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优质护理体会论文_蔡红秀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人民医院感染疾病科 江苏盐城 224300

【摘 要】目的:探讨对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方法和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78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以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热、腮腺肿痛、四肢无力等主要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有效的治愈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优质护理;疗效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指的是小儿因感染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患儿腮腺肿痛,伴或不伴发热等症状,腮腺炎病毒若侵入患儿的其他器官系统,还会引起脑膜炎、胰腺炎及睾丸炎等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患儿身体健康[1-2]。研究资料表明我国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很高[3],且患者以低年龄段的儿童为主,治疗方面无特效药物,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精心的护理对于患儿的治疗和疾病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78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对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78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标准[4],主要症状包括发热、腮腺肿痛、四肢无力等。男:女=3:1,年龄为在3~11岁之间,平均年龄(6.1±3.7)岁。并发脑炎27人,睾丸炎5人,脑膜炎1人;发病时间基本在1月-8月间。随机将78例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基础护理 患儿需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注意防范继发口腔感染。因腮腺肿痛影响到吞咽动作,患儿口腔内容易残留较多的食物残渣,易引起细菌繁殖,因此要经常用淡盐水漱口,年龄特别小还不会自己漱口的患儿,家长要帮助他们多饮温水。患儿腮腺疼痛影响张口咀嚼食物,往往表现出厌食,进食减少等,要适当补充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以半流食或软食为宜,方便患儿咀嚼吞咽。严格禁止吃酸、辣刺激性的或干燥而且较硬的食物,否则会导致唾液腺分泌过多,排出受阻而加剧疼痛[5]。在肿胀早期,可在局部敷以冷毛巾,促进局部血管收缩,可减轻炎症反应,减轻充血和疼痛感。应保障患儿的休息时间,不宜使其疲劳、过度兴奋等,伴发热或其他并发症的患儿需卧床休息,直到体温减退、其他并发症症状消退。患儿需多饮水,促进机体代谢废物和毒素随尿液和汗液排出。对于高热患儿,可先进行冷敷等物理降温法,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退热药物。对患儿病情进行严密观察,注意观察防范并发症的出现,注意有无呕吐、嗜睡、头痛、颈强直、惊厥、阴囊肿胀或局部皮肤发红、腰部酸痛、腹痛、淀粉酶增高、尿频、尿少、血尿、眼睑及下肢浮肿等各系统器官并发症的表现,一旦发现上述症状需引起重视,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1.2.2 环境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的患儿要严格与其他健康儿童隔离,直到患儿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以免疾病传染扩散。病室内应注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降低空气中病原体浓度。患儿所用的食具、毛巾等日用品进行煮沸消毒。

1.2.3 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家长对本病的认识存在不足,加之患儿因疼痛哭闹等,容易导致过度紧张情绪。为避免疾病传播而需采取隔离治疗措施,患儿对此往往很难以接受而产生抗拒心理。医护人员要做好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工作。应耐心向患儿及其家属讲解病情,使其了解本病发生的原因、治疗护理措施、并发症、预后和转归等,增加其对疾病的基本认识,取得更进一步的合作。护士应理解患儿,关心患儿,主动表现出热情的态度和关怀,用和蔼可亲的语言与其交流,赢得患儿的信赖。对于住院儿童可在病房内放一些安全的玩具和儿童书籍,有利于分散患儿注意力,缓解其不适症状。

1.2.4 出院指导 对于出院者要指导患儿家长出院后继续做好隔离工作,一般在腮腺肿大后的9d内都为隔离期[6]。指导出院后的继续用药,日常饮食和护理注意事项等,特别是要适当加强营养和睡眠,避免劳累降低免疫力而引起病情反复。

1.3 疗效评价 显效:患儿腮腺肿痛症状消失,治疗护理3d内体温降至正常,食欲明显改善;有效是指患儿腮腺肿痛症状明显减轻,治疗护理3~5d体温降至正常,食欲有一定好转;无效是指患儿经7d的治疗护理临床表现仍无好转,或出现其他并发症。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的临床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等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计量数据都以(均数±标准差)的方法表示,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都以绝对值和百分率的形式,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热、腮腺肿痛、四肢无力等主要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详见表1、表2。

3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属于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6~10岁左右的儿童,冬春两季发病率最高。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早期患儿口腔、呼吸道、血液、尿液中存在腮腺炎病毒,引起腮腺肿疼、四肢无力、发热等症状,虽为自限性疾病,但由于病毒可能侵犯脑、肝、肾、阴囊等重要器官,对患儿其他系统造成严重威胁,引发各种并发症,加之患儿本身年龄偏小,机体抗病力薄弱,患儿家长对此也缺乏相关经验,因此一旦耽搁病情,将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控制病情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给予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和优质的护理干预。

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身体和心理的同步护理,其核心内容既包括了以人为中心提高护理质量、丰富护理服务内涵,也包含了不断提升护士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与一般常规护理相比,优质护理更加精确到位,也更贴切病人实际[7]。对于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尤其是年龄较小者,因其对医院环境的适应性较差,护士不光是要进行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而且要注重对患儿心理上的护理,积极主动为患儿心理提供照顾,尽量减轻患儿因疾病困扰以及在陌生环境下所产生的焦虑、抑郁心理,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法,使患儿获得心理上的安全舒适感,有利于身心都保持在最佳的治疗康复状态,这不仅对于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患儿家长也是一种最好的安慰,对于改善医患关系也有重要意义,是非常具有临床意义的事情。从效果上来看,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发热、腮腺肿痛、四肢无力等主要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5和P<0.01),充分说明了优质护理有助于有效的治愈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宋惠,李小兰. 浅谈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与护理[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2012,9(3):54-55.

[2] 吴彬.流行性腮腺炎83例临床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233-235.

[3] 屈红萍,张颖.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156 例优质护理体会 [J]. 陕西医学杂志,2013,42(1):123-124.

[4] 贺夕芬.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1(22):520-521.

[5] 钟丽华. 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J]. 医学信息,2015,28(10):150.

[6] 何春梅.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中医治疗及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103-104.

[7] 胡新莲.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6):112-113.

论文作者:蔡红秀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5

标签:;  ;  ;  ;  ;  ;  ;  ;  

对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优质护理体会论文_蔡红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