行整合,在教育实践中是必要的、可行的,也一定是有效的。而要实现整合出效果、出成果,则至少要实现如下四个目标:一是调整课程结构,消除课程重叠,避免课程割裂;二是回归课程本源,打通生活联系,汲取生活资源;三是激发教师智慧,开发师本课程,品味专业成长;四是转变学习方式,增加实践体验,促进学生发展。沿着这一思路,潍坊的教育工作者们开始了课程重整—课堂重构—文化重建的课程整合之旅。

       三、课程整合案例:临朐县海尔希望小学

       作为沂蒙山区一所农村小学,早在2009年下半年,海尔希望小学就开始针对困扰小学教育发展的课程门类过多、教师负担过重、学生缺乏实践体验等问题,对科学、品社、综合实践活动等国家课程以及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地方课程进行了课程整合的探索。

       (一)课程重整——让教师成为课程的创建者

       1.目标分析与整合。在认真研读上述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指导纲要、地方课程指南等材料的基础上,梳理出这些课程的课程目标并进行分类整合,使原来重叠的目标得以精简,分散的目标相互融合,杂乱的目标变得清晰,既保证了原有课程目标不缺失,又使原来各自表述的目标实现了有机统一,形成科学、系统的“主题课程目标框架”。

       2.内容梳理与重组。教材是落实课程目标的有效载体。为了落实上述“主题课程”的目标,教师对原有教材进行了分析,将典型的内容进行保留,割裂的内容进行统整,重叠的内容进行合并,针对那些无法有效落实的“主题课程”目标,进行创造性的自主开发,最终形成了围绕主题课程目标的课程内容。

       3.主题选择与确定。为了把上述整合后形成的目标、内容标识出来,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及经验,选取内涵贴切、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与目标、内容一起形成主题模块。

       4.活动设计与建构。为了有效落实主题课程的目标,合理使用好这些课程内容及主题,教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实践为载体,以方法为要素,着力设计并建构了主题活动,突出体现了开放性、生成性、实践性、自主性等主题课程的特性,开发了一套《主题课程学生活动资源包》。

       课程重整,使教师经历了研究、思考、质疑、再造的课程创建之路,它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创建了主题课程本身,而在于唤醒了教师作为课程研究者的角色意识,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始成为自觉行为。

       (二)课堂重构——让学生成为课程的探究者

       为了让主题课程真正成为“育人的课程”,我们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课堂的重构。因此,在海尔希望小学,主题课程的课堂已经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堂,这里可以不受下课铃声的打扰,可以不受教室、校园的局限,可以拥有广阔的资源,可以彰显每个学生的个性,是学生探究的乐园。

       1.课时连排。为保障主题课程实施的连续性,学校对3至6年级课程方案进行了调整。采取“课时连排”的方式,将科学、品社、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的课时集中连排,分散在2~3个下午。课时整合后,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带领学生进入自然进行体验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和研究性学习,都有了相对充裕的时间,解决了单课时无法深入开展活动的难题。

       2.课程实施。学校研究确立了“一题三段式”主题课程实施模式。“一题”即根据主题课程纲要确定的领域,并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由教师提出活动主题。“三段”即制定方案、亲历实践、交流分享三个阶段。在制定方案阶段,教师向学生提出活动主题后,学生围绕活动主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子题,各小组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子题,并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制定活动方案,然后全班交流完善各自方案;在亲历实践阶段,学生按照活动方案开展亲身实践,此阶段强调学生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地点根据活动需要而定,可在校内也可到校外;在交流分享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成果,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大家一起分享活动中的收获。这种主题课程的实施模式,使生活探究成为常态,而且,通过教师在活动中的适时指导,帮助学生在探究中综合利用学科知识、思想和方法,从而增强了探究活动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3.资源开发。以学校为核心,形成学校与校外场所、机构、人员的良性的相互支持关系,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充分有效的条件。各实验学校都能充分利用当地社区或地域资源,做到校内外结合,如在校外建立了“六大基地”:自然观察基地(沂山国家森林公园)、德育基地(齐长城遗址)、社会实践基地(华庆制衣有限公司)、科普教育基地(奶牛养殖场)、社区服务基地(沂山敬老院)、历史文化教育基地(东镇碑林)。学校还引导师生将沂山有代表性的植物移栽到校园,在校内建成了沂山植物园、沂山果树园、沂山蔬菜园、沂山花卉园、沂山中草药园等各具特色的主题园林,把校园建设成为一个主题课程资源库。在学生走向校外学习场所时,家长、社会人员与教师则形成了一个课程实施的共同体,促进了课程的实施。

