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外交思想探析论文

孔子外交思想探析论文

孔子外交思想探析

王 曰 美

(曲阜师范大学 孔子文化研究院,山东 曲阜 273165)

[摘 要 ]孔子的外交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智慧源泉。在上古三代重“德”“礼”思想的文化影响下,孔子形成了以“仁”为基石、“礼”为依据、“中庸”为方法的和平外交思想。孔子的和平外交思想不仅是我国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智慧之源,而且对于求同存异、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亦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孔子;外交思想;和平发展;和谐共处

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往往以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标志,认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奠基了国际关系的基础和国际法则的形式,是现今国际关系的启蒙点。“只有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之后,才产生了所谓的国家、主权国家、世界体系,才有了世界秩序、外交战略、外交政策等现象。”[1]6其实先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2 000多年的中国,早就形成了一个华夏国家间的国际体系,即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已经具有了独立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各国拥有独立的政权,具有相对明确的领土和国民,各自独立决定和处理本国的内政外交,相互承认并达成了一些明确的共同的国家关系准则等。这些在很多方面与今天的多极化格局和联合国体系颇为类似。

生活在小国林立、战事频仍春秋晚期的孔子,不仅参与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而且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外交思想体系。

省道S313线易门县城至岔河公路原本道路狭窄、蜿蜒曲折,颠簸难行,其间弯道众多让人炫目。该公路经过改建后,路容路貌整洁舒适,被网友称为云南最美公路之一。其中绿汁坡观景台不仅为过往群众提供了休息的场所,从观景台眺望出去,整条道路呈现一派“山舞银蛇”的壮观景象,盘山公路“七十二弯”的景象尽收眼底。

一 、孔子外交思想的形成

孔子集夏商周三代文化之大成,创立儒家学派。而三代之前就已经有了孕育儒家外交思想的土壤。早在上古的五帝时代,神农氏的子孙后代道德衰薄,各路诸侯互相侵犯攻伐,欺压百姓,神农氏无力征讨,这种情况下轩辕就多次动用武力征讨不来朝拜神农氏的人。炎帝想要侵犯欺凌诸侯,于是轩辕“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2]五帝本纪3,战败了炎帝;蚩尤发动叛乱,轩辕又“微师诸侯”,杀蚩尤,各诸侯都来归附轩辕,从而黄帝代神农氏治理民众,协和万邦,结束了早期部落相争的混乱局面,逐步建立了部落间最高的行政管理制度,使得中华民族的外交智慧得以代代相传。“修德振兵”是各个部落诸侯归附黄帝的重要原因,也是形成“万国和合”的重要因素。帝喾高辛“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其德嶷嶷”[2]五帝本纪11。帝喾高辛治理天下就像灌溉农田一样平等而公正,日月能照射的地方,风雨能吹淋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德”已经成为政治管理者修身治国的重要品质,且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关键。到了尧,“其仁如天”“能明驯德”“百姓昭明”“合和万国。”[2]五帝本纪12此时,尧不仅仅具有天一样宽广的仁爱品格,还能够宣明德行,使“德”成为管理社会、协和万邦的重要政策,也再次证明了领导者只有具备了伟大的德行,才可以得到四方的垂拱臣服,并且形成百姓和睦、社会安定的景象。舜继续推行“德”“举八元”“布五教于四方”“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2]五帝本纪27-29,最终“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2]五帝本纪32司马迁认为,舜所建立的“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2]五帝本纪32。舜的时代,边远蛮荒之地的部族臣服于舜帝,就是因为舜仁孝有“德”,天下都能讲“德”,行“五教”的原因。

综上可知,从五帝时代到尧舜时代形成的以“德”“和”为主流的文化土壤,正是夏商周三代文化思想形成之基础,也是孔子外交思想的源泉。

体育法应当明确规定体育赛事转播权的大部分收益在参赛者之间公平分配,赛事组织者分得的部分收益除用于维持组织运转的必要开支之外,应全部用于鼓励年轻人参与体育活动和支持业余体育发展等“造血”功能。收益的具体分配比例可以通过细则的方式予以确定,收益的分配过程则应接受外部审计监督。这应当作为体育赛事转播权权属规定的配套制度,以保证赛事组织者与参赛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同时给公共利益提供必要的保障。

杜维明认为:中庸的意思是要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一个复杂的时空网络中,取得最好、最合情合理的选择,就好像射箭要中的,也是在一个非常动荡、非常不容易掌握的环境中,取得最好的击中目标的时机,这需要自强,需要自立,需要观察不同层面的矛盾[12]117。总之,在外交层面,中庸之道的关键是对“度”的把握,在处理国与国的关系中,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分寸,无过无不及,能够恰如其分地分析形势,权衡利弊,协调矛盾,最终建立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

