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低场MRI影像特点及临床应用探讨论文_朱红1,2

子宫肌瘤的低场MRI影像特点及临床应用探讨论文_朱红1,2

朱红1,2

(1.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28)

【摘 要】目的:对子宫肌瘤的低场MRI影像特点及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以我科2012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1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对象,通过低场1.5T磁型磁共振扫描仪器对所有患者进行扫描检查,对其患者子宫肌瘤的低场MRI影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多发肌瘤患者5例,单发肌瘤患者7例;通过MRI平扫共检出20个病灶,在T1WI、T2WI上所有病灶分别表现为等或低信号和低或混杂信号;在影像中除2个较小病灶边界不清晰外,其他18个病灶均呈现出清晰的多边界;肌瘤无统一大小,在形态上以圆形(16个)或椭圆(2个)形居多,其与2个为分叶状;高信号或等信号带,可见于T2WI上瘤体周围;本组子宫轮廓发生改变者11例,子宫内带扭曲变形者2例。结论:通过低场MRI扫描检查,能够使子宫肌瘤的形态、大小、位置等准确、清晰地显示出来,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与定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低场MRI;子宫肌瘤;影像特点;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504-01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ow field MRI imaging of uterine leiomyoma. Methods: 1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received by our department in March March -2014 in 2012 as the object, through the low field 1.5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strument for all patients to scan, the low field MRI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Within the band group, respectively. Results: multiple fibroids in 9 cases, single myoma in 3 cases by MRI plain scan were detected in 20 lesions in T1WI, T2WI, all lesions showed equal or low signal and low or mixed signal in the image except for two small lesion boundary is not clear, the other 18 lesions showed a clear boundary; Myoma no uniform size, in the form of circular (16) or elliptical (2): mostly, and 2 for the lobulated; high signal or the signal band, visible in T2WI tumor around the uterine contour change in 11 cases, uterine twist deformation in 2 cases. Conclusion: by the low field MRI scan, the shape, size, position, and so on, which can be used to make the uterine fibroids, are clearly displayed.

【Keywords】low field MRI; uterine leiomyoma;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clinical application

在妇科各种病症中,子宫肌瘤属于其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肿瘤中占比52%左右,以30-50岁女性为其高发人群。近年来,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对女性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子宫肌瘤在临床中症状一般并不显著,部分患者会发生阴道出血、腹部压迫等症状。腹部包块、疼痛、子宫出血,是患者在临床中的主要表现,关于子宫肌瘤的诊断,临床中通常会对患者进行腹部检查和盆腔检查。[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MRI逐渐在临床中普及,相对其它检查方式MRI不仅视野更大,且分辨率较高,能够对人体组织多方位成像,且低场MRI还具有无辐射损伤的优点,定位、定性方面具有更多优势。[2]本文即以我科患者为依据,对子宫肌瘤的低场MRI影像特点及临床应用进行探讨,以为子宫肌瘤的诊断提供更多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我科2012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1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对象,年龄26-53岁,平均(36.5±1.1)岁。多数患者出现月经不调、经量增多、下腹酸痛等状态,另有2例患者毫无征兆,偶然接受超声体检被发现。

1.2方法

通过低场1.5T磁型磁共振扫描仪器对所有患者进行扫描检查,在接受扫描检查前所有患者均确定宫腔内均无节育器,均以卧位接受检查。序列选择自旋回波,对体部线圈加以采用,分别进行横断面T1WI、T2WI,同时,通过缩短恢复时间反转恢复法分别进行矢状面T2WI或冠状面T2WI。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层厚方面以5-7mm为最佳选择,以1mm为层距间隔,在视野上选择38mm,在矩阵上对256 X 192加以选择,对12例患者全部行平扫。

2 结果

本次研究12例患者中,多发肌瘤患者5例,单发肌瘤患者7例;通过MRI平扫共检出20个病灶,其中13个为肌层内肌瘤,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及阔韧带内分别为4个、2个、1个。

2.1 在T1WI、T2WI上所有病灶分别表现为等或低信号和低或混杂信号:本次研究中的12例患者在T1WI上所有病灶均呈现等低信号,在T2WI上分别呈现出15个均匀低信号者、4个混杂高信号、1个高信号。

2.2 在子宫肌瘤的病灶边界上,影像中除2个较小病灶边界不清晰外,其他18个病灶均呈现出清晰的多边界。

2.3在病灶大小上,影像显示肌瘤无统一大小,0.82-11.1cm是本组患者病灶截面直径范围,平均直径约(3.9±0.7)em;在形态上影像以以圆形(16个)或椭圆(2个)形居多,其余2个为分叶状。

2.4从影像中可以看出瘤体信号情况如下:高信号或等信号带,可见于T2WI上瘤体周围;本次研究20个病灶中,13个瘤体周围见高信号,未见异常信号带7个。

2.5使子宫轮廓发生改变,在子宫肌瘤中比较多见,从影像中可以看出本组12例患者子宫轮廓发生改变者11例(其中子宫外形增大者9例,宫腔受压者2例);子宫内带扭曲变形者2例,无变化者10例。

