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co1b1基因多态性对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分析论文_颜伟,叶大平,王力(通讯作者)

(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江苏 南京 211800)

【摘要】 目的:分析slco1b1基因多态性对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疗效和安全性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11例不配合者,共计89例进入最终实验调查。采用LDR测定SLCO1B1基因多态性,89例患者口服辛伐他汀一个月,检测用药前后的TG、TC、LDL-C、HDL-C水平情况。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共计11例患者退出检查。仅有1例为SLCO1B1-521CC,将其列入到-521TC,构成TT以及(TT+TC)两个亚组。使用药物之后,上述两种基因型病患在血液内指标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治疗患者中,共计5名患者为SLCO1B1-388AA。将患者合并到-388AG内,构成GG以及(AA+AG)双亚组。完成给药后,GG以及(AA+AG)基因型病患血浆内血脂指标变化率不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89例病患共计13例出现和试验药物有关不良反应,概率为14.6%。各类基因型发生概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SLCO1B1基因的多态性并不会对辛伐他汀治疗疾病不存在显著不良影响。其基因多态性对于药物治疗高血脂安全性影响不高。所以说,在使用药物对患者治疗时,可排除基因影响因素。

【关键词】 SLCO1B1;基因多态性;辛伐他汀;高血脂症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4-0136-02

HPS认为,对于心血管疾病高危者以及冠心病者,使用减少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为防治疾病的有效方式。他汀类药品为临床常见调脂药物,其能够全面减少LDL-C的药品。

最近临床研究指出:他汀类制剂在减少不良反应和降脂效果方面,具有个体差异[1]。诸多研究证实:SLCO1B1(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的基因多态性是导致个体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原因可能为该类型基因多态性会对OATP1B1转运活性造成影响。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slco1b1基因多态性对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疗效和安全性,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诊断,患者符合2016年修订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的关于本疾病诊断内容。

男57例,女43例。年龄区间为56.28~81.44岁,平均年龄为(64.25±1.27)岁。

吸烟25例,既往吸烟者13例。脑血管疾病13例,心血管疾病69例。糖尿病39例,高血压48例。

1.2 方法

对患者的SLCO1B1 521T>C和388A>G的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病患使用剂量为20mg的辛伐他汀,20mg/qn。连续使用1个月。

抽血检测用药前以及用药后1月的TG,TC,LDL-C,HDL-C情况,按照血脂指标情况,对不同基因型对于药物降脂效果影响情况。并分析患者肝功、肾脏功能,血尿常规,血糖,CK,心电图以及相关不良反应,开展安全性评价。

SLCO1B1基因型测定方式为:试剂类型为:PCR引物、dNTP、Tap酶体系、ddH20、1.5mlEP管、移液器枪头、PCR96孔板。

相关设备为:基因扩充PCR系统、渐变循环器、双板垂直电泳设备、全自动紫外与可见分析设备、生物电泳图像分析设备、DNA测序仪。

SNPs检测方式为:经多重 PCR,取得内含待检测位点基因片段。在此之后开展然多重LDR。此后,经测序仪电泳获得最终测定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内的计量资料开展t值检验,对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当P<0.05时,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SLCO1B1-521T>C对药物疗效影响情况

共计11例患者退出检查。仅有1例为SLCO1B1-521CC,将其列入到-521TC,构成TT以及(TT+TC)两个亚组。使用药物之后,上述两种基因型病患在血液内指标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SLCO1B1-521T>C对药物疗效影响情况 (x-±s)

3.讨论

OATP-C也被称之为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其编码基因为SLCO1B1。为一类转运蛋白。该物质能够以特异性的方式分布在肝细胞基底膜之中[2]。

OATP1B1和机体中多类内源性物质,甲状腺激素和内源性多肽等物质或者外源性物质和肝摄取效用存在关联性。他汀类制剂为OATP1B1转运底物。

最近几年研究指出[3]:在SLCO1B1基因中,有诸多单核苷酸多态性。且也有体内/体外实验证明以上SNP和转运功能异常存在关联性。当前,临床已经发现在SLCO1B1基因大约有2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

现如今,关于SLCO1B1多态性研究大都为521T>C和388A>G。其中,OATP1B1-521位点可能为他汀类药物阿托伐转运分子作用点。

其也为引起OATP1B1对于他汀类药物转运能力关键性位点。突变型OATP1B1-521T>C。则会对他汀类制剂在机体内活性能力下降。该位点会对药物的降脂能力造成影响。但不同基因型病患血脂浓度的变化率无明显差别,P>0.05。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

SLCO1B1基因多态性(521T>C和388A>G)对他汀类药物的降脂效果不存明显的影响。

另外,本次研究也证实:SLCO1B1基因多态性对于他汀类制剂安全性较好。

388G等位基因可加大他汀类药品减少LDL-C作用。和本次实验并不相似。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和下述因素存在相关性:

第一,此类药物不但病患年龄、性别、肝肾功能和药物相互等有关,另外也和药物受到多类因素影响,比如药物代谢酶、转运蛋白和药物的受体蛋白等等。

第二,SLCO1B1基因多个SNP和药物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影响因素也较多。

第三,具体结果受到样本量、地区人群影响。

总而言之,SLCO1B1基因的多态性并不会对辛伐他汀治疗疾病不存在显著不良影响。其基因多态性对于药物治疗咋高血脂安全性影响不高。所以说,在使用药物对患者治疗时,可排除基因影响因素。本次实验不足之处在于抽取样本量偏小,因此需要进行大样本研究,以证实上述理论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王若琦,王玉敏.他汀类药品少见的不良反应[J].中国药物警戒,2009,6(02):105-108.

[2]孙谦,周辉,郭丽娜.血脂异常人群ApoE和SLCO1B1基因多态性及相关性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7,32(06):28-31.

[3]李歆,徐韫健,罗娥.华南地区汉族人群SLCO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06):773-775.

论文作者:颜伟,叶大平,王力(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8

标签:;  ;  ;  ;  ;  ;  ;  ;  

slco1b1基因多态性对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分析论文_颜伟,叶大平,王力(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