       课堂重构,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建构主义的、整体的育人观,有效地消除了学科割裂,减少了知识重叠,减轻了师生负担,提高了育人水平,使学生真正成了课程探究者。

       (三)文化重建——让学校成为生长的大课程

       课程整合让教师增长了课程智慧。他们开始站在课程的高度去重新设计与建构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让孩子在校园里过一种能随时进行探究的生活,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文化。

       1.物化文化。海尔希望小学对校舍和设施进行了重新的设计与定位,把它们做成课程。教师打造“开心、民主、和谐”的开心教室,把教室建成了课程;引导孩子把实践的成果、体会和收获展示在楼道里,把楼道做成课程;学校安装了绿色、低碳、环保的太阳能供暖、沼气厕所,把设施做成课程;学校建设了开心亭、开心岛、开心主题园,使师生一走进校园,感受到的是开心,体验到的是开心,收获到的是开心,把整个校园做成了课程;进入学校的小树林,会发现所有的树木都被学生认领管理,并且每棵树上都悬挂着学生的心语牌,随时交流学生的实践与体验。树林里又老又矮的柳树上挂着“你知道森林法则吗?”的牌子,甚至死去的杏树都做成课程,上面挂着牌子“这棵杏树怎么了?”引导孩子去探究,真正把每一草每一木都做成课程。

       2.教师文化。教师意识到自身就是鲜活的课程。他们纷纷搬起办公桌进教室办公,和学生同生活、共学习,践行三分言传、七分身教的理念,蹲下来和学生交流,构建民主、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编写了《讲给学生的故事》,将自己的人生履历、人生体验和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渗透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之中,自己也成为课程的一部分。

       3.行为文化。学校以“整合”的思路对学生的活动场所进行了课程化设计,促使学生行为文化的生成与重建。为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学校设立了“诚信图书架”“诚信趣味栏板”,让学生自主借用,诚信归还;为克服农村孩子“自闭自卑”的心态,学校设立了“天天大舞台”,学生在每天的展示中增强了信心,收获了成功。

       海尔希望小学以“开放的大课程观”作指引,用课程的理念和技术进行学校文化重建,将学校建成一种动态的、生长的课程“生态系统”,让生活其中的学生时刻浸润在文化课程的养料中。

       四、对于课程整合的思考

       主题课程的实施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诸多的挑战,教师层面遭遇到的问题,一是教材涉及的学科领域拓宽了,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有局限性,要掌握好相关学科的知识并进行综合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二是主题课程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探究式的教学策略,对教学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花大量精力去学习,提高课程执行能力,这无疑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三是教学内容趋向开放,主题课程的教学需要广泛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否得到充分的开发,会影响教学效果,而教师开发课程资源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四是虽然教师的压力大,实际工作量增加,但制度支持与政策保障却没有及时跟上,如工作量计算、实验室建设、评价改革等。

       学校层面遇到的问题,一是教师的合理调配和管理评价,这是课程整合给学校的最大挑战。由于主题课程综合性强,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实验学校多安排骨干教师执教,而骨干教师通常教学、班级管理、教科研等任务本来就重,加上主题课程教学任务,更增加了骨干教师的负担。而对教师评价研究的滞后,激励措施不到位等,不利于调动骨干教师工作积极性。二是学生安全问题,这是开展主题课程教学的最大隐忧。尤其是近两年来,学生安全几乎成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的头等大事。在这种情况下,实施以动手实践、体验感悟为主要特征的主题课程,给学校和老师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三是来自家长的阻力。受传统观念影响,部分学生家长对学校开设比过去多得多的实践体验类课程持不支持、不配合态度,也成为实施主题课程的一大障碍。

       帮助学校和教师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进行行政推动。要尽快出台和完善保障主题课程实施的管理机制,如评估机制、激励机制等,使教师的劳动得到应有的承认,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二是通过教育科研提高主题课程教师素质。要充分利用三级教研网络和全方位、多角度的校本教研实践,实现对教师的专业引领,使教师明确主题课程背后的理念,并学会课程整合的方式与方法。在主题课程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观念转变滞后,且缺乏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专业支持就显得至关重要;引导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教给教师教育科研的方法;鼓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在反思中成长。三是继续探索主题课程的评价方式。主题课程关注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个性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关注学生的需求与兴趣,同时又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题课程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因此评价也要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

标签:;  ;  ;  ;  

以课程智慧引领学校改革&山东省潍坊市小学课程整合研究与实践_课程目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