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研究对策论文_吴幸楠

浅谈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研究对策论文_吴幸楠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在现代建筑建设中, 深基坑工程不可或缺。深基坑施工具有显著的复杂性, 包含多种多样的施工难点,比如基坑降水、基坑位移与基坑沉降处理、基坑支护等。文章结合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给出针对性较强的研究对策。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基坑降水;基坑位移与沉降;基坑支护

前言

从基本特征来讲, 深基坑工程蕴含了相对较强的风险性。深基坑施工会涉及到降水、支护、排水、土方开挖、临边防护、沉降及位移监测等, 对于上述各项施工的要点都应当予以关注。与此同时, 深基坑施工还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如现场施工环境、水文地质及气候等。深基坑施工最根本的宗旨就在于保障整个基坑应有的安全性,采用合理性、可行性更高的基坑施工技术措施,消除基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与隐患。

1.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现状

伴随房建工程规模的持续扩大,民众及社会对房建工程施工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加之当代建筑地下空间的进一步发掘,其指出应扩张基坑整体规模,也给深基坑施工出具了较高的标准。依照实际情况而言,房建工程具备极为复杂的建筑环境、空间,工程地质条件也较为恶劣。特别是我国部分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工程,所在地理位置为填湖、填海等复杂性地带,整体地质条件恶劣。并且,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持续拓张,基坑支护的运用技术与材料规格、型号均发生了较大变动,这也给施工人员提出了较多要求,使得基坑工程施工事故持续涌现,对房建工程建设的稳定性产生了较大影响。

2.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2.1忽视施工场地的特征

通常来讲, 深基坑施工会受到周边场地的干扰与影响, 如果忽视了场地特征, 将会减损整个施工流程应当具备的实效性。然而, 仍有较多施工人员忽视现场地形, 在基坑挖掘及其他施工前, 没有运用因地制宜的举措来妥善处理现场环境, 频繁产生基坑滑坡、基坑塌方事故, 甚至伤害到人身安全。

2.2基坑降水未做到位

一般来说, 在无水或者地下水较少的情况下, 基坑的开挖相对较简单, 但如果地下水的水位过高, 而且其土层以粉土或沙土为主时, 那么基坑的开挖便相对较复杂, 尤其是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若基坑降水不到位,整个基坑土体的稳定性会因地下水浸泡而严重降低,以至于发生塌方等工程事故, 严重者还会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

2.3设计和施工未能达成一致

在某些房建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企业没有严格依据设计规范开展工作,比如基坑网喷支护施工过程中会有偷工减料的现象,导致护壁厚度不足,稳定性降低;支护桩钻孔时未按设计规范要求添加护筒导致空洞塌方等。以上问题都是过于注重施工进度而忽略了规范的施工方法,对深基坑施工技术效用的体现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得下一步施工存在较大安全威胁。

2.4忽略基坑位移与沉降带来的影响

深基坑施工通常都会受到基坑位移及土体沉降引发的干扰。深基坑施工阶段,施工人员有必要紧密结合桩基施工、混凝土浇筑、基坑降水与基坑挖土操作。一旦涉及到硬度较差的软弱基坑土层,那么基坑开挖还会伴随着相对显著的基坑位移,特殊状态下还可能遇到基坑沉降,从而给深基坑施工带来巨大的阻碍。

2.5基坑支撑体系欠缺稳定性

从现状来看,深基坑施工涉及到狭窄的施工现场,与此同时还会受到降水带来的强烈影响,深基坑支护如果欠缺必要的稳固性,则有可能埋下建筑物开裂或者建筑物失稳等潜在的隐患。如果没能妥善处理下侧的支撑体系,则会干扰到设置地下管线、布置市政设施或者其他操作流程。

3.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研究对策

3.1基坑降水

运用基坑降水措施有助于杜绝地下水超出特定的水位限度, 而深基坑施工最为突显的要素就在于地下水。在全面监控基坑降水的前提下, 应当能够将其限制于特定幅度的基坑降水限度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在布置深井时, 最好将其限制于15 m以内的整体深度, 同时也要关注现有的降水井直径。如果涉及到轻型井点, 那么有必要开挖至特定深度, 然后再着手开展全方位的基坑降水处理。针对基坑地下水, 有必要运用相应的举措对其加以灵活处理, 其中涉及到放坡系数的全面控制。妥善的深基坑降水举措也有助于减少土体含水, 进而显著优化整个基坑表现出来的稳定性与抗滑性特征。