大禹继承尧舜的思想,“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2]夏本纪38,开九州,道九山,取得了众多部落的支持。大禹治水的过程也是华夏部落向四周扩展的过程,更主要的是大禹亲身考察后制定出“五服制度”,以“天子国都”为中心,以“五百里”为单位依次向外拓展,形成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为主的国际体系[3]135。至此中国外交体系的区域范围至千里。统治疆域的扩大,使得禹不得不思考“理民”之道,刑狱长官皋陶阐述的“九德”理论,得到禹的赞赏。所谓“九德”就是处理事情时要做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共,治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实,强而义”[2]夏本纪57,遵从道德行事,谨慎的修身,并把修身作为长久之计,日修九德,这样百官才会严肃恭谨,九州之内的百姓就会亲厚和睦。这亦体现了“德”能“协和万邦”的作用。

禹的儿子启破坏禅让制,建立了夏王朝。有扈氏不服,于是启以侮辱五行的罪行讨伐有扈氏,“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2]夏本纪62。自启建立夏朝开始,诸侯国之间的交往与征伐,开启了华夏族的外交史,中国古代外交思想逐渐产生。然而,在文化产生的最初阶段,人并没有自身主体意识的存在,也就是说,人的自身与外界是一个整体的混沌世界[4]80。直至周武王灭商,中国文化模式发生巨大转型。商朝的覆灭,使周朝统治者意识到在天道、地道与人道之间,仅仅依赖取悦天地鬼神而麻痹百姓是行不通了。他们在继承商朝天命观的同时,把天人性化。重神事的同时,更注重人事,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敬德保民”的观点。主张有德便会有天命庇护,失德就会失去天命,至此殷商的“神本”文化被西周的“人本”文化所代替。德治的具体要求就是统治者自觉按照道德规范修身治国,即“礼”。周礼在最初阶段,原本是周部族在氏族内形成的一套习俗,具有不成文的习惯法性质,随着周部族入主中原,周礼也扩大成为周王朝维护社会秩序的核心原则。因此孔子对周礼推崇备至,“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5]为政2463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5]八佾2467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动荡,经济上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公田制度逐渐遭到破坏;政治上王权式微,诸侯纷争不断,进而出现了思想文化上的混乱——礼崩乐坏。孔子以恢复周礼为己任,栖栖遑遑,周游列国,寻找救世之道,进而发现内存于人心的“仁”,乃人之为人之根本,并把“礼”赋予“仁”的灵魂,创立了儒家学说,开启了中国古代外交思想的新篇章。

二 、孔子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春秋乱世,外交是影响国家存亡的关键因素。“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5]宪问2512显然,在影响国家安危的因素中,孔子认为外交和祭祀、军队一样重要。因此,外交是孔子关注的重点之一。匡亚明认为,孔子集上古人道主义的智慧,形成了他的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古代人本哲学,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形成他的整个思想体系[6]178。孔子本着主体性原则,以人为出发点去探索和研究人的品质、道德修养和为学治国之道,对人的主体意识的关注和弘扬始终贯穿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7]。其实,孔子的学说就是关于人的学说,研究孔子的外交思想要从孔子修身、为政的“仁”学思想中探究。

(一)仁:孔子和平外交思想的基石

据杨伯峻先生统计,在整部《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礼字出现75次。可见“仁”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仁”的第一层含义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5]颜渊2504“君子笃于亲,而民兴于仁。”[5]泰伯2486“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5]颜渊2503“泛爱众,而亲仁。”[5]学而2458仁爱层面的含义,包括宗法制度影响下的对亲族内有血缘关系之人的仁爱,更包括对天下普通民众的爱。这种仁爱超越血缘,在某种程度上超越阶级,看到了人的存在,并尊重人的人格。这种仁爱思想在外交思想上体现为“慎战”。季康子问如何搞政治,对孔子说:“杀掉坏人,亲近好人,怎么样?”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5]颜渊2504氏族社会的政治建立在血缘伦理关系上,统治者以“德”修身的管理思想影响至深。集上古文化于一身,又重“仁爱”的孔子当然反对用暴力方式治国。正如《论语·为政》所载:“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外而言,孔子对战争采取谨慎态度。“子之所慎:齐(同斋,即斋戒),战,疾”[5]述而2482。战争会使百姓遭受苦难,所以他反对不义战争。季氏准备攻打颛臾,孔子就责备为季氏效命的冉有、子路,认为颛顼是先王时代的东蒙山的主祭者,讨伐不符合道义。孔子不仅反对战争,甚至认为军备不如百姓的信任、国家的礼仪重要。这就是著名的子贡问政: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李: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党的领导原则、科学性原则、依法治校原则,构建“二权”冲突防范机制。比如构建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有效的决策信息来源机制,广泛的决策参与机制,严格的决策过程机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决策机制;构建运行顺畅的“二权”机制——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主体机制,大学管理中心下移机制;构建内控监督机制——完善“两级”教代会运行机制,增加信息公开机制,拒绝暗箱操作。

