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学术体制必须进行根本改革_硕士研究生论文

我国现行学术体制必须进行根本改革_硕士研究生论文

我国现行学制必须进行根本性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制论文,我国现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学习年限的规定。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课程设置有了基本规定的情况下,入学条件和学习年限就成为关键性的制度。因此,一个国家的学制是否合理、是否科学,会直接影响该国教育的育才方向、育才质量和育才速度,即是说对一个国家的人才资源开发至关重要。研究我国的现行学制,就会发现:我国小学入学年龄偏大;学习年限整体上太长;学习年限同步化现象严重,培养人才齐步走。以上问题的存在,对人才培养已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后果。

一、现行学制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小学入学年龄偏大

我国小学的入学年龄普遍是6岁或7岁,这种入学年龄制度是否科学?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岁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认为,我国现在的基础教育仍严重滞后,他主张应该“从4岁到12岁实行8年一贯制的初级教育”。很显然,他认为4岁应该是小学入学的年龄。廖其发教授也主张“一般儿童大约4岁左右入学。”尽管古今中外已有不少世人皆知的4岁左右入学并成为名人的成功范例,特别是近年来这方面的范例连连见诸报端,但往往被人们认为这些皆为“神童”,而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意义,因而6岁、7岁入学的学制一直得以沿用。人们甚至不去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受教育的各种条件越来越优越,儿童的身心发展也明显地提前,这种一直被沿用的小学入学年龄规定却始终不变化,这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吗?

2、我国学制学习年限太长

有学者认为,“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学制还存在许多实际问题没有解决。其中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我国学制学习年限太长而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却不太高。如一个学生从3周岁入幼儿园,7周岁入小学,然后不间断地上学读书,高中毕业时是19周岁,本科毕业时是23周岁(四年制本科)或24周岁(五年制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时是26或27周岁,博士研究生毕业时是29周岁或30周岁。也就是说,就整体而言,我国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时的年龄已经偏大。但是,他们的综合素养一般不高,特别是做事能力、创造能力不太强,甚至后续的发展潜力也比较有限”[1]。这说明,我国现行学制需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3、学制同步化现象严重,培养人才齐步走

人才的成长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学生之间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我国现行学制追求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材、统一试卷;教师按照一定标准讲课,试题力求是标准化试题,教师按标准答案和统一标准阅卷。林德宏教授对这种高度统一的同步化学制作了如下描述,“人们几乎在相同的年龄上小学、中学和大学,学生同时进校,同时考试,同时毕业。每天是同时起床、同时吃饭、同时上课、同时下课、同时入寝,学校里的许多纪律都是为了捍卫同步性原则,同步教育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2]。他说,这是一种高度的刚性教育。明明是人才的成长不同步,我们却偏偏实行高度同步化教育,这实际上是用制造螺丝钉的办法来培养人,把人当成了物。很明显,刚性学制对人才成长,特别是创造性人才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二、改革现行学制的必要性

上述学制存在的严重问题,已对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的速度以及人才智能和潜能的开发造成了相当的负面影响,改革现行学制是十分必要的。

1、将儿童的学习期定位在6岁以后是错误的认识

一些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研究证明:儿童从出生到4岁之前是一生发展的关键期,如果能通过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幼儿园办园质量等措施提高0~3岁幼儿早期教育的水平,就可为其入小学奠定较好的基础。如果错过了这一关键期,就失去了培养这方面素质的最佳时期[3]。北京东方剑桥儿童教育开发中心的心理学博士程跃和心理生理学行为医学副教授程淮对中国儿童的早期教育这样评价:中国当今绝大多数儿童在他们父母的怀抱中失掉了人生最初几年的黄金教育机会,而这个机会的丧失,对儿童本身或他们的家庭乃至整个民族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所以,日本、美国等都已开始把生命最初三年的开发作为本国21世纪争雄的第一战略,日本已有30%的儿童智力达到“超常”的水平。遗憾的是,中国大多数家长只是用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判断婴幼儿,从而把儿童期的学习定在6岁以后。

美国阅读问题专家乔治·史蒂文斯说:“教育史上危害最大的错误认识,即各种阅读教育都应当放到孩子6岁以后进行。”他认为,“我们的教育理论家未能理解幼儿发育的智力方面,教育理论家不自觉地阻碍了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进步。由于未能意识到幼儿具有寻求知识的动力和能力,教育家们也延误了新的改进了的教育方法的发展。”[4]如果受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的影响,将学习期定位在6岁入学之后,这就不仅错失了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期,而且会造成小学入学年龄偏大的不良后果。