3 讨论

子宫肌瘤属于一种女性高发病,尤其多见于35岁以上女性人群。在病因上,子宫肌瘤的发生当前尚不明确,临床普遍认为其与女性激素密切相关。以往对子宫肌瘤的检查多采用超声、CT进行,低场MRI检查技术的出现,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有利于提升病灶检出率,同时进一步提升定位、定性的正确率。

另外,在子宫肌瘤检查中,低场MRI的检查技术要求并不高。王霄英[3]在研究中表示,相对超声、CT检测,低场MRI在检查过程中并不需要充盈膀胱,也不需要栓子在阴道内进行标记。因低场MRI扫描部位为下腹部,所以不会像超声、CT那样受呼吸运动影响大,不需要对呼吸门控技术加以使用。在T2WI上,子宫肌瘤所呈现的信号为低信号,通常不须对扫描进行增强。此外,低场MRI的三维成像特点,可多方位成像,能清晰显示矢状位T2WI,将子宫的黏膜、结合层和肌层分辨出来,结合其他方位能够使子宫病灶的形态、数量、大小及附件情况全面显示出来,通过这一参考临床可对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进行选择,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检查方式在发现病灶与定性方面的不足。本组1例韧带子宫肌瘤患者在通过B超检查时,检查结果显示为卵巢肿瘤,而通过低场MRI检查却能够明确确定为韧带子宫肌瘤。作为一项无电辐射检查,低场MRI在妇科肿瘤诊断中更加安全。

子宫在T1WI上的表现为一致性较低信号时,提示子宫正常。子官腔及子宫内膜等子宫各个结构在T2WI上可得到有效区别,宫体之内向外在T2WI上会呈现出三层信号,宫腔分泌物和子宫内膜显示为中心高信号影,子宫肌内层联合带显示在中间薄的低信号带,子宫肌外层显示在周围中等信号带,当前其他影像检查技术均无法做到,通过正常子宫MRI信号特点,我们对子宫肌瘤的显示就能够更加确定。

子宫肌瘤在低场MRI中,能够清楚地显示其形态学、信号特征及瘤周信号改变。通过MRI影像可以看出 ,子宫体积会出现相对增大情况或者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隆起。肌瘤在形态方面主要以圆形和椭圆形为主,呈现出清晰的边界,子宫内膜虽然可连续性完整,但联合带会因受压而发生相对扭曲。本次研究中12例患者,仅1例患者子宫形态未发生变化;影像中除2个较小病灶边界不清晰外,其他18个病灶均呈现出清晰的多边界。

通过低场MRI扫描,在T1WI上信号表现为等或略低的患者为典型者;在T2WI上信号呈均匀低特点,通常可以说明该种子宫肌瘤与液体和黏蛋白储存缺乏足够空间有关。本次研究中12例患者在T1WI上所有病灶均呈现等低信号,在T2WI上分别呈现出15个均匀低信号者、4个混杂高信号、1个高信号。如果肌瘤体积较大时,可能会出现玻璃样变和出血变性。肌瘤玻璃样变为增加其自由水含量,高信号会出现于T2WI中,韩慧敏[4]认为该种现象可能与肿瘤大小、细胞成分有一定的关系。当肌瘤内出血以均匀低到高信号影出现于T1wI、T2WI时,吕本山[5]认为多认为因供血血管堵塞引起。本次研究中,20个病灶中有5个病灶与此信号改变相符。

瘤周信号改变主要体现在T2WI上瘤周呈高信号带或等信号带,本次研究20个病灶中,13个瘤体周围见高信号,未见异常信号带7个。夏建东等人[6]认为肌瘤膨胀性生长,对周围正常肌层会产生压迫,由此造成瘤周高信号带。在MRI扫描影像中有时可见小血管断面和高信号线状影在肌瘤边缘,这些都是扩张的肌瘤供应血管。本次研究中,此种征象在3例病灶周围可见,多与盆腔内静脉淤血或病灶血供丰富有关联。

从子宫肌瘤的低场MRI扫描影像特点可以看出,子宫肌瘤在MRI检查中呈明显的特点,能够使子宫肌瘤的形态、大小、位置等准确、清晰地显示出来,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与定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在B超或CT检查之外,低场MBI可以成为重要补充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武忠弼,杨光华.中华外科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46-1255.

[2]郑广美.妇产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81-285

[3]王霄英,主译.腹盆部CT和MRI病理解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4]韩慧敏,王清涛.子宫肌瘤病理特点与低场MRI表现对照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1, 39,(6):77-78.

[5]吕本山.子宫肌瘤的MRI的影像学表现分析[J].新医药,2011,(04):59.

[6]夏建东,江新青,彭国晖,等.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附120例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0(2):139-140.

论文作者:朱红1,2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  ;  ;  ;  ;  ;  ;  ;  

子宫肌瘤的低场MRI影像特点及临床应用探讨论文_朱红1,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