图文结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图片巧妙融合在一起,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与可读性,便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以图导学教学模式时,要注意图文结合,从而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建筑方面的教学时,就可以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当地建筑,并在旁边结合教材内容,运用文字对建筑进行介绍与分析,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欣赏到各个地域的独特建筑,拓展自身的眼界,又能通过浏览旁边的文字,对建筑所包含的人文风情、当地的地理环境等内容有个具体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地理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既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水平,又提高了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效率。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自实施改革开放决策以来,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终于在2010年GDP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对外合作日益深化,我国正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中国的崛起,引来西方反华势力“中国威胁论”“中国称霸论”的攻击。于是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国际场合强调:中国的崛起将是和平的崛起,中国永远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和平外交思想与我国的和平发展战略之间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虽然孔子离开我们已经有2 000多年的时间,但他的和平外交思想却能穿越历史、跨越国界,在日新月异的21世纪仍然给我们以智慧与启迪。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仁”的第二层含义是“修身”,即对道德准则的遵从。“爱人”是对外的,修身却是对个人内在的道德要求。既关爱他人,又关爱自身,才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准则,即“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5]宪问2514。孔子强调修身是基础,修身是爱人的前提。修身的主体可分为士和君主。礼崩乐坏之际,人间“道”——以重建政治社会秩序为主的任务落在了“士”的身上。自孔子始,“修身”成为保证“士”对“道”有信持的必要条件[8]110。有一次,子贡问孔子,什么样的人才是“士”?孔子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5]子路2508很明显,这里的“士”指的是外派使臣,要求他们不仅要具有一般“士”的素质,而且要具备突出的外交才能。“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智、勇这三种品质对于外交使臣来说尤为可贵。“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这种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应该是作为外交使臣的“士”修身的最高境界了。孔子认为,士出使的目的应是化解矛盾,保卫国家。“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2]仲尼弟子列传1743于是子路、子张、子贡纷纷请缨救国,最终孔子同意子贡出使齐、晋、吴、越各国。因为在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诲下,子贡已成长为当时卓越的外交家。“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2]仲尼弟子列传1745子贡强大的外交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不辞辛劳地奔走于各国之间,目的就是保全鲁国。保鲁原因有二,其一,在孔子学说中,鲁国是最接近道统的国家:“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5]雍也2479其二,鲁国是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乡,“坟墓所处,父母之国”,也是儒家学说的发源地。总之,子贡作为“士”,出使各国是基于对“道”的维护,亦是积极入仕,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

其次,战争是当时诸侯称霸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尚武”精神成为社会风尚,和平外交显得迂阔而不合时宜。失去经济基础的周王朝已经丧失了号令诸侯的权力,整个春秋时期都充斥着诸侯争霸的血腥气,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据“中国军事史”编写组统计,自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的294年间,共发生大小战争395次,平均每年1.34次[13]1。“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战争是在弱肉强食的兼并中脱颖而出的最佳方式,这就使得“尚武”精神必然成为风尚。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大国的军费开支急剧攀升,武器装备迅速发展,军赋制度逐步建立,军事理论突飞猛进[14]111-114。在民间习俗方面,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一般民众对剑的崇拜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剑作为尚武精神的象征物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看出尚武精神在社会的盛行[15]50。最重要的是尚武的主流思想操作性强,还可以满足君主称霸的野心,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弥漫中,孔子欲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的“和平”外交思想不免显得遥远而迂阔了,这也是其和平外交思想不被接受的重要原因。

孔子认为:在“食、兵、民信”三者不得已要舍弃时,首先要舍弃的是军队,其次要舍弃的是粮食,最后剩下的是“民信”。可见,在孔子心里三者中最重要的是人民的信任,其次是粮食,最后才是军备。当卫灵公问孔子关于军队部署时,孔子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5]卫灵公2516以礼治国、以德行政是孔子认为的最佳治国方式,蓄意谋划战争是他坚决反对的。同时,孔子认为真正行仁政的国家即使强大了也不会去征伐他国,而是继续实行礼乐制度,以德治国,形成一种强大的吸引力:“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5]季氏2520当然孔子并不是不重视军备,《论语》中也有关于军备是百姓安定的必要条件的叙述,如“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5]子路2508。所以,仁爱思想从根本上反映了孔子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外交思想。但孔子一向反对“过犹不及”,即既要坚持和平稳定的治国方略,又要巩固发展国防军备,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5]颜渊2503