2、小学培养年限已不适应我国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

学制虽然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从宏观上看各国的学制也总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我国现行学制基本上是沿用1922年11月北洋政府公布的《学校系统改革会》,即“六、三、三”制,又称“壬戌学制”。在当时,“六、三、三”制确实有很大的进步作用。我国中小学教育由此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我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六、三、三”制则暴露出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比如,它不利于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不利于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纵观世界各国义务教育的发展趋势,当义务教育的目标为小学教育时,它的年限往往较长;当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上升到初中教育时,其小学教育年限就相应缩短。我国现在的义务教育的目标由原来的小学教育已上升到初中教育,小学教育不再具有结业的性质,不再直接承担向社会提供受过一定教育的劳动者的任务,所以现在小学只要5年就能实现其培养目标,小学6年显然是严重的浪费[5]。有学者认为,现行小学学制规定的任务和修业年限有浪费学生生命或身心发展潜能之弊,如幼儿和小学教育阶段教育任务太轻而修业年限较长[1](p.87)。

3、大学专科和本科应区分不同培养目标设置不同的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的长短应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而设定。如英国的硕士生学制,应用型的是1年,学术研究型的为2年。著名教育家潘懋元近期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教育分类标准,我国的高校参照这一标准分为三类:综合研究型大学,主要是重点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专业性应用型大学,主要是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职业技能型院校,以职业教育为主,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对于大专和本科应视培养目标不同而分别规定其大专学习年限为2~3年,本科学习年限为3~5年(不应统一规定为4年或5年),如果高校能实行完全学分制,学习年限就应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

4、我国硕士生学制3年和国际通行的学制不接轨,应该缩短

根据有关规定,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基本修业年限为2~3年,实际上大多数高校执行的是2.5年至3年学制,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学术型人才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袁卫认为,原有相对独立的硕士研究生培养逐渐区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培养类型的多元化及培养目标的不同定位,带来了培养年限的改革。2005年1月初,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培养定位及硕士生学制研讨会上,与会的近20所大学有关领导、专家发出了共同的声音: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由2.5年或3年缩短为2年,是硕士生学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卫也认为,“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师资力量的增强,以及博士生的大量招生,可以缩短硕士的培养年限”[6]。由于我国教学科研类人才的日趋饱和,学术研究上移到博士教育阶段,3年的硕士学制将会造成资源和人才的浪费,和国际通行的硕士研究生2年学制不接轨,过长的学制显然也不利于加入WTO后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因此,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也就不容延缓。

5、研究生因毕业年龄偏大推迟进入“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

生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有一个记忆力和理解力以及其他各种能力相对最佳的时期。人才在这个时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富有创新意识。科学上称这个时期为“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据科学研究者对近400年来的杰出科学家及重大成果的统计显示,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区”是25~45岁之间,其峰值年龄在37岁左右[7]。张笛梅对公元600年到1960年间的1243位科学家、发明家做出的1911项重大科学创造发明统计后制出的《人才成功曲线图》表明:大多数人在30岁左右即开始作出重大发明创造;20至40岁是自然科学工作者创造力最旺盛、最容易获得成果的时期,40岁以后,创造力一般来说就逐渐衰退了[8]。

科学创造具有最佳年龄区的规律启示我们,教育要适应这个规律,研究如何尽量缩短学习和继承前人知识的时间,使人才尽早进入创造期。如果按照目前学制的规定,我国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就会因毕业年龄过大推迟进入“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还有可能错过发明创造的峰值年龄。

三、改革现行学制的可行性

1、学龄前儿童早期教育的可能性说明小学入学年龄可以提前

(1)儿童的身心发展提前为小学入学年龄提前提供了有利条件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幼儿的心理发展与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新生儿的脑重约为390克,成人的脑重约为1400克。到了9个月的时候,脑重已增加到96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1/2。到2.5至3岁的时候,脑重增加到1011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2/3以上。到了7岁,脑重已相当于成人的90%。经研究发现,早期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与学习不仅不会损害大脑的发展,而且还会促进大脑的发展。那种认为学习须在大脑完全成熟后才能进行,否则就会损伤大脑的看法是没有根据的[9]。

