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王瑾懿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王瑾懿

黑龙江省委党校卫生所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摘 要】目的 探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结论 分析病人发生心绞痛的部位、性质、有无放射、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缓解方式,询问发生前有无诱因存在。同时立即描记心电图,明确冠脉供血情况。疼痛发作时,立即协助病人卧床休息,安慰病人,减轻其紧张不安感。给予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合理安排运动锻炼,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减少心绞痛发作。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

0 引言

原为稳定型心绞痛,近3个月内发作频繁,程度加剧,持续时间延长,硝酸甘油不易缓解[1]。过去未发过,初次发生劳累性心绞痛时间不足一个月者;既往有稳定型心绞痛已长期未发作,而现再次发生时间不足一个月者。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发作时伴有心电图ST段抬高,发作时间较长,主要为冠状动脉痉挛所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一个月内再发的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糜烂,同时并发血栓形成,部分或完全阻塞管腔,使病变冠脉远端血流减少,甚至中断,导致相应部位心肌急性缺血。

1 病因

多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有严重的阻塞性缺血性心脏病[2],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可引起进行性冠状动脉狭窄。血小板聚集是冠状动脉狭窄和内膜损伤,出现血小板聚集,产生血管收缩物质血栓素A2,而正常内皮细胞产生的抗聚集物质如前列环素、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和内皮源弛缓因子等浓度则降低,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管腔狭窄加重乃至闭塞以及动力性冠状动脉阻力增加。冠状动脉痉挛是临床、冠状动脉造影和尸解研究均证实,冠状动脉痉挛是引起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机制。

2 临床表现

典型的胸痛表现与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相似,但通常其程度更为严重,发作更为频繁,疼痛恃续时间更长,部分患者可在夜间睡眠中突然痛醒,使用硝酸甘油只能暂时或部分缓解症状。发作时无特异性体征,但出现一过性第三心音或第四心音、一过性二尖瓣反流性杂音可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3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心绞痛发作静息时,心电图可表现为正常。但胸痛发作时的心电图可出现一过性ST段缺血性下移、T波高尖或倒置,U波倒置,疼痛缓解后心电图可完全或部分复原。当胸痛发作时心电图完全正常者,不支持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应考虑其他病因所致。连续心电监护对诊断有重要价值。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繁,或心电图呈现缺血性ST-T改变者,不宜再选做运动负荷心电图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诊断要点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心肌损伤标记物测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可以确立。但临床上必须做出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特别是存在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因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在临床处理原则方面有较大的不同,其预后也不完全相同,而肌钙蛋白T的测定可起决定性作用。

5 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需了解病人发生心绞痛的部位、性质、疼痛程度、有无放射、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等,并询问发生前有无诱因存在[3]。同时立即描记心电图,确定冠脉供血情况。疼痛发作时,需及时协助病人使其安静卧床休息,安慰病人,减轻出现的紧张不安心理。给予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4],或嘱病人轻轻嚼碎后继续含服,服药3~5分钟后疼痛仍不缓解,可再服一片。对于心绞痛发作频繁或服用硝酸甘油效果差的不稳定心绞痛病人,可遵医嘱静脉点滴硝酸甘油。

但须注意点滴速度宜慢,避免造成低血压,嘱病人及家属切勿擅自调节滴速。硝酸甘油在使用后出现头痛、头胀、颜面潮红、心悸等表现。这是常见的副作用,是由于药物造成头面部血管扩张所致。少数患者对硝酸甘油过度敏感而出现直立性低血压,故初次使用时应避免站立体位,且剂量不宜过大。告诉患者过度体力劳动、屏气用力动作如抬、推、拉、举、用力排便、情绪激动、饱餐、寒冷是引起心绞痛发作的常见诱因,应注意避免。对于有些可能会诱发心绞痛但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进行之前可先服一片硝酸甘油。

6 健康教育

大多数心绞痛患者发病之后仍能从事多年的一般性体力工作,且能存活达20年。但近1/4的病人在疾病进程中会并发心肌梗死,少数患者发生猝死,尤其是对于恶化型、初发型、自发型心绞痛患者。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对控制冠心病进展起重要作用,病人应摄入低脂、低热量、低盐饮食,戒烟,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定期进行心电图、血脂、血糖、血压的检查。保持经常的、适度的体力劳动或进行步行、轻便体操等锻炼,可提高耐力,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减少心绞痛发作。注意避免引发心绞痛的因素,学会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

参考文献:

[1]袁永俐.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护理干预[M].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6.

[2]张凤莉.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护理体会[M].中国实用医药,2014,06.

[3]张晓娜,杨丽霞,贾亚琳.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护理探讨[M].中外医疗,2014,33(05).

[4]邓继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体会[M].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

[5]王秋菊;钟颖珠;;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分析[J];当代医学;2012年12期

[6]叶水莲;;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2年09期

[7]曲哲;;PCI治疗急性心梗后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3年04期

[8]李淑荣;孙家安;栾雪冰;席爱雪;许娜;;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发生心律失常286例护理对策[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年11期

[9]郭春花;郭宣佐;;6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4年05期

[10]刘艳芳;胡燕;;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4年09期

[11]李中峰;王娟;赵慧辉;王英锋;王伟;;基于核磁共振的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尿液代谢组学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2]张莹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循环miR-223水平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期间血小板反应性的相关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论文作者:王瑾懿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9

标签:;  ;  ;  ;  ;  ;  ;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王瑾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