在孔子学说中,君主在政治社会秩序中处于枢纽地位,只有通过“修身”才能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季康子问政孔子时,孔子对“政”做出这样的解释:“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5]颜渊2504政,指政治,管理国家。正,是一种修身要求,有端正之义,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道德规范,正义、正直之义。孔子把二者联系起来,用道德解释政治,可见他对治国者修身的重视。治国者首先正己才能正人,如果品行不端,政令也就无人听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5]子路2507孔子对当政者如何修身有进一步的要求,“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5]阳货2524恭敬、宽厚、信实、勤敏、恩惠是治国者修身成仁必备的五德,具备五德才能实行德政,进而承担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5]为政2461孔子认为“德”是政治的根本,君主修身的最终目的是行德于天下、行仁于天下,使“德”和“仁”内化为一种情感,在外交思想上表现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和”。“礼之用,和为贵”“和无寡”。当政者以“德”治国,会形成“德不孤,必有邻”[5]里仁2472的感召力和认同感,国与国之间自然以和平共处的状态存在;而处理两国矛盾时也应秉持“和而不同”的相处之道,调和双方利益争端,以和平的方式达到国与国之间的利益最大化。

总之,孔子的外交思想是以“仁”行天下,以调和的方式处理各种矛盾,达到和谐状态,反对战争。在儒家仁政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中华民族基因注定是内敛的,是防守的,是反对战争的,这正是形成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主要原因,更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渊源。

(二)礼:孔子和平外交思想的依据

礼,是孔子思想体系中仅次于“仁”的重要概念。在《论语》中,“礼”有礼意、礼仪、礼制、礼法四种含义[9]311。对个人而言,“礼”是待人接物时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对国家而言,“礼”是各个阶层必须遵守的礼乐制度;对社会而言,“礼”则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制度规范,所以礼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力。“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5]八佾2466仁是礼的思想基础,礼则是仁在社会秩序中的具体体现,缺少仁的礼,只有礼的形式,失去了和谐仁爱的灵魂;而没有礼的仁,社会就会陷入混乱无道的状态,不能自拔。在外交视野下的仁是一种内化的自觉的行为方式,国家间都遵循着内在的道德情感;而礼将内在的道德情感形式化,以确保外交事务的秩序化、规范化,有条不紊地顺畅运行,以此形成了孔子重“和谐”的外交思想。

春秋时代是一个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认为恢复社会秩序的方式就是重塑周礼的核心规范地位。在治理国家中,孔子认为礼与德的结合是教化民众的主要方法。“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为政2461“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5]里仁2471同样,礼在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礼是诸侯国之间交流的基础,也对诸侯间的外交活动具有约束性作用。夹谷之会是现存史料中体现孔子外交思想的重要外交事件。鲁定公十年,齐景公和鲁定公会盟于夹谷,孔子以大司寇的身份参与其中,“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士階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2]孔子世家1544春秋时期,周王室虽然已经名存实亡,而周礼依然是诸侯间需遵从的基本礼仪规范。孔子以坚决的言辞和果敢的行动,指出齐国不符合礼法的夷狄之乐、匹夫之艺,争取到了会盟主动权,并且提前准备好“武备”[注] 据《史记·孔子世家》载: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会盟,时任鲁国大司寇的孔子担任了这次会盟的傧相。临行前,孔子对鲁定公说:“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544页) 。最终,实力远不及齐国的鲁国在夹谷之会中,不畏强齐,占尽上风。孔子在夹谷之会中把“知礼”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以礼为外交武器,以弱胜强,不仅保全了鲁国,还把齐国以前侵占鲁国的郓、汶阳、龟阴之田收了回来。夹谷之会不仅充分展示了孔子作为一个外交家的才能和胆识,更体现了他遵循礼制、据理力争的和平外交思想。