由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儿童在不断丰富的环境里,已经自发地接受了更多的刺激,丰富了自己的头脑。有的资料表明:在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影响下,新刺激的数量之多,以致使波兰7岁儿童的表象和概念范围超过70年前被考察的儿童的15%[10]。另有调查资料显示,“1985-2000年,湖南省学生生长发育水平显著提高”。7岁城市男女生、农村男女生身高分别平均增长了2.2cm、3.5cm和1.6cm、1.1cm,体重分别平均增长2.1kg、3.2kg和0.8kg、0.7kg[1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男孩女孩性成熟的时间比10年前提前了1年”[12]。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提前和较早成熟,为提前入学及缩短小学学制提供了有利条件。

由此可见,每个儿童都具备接受早期教育的生理条件与心理条件。早期教育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因而是可行的。既然早期教育可以在0~4岁期间进行,那么小学的入学年龄就完全可以从6岁或7岁提前到4岁或5岁。

(2)古今中外的成功典范证明早期教育和提前入学都是可行的

我国古代著名文人王勃6岁善文辞,李贺7岁能辞章,白居易五六岁能做诗,李白5岁诵六甲。我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郭沫若四五岁起开始读《四书》、《五经》;著名教育家蔡元培4周岁时开始入塾读《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等书;著名科学家钱学森3岁时就能背诵唐诗、宋词成百首,还能心算加减乘除;周恩来总理4岁开始识字,背诵唐诗,5岁进家塾读书。德国数学家高斯在四五岁时就能纠正父亲算题的错误,9岁就能解级数求和的问题;美国著名的科学家、“控制论”创始人之一的威纳,7岁开始阅读但丁和达尔文的著作,11岁写出论文[9](p.132)。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兼逻辑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3岁开始学习希腊语,四五岁时能阅读希腊文的《伊索寓言》和色诺芬著的《远征记》、柏拉图写的《对话篇》。

也许有人会认为,文中列举的是比较突出的、智商较高的个别典型例证,不能说明一般儿童都具有这样的聪明才智。笔者认为,这些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们生下来就聪明才早早成才的,而是因为对他们进行了早期教育才使得他们的智力得到了较早开发,变得更加聪明。如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一名少年大学生威廉·詹姆斯·赛德兹成长的轨迹。他一岁半开始受教育,3岁能用本国语言自由地阅读和书写,5岁时,看到家中的骨骼标本,便对人体发生兴趣,开始学习生理学,没多久就在行医开诊考核的初试中,获得合格成绩。6岁那年春天入小学,7岁时已小学毕业[10](p.104)。由此可见,古今中外许多杰出人物之所以能早早成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得到了较早开发。

2、缩短小学学制所需要的社会和教育条件已基本具备

(1)幼儿教育已经普及

我国的幼儿教育虽然在目的性、计划性、科学的教育方法等方面还有些欠缺,但整体上发展较快。目前,在城市,幼儿教育已相当普及;在农村,小学也设置了学前班,再加上家长们文化素养的提高,学龄前儿童可以接受到较好的启蒙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的普及与提高,为儿童提前入学和缩短小学学制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2)师资水平大幅提高及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

根据教育部教育年鉴(2003) “教育发展统计”公布的数据(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测算,在2002年,我国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毕业学历者占总数的2.2%,专科毕业者已占30.9%。1998年,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2010年前后,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事实上,上述要求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已经初具规模,建成了覆盖全国高校和部分中小学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初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教育网络。截止2003年9月,全国中小学建成的校园网已达3.5万多个。教育信息化将计算机、网络通讯和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使传统教育模式和手段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使得教学效果优化,学习效率大为提高。这些都为缩短学制提供了必要而又充分的条件。

(3)家长的文化素养及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国民文化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有研究显示,综合考察成人识字率、人均受教育年限和15岁及以上人口中受过中等及以上教育人口比例可见,2000年我国的人力资源文化素质存量(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数为7.74,虽远低于发达国家,但已高出世界107个国家平均指数6.66[13]。不难看出,学生家长的文化素养在迅速提高。此外,家长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也发生了变化,改变了过去的“家长制”作风,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和个性、独立性,经常用说理的方法教育孩子,给孩子营造了有利于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14]。上述家长文化素养及教育水平提高的状况说明,进行缩短学制的改革,不但具备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条件,而且具备了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3、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采用国际通行的2年制应该顺理成章

