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长与家庭教育_家庭教育论文

儿童成长与家庭教育_家庭教育论文

幼儿成长与家庭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庭教育论文,幼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当前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长教育期望过高。有些家长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望子成龙”的心态显得异常突出。不少家长更是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他们设计将来,希望孩子按照自己所设计的发展道路成长,很少考虑到孩子的兴趣、意愿和实际情况。一些家长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知识,在家庭教育方面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如盲目投资、盲目施教、盲目要求、盲目攀比、盲目放弃,等等。这种家庭教育的盲目往往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不仅使许多家庭白白花费了精力与财力,更极大地挫伤了孩子的兴趣,给孩子的心理带来过重的压力。

2.家庭教育内容萎缩。 目前许多家长对幼儿家庭教育的认识仍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他们把幼儿家庭教育等同于智力教育,把识字、背诗、计算、拼音、学外语当作幼儿教育的主要课程,错误地认为孩子有了知识就有了未来的一切,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意志、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对于一个人未来事业的成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过度重视智育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会影响孩子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更会阻碍孩子体、智、德、美的全面、和谐发展,甚至导致孩子人格的缺失,给孩子的一生带来不良影响。

3.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在不正确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很容易走极端。一是过度娇宠。美国家庭心理学家约翰·罗斯蒙德认为,家长的关爱就是孩子成长的维生素,缺它不可,过多无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十几岁的孩子不会洗手帕袜子,初中生在水沸时急得手足无措,大学生生活难以自理,恨不得把妈妈也带到学校里去……上述现象的发生皆因家长自小就对孩子溺爱、娇宠,他们过度的关怀和无原则的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自主意识的确立和自立能力的锻炼机会。二是过度严厉。不少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限制过多,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骂不成才”。在这种情况下,性格倔强的孩子,常表现出较强的抵抗意识,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变得性格暴躁,行为粗野;性格怯懦的孩子,则会产生恐惧心理,表现出软弱顺从,胆小怕事;富有灵性的孩子,则用欺骗撒谎的手段,对付父母的惩罚与训斥,变得年少虚伪,失去童真。

二、改善幼儿家庭教育的建议

1.树立正确的亲子观和家庭教育观

首先,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家长不能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物或私有财产,期望通过孩子去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和理想,去补偿自己生活中的缺憾。孩子是独立的、有意识的、有思想的个体,应该得到家长的尊重与平等对待。尊重孩子才是父母最深刻的爱。

其次,家长要注重孩子的今天。孩子的发展是自然、有阶段、有规律的,父母所要做的就是遵循这一规律,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个性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和实现孩子的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然而许多家长考虑最多的是孩子的明天将会怎样。许多过于担忧和心急的家长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与财力,用各类兴趣班把孩子的时间填得满满的,以牺牲孩子的今天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美好的明天”。其实,这种做法是很不明智的。孩子的成长首先在今天,如果我们以牺牲孩子的今天为代价来换取明天,那么后果只能像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说的那样:“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因此,关爱孩子,并不是给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满意”,也不是用各种所谓的知识、能力训练来压迫孩子,而应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予以科学的引导,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与自由,让孩子在自然成长中享受快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独立的意志品质与健全的人格。

2.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不少家长认为,幼儿教育主要是幼儿园的任务,家长只是负责幼儿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就行了。其实,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应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努力学习幼儿教育的专门知识,加强与幼儿园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家庭与幼儿园强大的教育合力,使孩子受到全方位、多渠道的熏陶与培养。

相关研究证明,幼儿家庭教育质量的高低,与父母素质及文化水平的高低呈正相关。当今的孩子求知欲强,兴趣广泛,这些都要求父母通过各种方式,结合家庭教育实践的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家庭教育从知识上适应时代的要求。

3.改进教育方法,妥善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家长就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

譬如:当孩子提出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家长不能不懂装懂,乱说一通,更不可用“去去去,就你事儿多”“烦死了”之类的话压制孩子提问的积极性,而应实事求是地告诉孩子,等看了书或请教别人后再告诉他,也可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或是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

当孩子确实犯了错误时,父母的态度、做法应一致。要紧密配合,给孩子讲清道理,分析错误所在,并以正确的行为和思想加以引导。

4.优化家庭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首先,家长要打破传统观念,让现代的、民主自由的清新气息吹进家庭。家长要把握好教育的“度”,将严厉和爱护,严格和关怀,服从和自由很好地结合起来。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特别是要重视孩子的合理意见,父母之间更要相互让步,避免争吵。不要强迫孩子按父母的要求发展,而是去发现孩子的个性倾向、兴趣爱好,给孩子以充分的选择自由,鼓励孩子自由成长。

其次,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孩子来到世界上,首先是从父母那里开始学会认识世界的。父母的言行,家庭环境的氛围,每时每刻都会给孩子的情感、气质、行为、道德、个性等多方而产生影响。因此,要教育好孩子,父母首先要严于律己,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在思想、生活、学习、工作、劳动和社交等方面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感染孩子,以道德榜样引导孩子,让他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标签:;  ;  ;  ;  

儿童成长与家庭教育_家庭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