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与高血压的相关性论文_张景刚

探讨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与高血压的相关性论文_张景刚

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二人民医院 150518

【摘 要】目的 研究分析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在2011年到2013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36例(41.9%)合并高血压,21例(24.4%)合并高血脂,吸烟31例(36%),26例(30.2%)。经相关治疗后,治愈53例(61.6%),显著进步20例(23.3%),进步11例(12.8%),死亡2例(2.3%)。结论 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病危因素为高血压,其次为高血脂、饮酒、吸烟等,患者经相关治疗后,治愈率较高,死亡、致残率较低,预后良好。

【关键词】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相关性

据WHO统计,脑卒中是世界三大致死疾病之一,也是全球人口慢性残疾以及肢体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调查显示,缺血性脑卒中多发于中老年人中,以老年人为主。但是,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生活习惯的变化,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病发率逐年上升。有资料显示,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病发率为3‰-14‰,是整体脑中卒患者总数的7.2%[1]。目前,临床医学通常认为高血压、高血脂、饮酒、吸烟是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病发的主要因素。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到2013年收治的86例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到2013年收治的86例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患者男女比例为63:23,年龄为21-44岁,平均年龄为31.2±1.5岁。35-45年龄段发病患者最为集中,有57例。

纳入标准:根据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中的相关标准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年龄为18-45岁;CT或MRI检查证实;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外伤型脑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肿瘤;脑静脉以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2 分析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尿常规、血糖、血脂、心脏彩超、血流变学、肾功能检查、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部分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MRA)。统计患者临床资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每日给予Glaxo Wellcome Production生产的低分子肝素钙4500u皮下注射,并口服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80mg/d。同时根据患者具体病症给予甘露醇、甘油果糖、血栓通、依达拉奉等药物治疗。疗效判定标准为我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评分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Excel表对所有资料进行分类统计,总结汇总。

2 结 果

86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36例(41.9%)合并高血压,21例(24.4%)合并高血脂,吸烟31例(36%),饮酒26例(30.2%),糖尿病6例(6.9%),心脏病8例(9.3%)等,详见表1。患者病变部位主要集中于颈内动脉系统58例(67.4),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28例(32.6%);61例大脑半球梗死,19例脑干梗死,6例小脑梗死。经相关治疗后,治愈53例,显著进步20例,进步11例,死亡2例。

3 讨 论

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病发率较低,病因也相对复杂多变,与其他年龄段脑卒中存在很大差异。本次研究中86例患者危险因素以高血压为主,其余危险因素有:高血脂,吸烟饮酒,糖尿病,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偏头痛,吸毒,围产期等。总体而言,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吸烟、饮酒以及高脂血症,与国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高血压是一种独立的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病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几率为正常人群的6倍以上[3]。高血压是人体脑动脉以及外周动脉硬化的主要发生因素和发展因素,并且患者的血压水平越高,其脑动脉和外周动脉硬化的程度越高。临床研究显示,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发机制主要与动脉血栓形成及栓塞相关,而动脉血栓形成及栓塞均与动脉血管的脉粥样硬化存在直接的联系。高血压患者细小动脉性硬化几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这也导致患者腔隙性梗死几率高于正常人群[4]。高血压患者在进行脑部血流调节时,其调节曲线比正常人群更高,当血压下降至65-75mmHg时,正常人群的CBF依旧显示正常,但是高血压患者则无法耐受该种低压,进而形成脑部深穿支动脉供应区缺血性坏死,最后发展为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疾病极大的损害了人体血脑屏障的完整性,进而诱发脑部局部血流的降低及坏死、脑水肿、出血等情况,同时其还可以诱发脑部小动脉痉挛,形成脑部血流下降,促进脑血栓的形成和蔓延[5]。本次研究中,86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36例(41.9%)合并高血压。

综上所述,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病危因素为高血压,其次为高血脂、饮酒、吸烟等,患者经相关治疗后,治愈率较高,死亡、致残率较低,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茅翼亭,方堃,董强,韩翔.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分型与危险因素[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09,05(02):56-57.

[2] 覃保华.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析[J].右江医学,2009,07(03):95-96.

[3] 程鸿鸣.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诊治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03(09):63-64.

[4] 张娟,何晋涛,李尧.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药,2012,04(25):189-190.

[5] 孙慧英,李涛.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2,05(03):125-126.

论文作者:张景刚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

标签:;  ;  ;  ;  ;  ;  ;  ;  

探讨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与高血压的相关性论文_张景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