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语文能力论文_吴艳梅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语文能力论文_吴艳梅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双山子镇总校 吴艳梅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四个方面,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因而,我们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将朗读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始终。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努力做到学前读、学中读、学后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让学生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增强语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进行朗读,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增强语感。

叶圣陶曾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可见,有效的朗读指导,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感知课文,增强语感,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朗读学习习惯。

二、学生通过朗读感受美,接受美育。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是描写自然景物,通过对这些课文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让学生领略秀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观潮》一课,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恢宏气,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在学习《黄山奇石》,引导学生跟着课本畅游大美黄山,在朗读中表达对祖国无尽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特别是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协助教学,在学生朗读课文时,放映一些黄山奇形怪状石头的录像或图片,播放相关的音乐,增加视觉的形象性和听觉的刺激性。更好地营造氛围,增强学习的效果,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诗歌的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反复的吟诵,可以让学生准确品味诗句,想象诗中的意境,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使学生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美的情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则是抒写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如,《青山处处埋忠骨》、《手术台就是阵地》、《一夜的工作》等,朗读中油然而生对革命先辈的敬佩之情。

三、让学生通过朗读启发想象,发挥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内容如在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时,引导学生想象小英子看骆驼看呆了的样子,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活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小学生的记忆力较好,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减少空洞烦琐的分析。把教学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发展学生的智力。

论文作者:吴艳梅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语文能力论文_吴艳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