美国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不超过两年。美国这种学制是国际通行的学制,为许多国家所采纳。德国本不设硕士学位,但为了有利于在国际上的竞争,最近几年也增设了硕士学位,其学制规定为1~2年[15]。英国的讲授式硕士的学位课程目前是英国最受欢迎的课程,也是赴英留学生选择最多的课程,学习时间通常为12个月,包括课堂讲授、专题讨论、考试及连续性评估、学位论文等;攻读研究式硕士学位的学制一般为2年,以作研究为主,导师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大部分时间学生自己进行创新性研究,写3~5万字的学位论文,最后获得硕士学位[16]。中国的本科教育质量同发达国家比并不差,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打下了比较厚实的基础。从我国目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来看,并不主要以培养学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为目标。即使培养目标定位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国际通行的学制也才2年。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在硕士生学制改革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中国人民大学从2002年开始,先后在部分学科专业进行学制改革,实行弹性学制,到2004年7月首届两年制硕士生毕业,其就业率高达96.4%,与同期毕业的3年制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持平,位居全国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之首[6]。北京大学也已在学制方面做出改革实验,从2004年起,北大硕士研究生两年就毕业,指导教师以两年为准制定培养方案和计划[15](p.32)。这些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成功的实例说明,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参照国际通行的2年制也应该是完全可行的。

四、改革现行学制的基本思路

1、未来的新学制框架构想

一些学者对未来的新学制已经有所思考。有学者认为“一般儿童大约在4岁左右入学,12岁左右超过现在的初中毕业的水平,14岁左右超过现在的高中毕业水平,19岁左右达到甚至超过现在的硕士水平,22岁左右达到或超过现在的博士水平。部分儿童、青年的这个教育过程可以延后,也可以提前”[1](p.90)。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早就提出,我国21世纪的教育应该人人在18岁时大学毕业,成为具有“大成智慧”的硕士。他认为人才大致经过以下几个阶段的教育可以培养出来:从4岁到12岁实行8年一贯制的打基础的初级教育;从12岁到17岁是高中加大学的教育,完成大成智慧的学习;后一年是“实习”,写出毕业论文,成为大成智慧硕士。认为这样的大成智慧硕士,可以进入任何一项工作,如不在行,培养一个星期就可以成为行家。以后如工作需要,改行也毫无困难。部分人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攻读博士学位,进行高深的研究[17]。

笔者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认为新学制的基本思路是:让儿童在0~4岁期间接受有目的、有计划的早期教育,4~5岁入小学,小学学制改为5年;初中可为3年,高中为3年;大学专科为2年,大学本科为4年;硕士研究生为2年,博士研究生为3年。改革后新的学制,可使4岁或5岁上小学的学生到读完博士研究生时,年龄在24~25岁,比现行学制下的毕业年龄年轻了4~5岁。这就预示着他们有可能比原来提前4~5年进入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离发明创造的峰值年龄37岁将有更长的时间,发明创造成果很有可能比原来多得多。

2、所有学习阶段的修业年限都应是富有弹性的

所谓弹性学制,就是根据学生实际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一定幅度内缩短或延长学生的在校学习年限,从而使领会能力强、学习勤奋、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目的要求的学生提前毕业,让另一部分学习后进的学生花费较长时间才能毕业的学制。这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对课程设置僵化、修业年限划一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是对传统学制的一种根本性革命。

目前,我国实行弹性学制的仅限于部分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极少数高级中学。小学、初中、高中、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基本上还是整齐划一的同步化学制。笔者认为,弹性学制既然是一种能使具有个性心理特征差异、学习能力强弱差异的学生各得其所的科学、合理的学制,既然分布在各个学习阶段上的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那就应该在每一个学习阶段上都实行弹性学制,即在学习年限的整体上都放开。事实上,一些开明的学校负责人已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学习年限上开了绿灯,允许跳级、提前毕业,使他们尽早脱颖而出。如14岁少年王大可进北大读研[18],10岁少年张忻炀考取天津工程师范学院[19],高一女生安然跳级高三高考得高分[20],……还可以列举出许多类似的例证。他(她)们在小学阶段、初中、高中阶段都没按常规的学习年限学习,而是跳跃式的学习,结果都成功了。他(她)们虽然不具有普遍意义上的代表性,但至少能说明,在这些学习阶段采取弹性学制是行得通的。

由此,我们建议,对小学入学年龄不作硬性规定,4岁、5岁、6岁、7岁都可以;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生、博士生学制的学习年限都可在一定范围内缩短或延长。总之,对所有的学习阶段的修业年限只作基本规定,不作刚性规定,可在基本学习年限上下浮动,可多可少,以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为尺度。如果对现行学制改革的构想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并付诸实践,我国的学制就将成为一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使各类学生都能成才的、充满活力的理想学制,我国学生的智能和潜能就可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人才资源也将更加富足。

标签:;  ;  ;  

我国现行学术体制必须进行根本改革_硕士研究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