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储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孕妇中的应用论文_张峰,李苏娅

安徽省毫州市人民医院输血科 236800

【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储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Rh(D)阴性孕妇16例组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孕妇均在明确告知储存式自体输血方式、目的、意义的前提下征得其个人及家属同意,对照分析产妇在采血前后以及回输血液各时间点血液指标变化。结果:本次研究16例Rh(D)阴性血型孕妇在采血期间,均未出现虚汗、面色苍白、肢体乏力或发冷的不良反应,在胎心监测为发生胎儿异常变化;通过将16例Rh(D)阴性血型产妇采血前后以及回输血液各时间点RBC、Hb、HCT、PLT 等血液指标变化进行对比发现,无明显差异性,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储存式自体输血应用在这类稀有血型产妇的分娩治疗方面效果明显,有效保证产妇在妊娠分娩过程对血量的需求,减少孕妇产后出血威胁。

【关键词】储存式自体输血;Rh(D)阴性血型;孕妇;应用价值

当前国内血液资源稀缺,其血供环境较为严峻,有研究统计患者因血源不足或无符合自身配血而导致病情的恶化耽误治疗。其Rh(D)阴性血型作为稀有血型,也可称之为“熊猫血”,这类患者一旦需要输血救治往往存在无法满足用血需求的状况。对此国内外学者提出,针对这类病患可提前实施自体输血存储方式进行化解[1]。为进一步探析储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Rh(D)阴性孕妇16例,研究产妇在采血前后以及回输血液各时间点血液指标变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Rh(D)阴性孕妇16例,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8.05±2.66岁,孕周34~41周,平均孕周38.14±2.08周,体重56~77kg,平均体重62.17±3.65kg,所有孕妇均行通过全面细致检查,符合储存式自体输血适应证,机体状况良好,血红蛋白(Hb)> 110 g/L,红细胞压积(HCT)> 0.335,血小板(PLT)> 100×109L,,为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已排除血液系统疾病者,凝血功能正常。

1.2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产妇均行明确告知储存式自体输血方式、目的、意义的前提下征得其个人及家属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可选择在Rh(D)阴性血型孕妇预产期前3周进行自身血液采集,注意血量存储需参考产妇机体状况及体重指标进行控制,加强采血期间营养支持,密切观察产妇心率与血压变化,行胎心监测,减少产妇不适症反应。若个别产妇在分娩预测伴有大量出血风险这可采取多次数分阶段性采取存储,细致对完成血液采集的Rh(D)阴性血袋标注“自体输血”,置于2~6℃存储环境备用。在产妇后期分娩期间,若发生失血量≥ 600 ml,Hb ≤ 100 g/L时,可及时给予自体存储血液回输。记录产妇采血前后以及回输血液各时间点血液指标变化

1.3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16例Rh(D)阴性血型孕妇在采血期间,均未出现虚汗、面色苍白、肢体乏力或发冷的不良反应,在胎心监测为发生胎儿异常变化;通过将16例Rh(D)阴性血型产妇采血前后以及回输血液各时间点RBC、Hb、HCT、PLT 等血液指标变化进行对比发现,无明显差异性,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有产妇在自体血回输过程中未出现输异体红细胞症状,通过Apgar 评分新生儿质量,均在8分以上,符合健康新生儿评级。

3讨论

自体输血主要是通过对部分患者在治疗前期进行全面的输血评估,结合患者机体状况对个人本身血液进行术前采集并加以保存备用,待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输血时再进行个人血液回输;自体输血作为当前严峻供血环境下极为适用的前瞻性医疗储备理念,尤为适合Rh(D)阴性血型患者。有学者曾统计我国Rh(D)阴性血型人员所占比例仅为0.4%左右,而这类稀有血型患者一旦急需用血时,在短期内获取完备的血量难度极大;因此自体血存储方式显得意义非凡,不仅保证患者后续治疗用血期完善、充足的血量,同时也保证血液质量的稳定性[2]。

王怡涵[3]研究中认为,自体输血不仅能够避免输血性传染疾病的风险,并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应激性反应造成的溶血发热过敏症状,减少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蛋白质抗原产生的同种免疫反应,避免患者在治疗期间输血性差错,同时也为当前稀缺的血供资源进行一定程度的缓解。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16名Rh(D)阴性血型孕妇采取储存式自体输血,产妇在采取前后及输血期间RBC、Hb、HCT、PLT 等血液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同时围产儿Apgar 评分均正常,表明储存式自体输血应用在这类稀有血型产妇的分娩治疗方面效果明显,有效保证产妇在妊娠分娩过程对血量的需求,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威胁,并且该方式对产妇及胎儿均无明显影响,说明其安全性较高,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章华.血液回输Rh(D)阴性孕妇自体输血的安全性评价[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9):1388-1389.

[2]连莲.储存式自体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6):658-661.

[3]王怡涵.预存式自体输血治疗Rh(D)阴性大出血孕妇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3):5929-5930.

论文作者:张峰,李苏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  ;  ;  ;  ;  ;  ;  ;  

探讨储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孕妇中的应用论文_张峰,李苏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