3.2边坡防护

设置全方位的边坡防护也能在根源上杜绝雨水浸泡引发的某些影响, 全面消除降低整个基坑承载性的威胁与隐患。深基坑施工在客观上不能够欠缺边坡防护, 尤其是针对土方边坡来讲。边坡防护还需妥善清除杂草、现场黏土层以及现场淤泥, 确保沿着主轴线来完成与之相应的边坡防护处理。具体在施工时, 施工人员通常都会选择将砌砖挡墙布置于特定的基坑周边部位, 此项举措有助于防控流入过多的基坑内部雨水。通过运用边坡防护的举措, 应当能从源头上避免土体滑移, 杜绝频繁的降水冲刷带来的干扰与影响。

3.3止水围护

止水围护指的是通过设置基坑围护的措施来避免地下水对建筑物地基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加固深基坑时, 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相应的处理, 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地布置止水围护;施工人员应当在内侧特定位置上布置水泥搅拌桩。运用上述措施来全面强化桩体现有的抗弯折性能。布置止水围护有助于杜绝缓慢渗透的地下水干扰, 显著提高整个基坑的稳定性。

3.4深基坑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技术可通过利用高精度的自动安平的电子水平仪器, 以环形闭合水准线路方式实施监测。环形闭合水准线路普遍采用多余观测的方式, 能够促进排除外业观测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及错误, 所以选择该方式的水准观测线路, 确保外业观测获得的数据真实可靠, 保障了观测结果的精确度。设置基坑监测点两天后, 对原始值进行多次测量进行基坑开挖, 要按照施工的进度随时调整检测频率,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异常的状况, 就要适度增强监测。设计工作人员对各个监测点要设置相关的预警值与报警值, 有利于监测人员分析危险系数, 当达到预警值时要及时标注监测点。报警值达到时, 要第一时间下令停止施工, 并汇报给设计人员, 以便制定解决方案, 从而确保基坑开挖顺利开展。

3.5基坑支护

3.5.1水泥土搅拌桩

水泥土搅拌桩这种支护方式在基坑内不设置支撑, 可以利用机械快速挖土, 同时水泥土搅拌桩具备止水性能, 能够增加支护的经济性。但是它也存在位移较大的缺点, 收到一定的环境限制。比如南京某33层住宅楼, 地下室一层, 挖深6m, 就使用了水泥土搅拌桩支护技术。

3.5.2高压喷射旋喷桩

高压喷射旋喷桩使用钻机, 将喷头钻与注浆管放置于于桩底, 通过钻头将浆液从喷嘴中喷射出来破坏土体, 喷射中钻杆边旋转边提升, 搅拌混合土体与浆液, 通过搅拌生成柱状固结体。

3.5.3土钉墙支护

土钉墙支护是指利用土钉或者锚杆与混凝土面板结合, 形成土钉墙, 从而保持深基坑侧壁的稳定性。该支护技术包含钻孔、插筋、注浆等工艺, 又被称作喷锚网挡墙。

结语

经过上述分析, 可以得知基坑施工在客观上不能欠缺全方位的技术处理。应着眼于全局, 结合真实地质状态, 探求可行的基坑处理技术。在未来的相关实践中, 施工企业应深入探究深基坑施工的各项技术举措, 因地制宜地拟定安全性、可行性较强的深基坑施工模式, 保障基坑安全性并且提升整个建筑物的坚固度。

【参考文献】

【1】张瑞云.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J】,黑龙江科学,2017,8(6):15-17.

【2】胡勋耀. 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及相应处理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4(22):63.

【3】黎锦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技术处理措施【J】.广东科技,2012(16):61-62.

【4】吴鹏.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J】.中国城市经济,2010,(09).

论文作者:吴幸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  ;  ;  ;  ;  ;  ;  ;  

浅谈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研究对策论文_吴幸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