夹谷之会使我们看出“礼”在当时的国际舞台上起着国家之间相互沟通以及化解矛盾、消除分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所有的外交活动都需要“循礼”而行,“不学礼,无以立”。故孔子外交思想中对礼尤为重视,如,孔子去接待外来宾客时,“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5]乡党2493出使外国时,“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5]乡党2494同时,“礼”是治国者是否使用战争的主要依据,亦是评价战争正义与否的重要标准。孔子主张和平外交,自然反对僭越礼制的不义之战,对于违背礼制的严重行为力主“讨伐之”。当齐国陈成子弑其君简公后,“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5]宪问2512孔子认为,臣侍君应“忠”,而臣弑君则是“礼”绝对不允许的,这种行为应该讨伐。当然,在孔子外交思想中,礼不仅仅是外交活动中对主体双方表面行为的约束,更重要的是体现双方彼此内心遵守的儒家核心伦理范畴——仁。管仲在“树塞门”“立反坫”上有僭越行为,但他“尊王攘夷”,用和平的方式帮助齐桓公合约诸侯,故孔子认为管仲是仁人。可见,在孔子的外交思想里,仁是核心,礼是形式,“仁”置于“礼”之上,“仁”贯穿孔子外交思想的始终。

(三)中庸:孔子和平外交思想的方法

孔子以“仁”和“礼”为主要内容的和平外交思想,运用到外交实践中表现为“中庸”的处世之道。中庸,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从用,从庚;庚,更事也。”[10]128以此,中庸即为内用,属于人的心理意识行为方式。中庸是孔子处事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11]1625“中”,折中,无过,无不及,调和;“庸”,平常。孔子拈出这两个字,表示他处事的最高标准是折中的和平常的东西。具体而言,“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5]子罕2490孔子认为为了达到中庸,首先要认识事物的两端,并全面地分析,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为恰当地解决问题提供依据。“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11]1626“叩其两端”的目的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也就是说,遇到问题,我们首先要分析事物的两端,然后按照适度的原则,最后总结出最佳的解决方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5]子路2506“和而不同”,就是以和平的方式协调不同事物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和谐的状态,即“礼之用,和为贵”。而“礼”则是中庸所依据的基本原则。“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5]学而2458礼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和谐的状态,为此,每个人需依据行事的礼,在修身的过程中内化为约束自身行为的内在诉求,并逐渐形成指导人生的价值体系。“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5]先进2499孔子与子贡的这段经典问答,从反面论证了中庸的界限,即“做过了头”(过分)和“达不到”都不符合中庸之道。故中庸是孔子提倡的最佳处事方法,“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11]1629。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也因为牢记“中庸之道”,深得孔子的喜爱:“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11]1633

一是要在设计、工艺、生产环节深耕细作,优化设计、生产流程,改变传统的作坊式生产为自动化、智能化流水线生产;改变传统的二维图纸设计为三维设计、数字化设计;改变传统的工艺联系单为标准作业。

中庸是孔子和平外交思想中处理国际关系的主要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坚持忠恕的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5]雍也247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颜渊2502。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要以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谅他人,即“换位思考”。上升到国家层面,在平常的国际交往中,要尊重别国的立场,不干涉别国内政,坚持主体平等;在国际活动中以诚相待,互惠互利,不因国家实力的强大而迫使别国牺牲利益屈服,也不因国家弱小而失去原则;面对国际性问题,例如战争、疾病、自然灾害等,对该地区国家和人民施以援助之手,坚持本国立场,承担应尽的国际责任。其次,坚持重义轻利原则。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5]里仁247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5]述而2482。谋取利益应该建立在符合道义的基础上,在国与国的经济交往中坚持互利互惠,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别国的利益为代价。遵守国际经济规则的同时,坚决拒绝牺牲本国利益的不平等交易,更不能以环境为代价获取短期掠夺性经济利益。最后,要始终坚持和平共处的原则。“既来之,则安之”,提倡用文明的方式与周边国家和睦共处,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一切以战争为形式的国际争霸。

典型的产品模块划分优化问题是一个多目标聚类优化问题,本领域学者相继采用各种优化算法进行求解。这些优化问题的求解主要包含优化解的搜索和设计人员的偏好或决策准则的设定2个任务。文献[3-4]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换为单目标优化问题进行求解,通过权重参数来表达设计人员的偏好;文献[5-7]先采用智能多目标优化算法生成Pareto解集,然后根据一定的决策准则在Pareto解集中选择最终解。在这些算法中,设计人员偏好或决策准则都在目标函数空间设定。

总之,孔子的外交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以礼为依据,以中庸为方法的和平外交思想。“仁”从根本上决定了孔子的外交思想是反对战争的和平外交观,“礼”同样也要求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国与国之间纷繁复杂的外交关系。二者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与安定,并且“仁”是“礼”的内在灵魂及主导因素,“礼”是“仁”的外在行为规范。“仁”和“礼”的思想应用到具体的外交活动中体现为中庸的处事之道。凡事都要有个“度”“适度”就是中庸。中庸是恰当处理国与国之间矛盾、协调各种分歧的最佳方法。孔子的和平外交思想,代表着儒家外交思想的精髓,是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原因,也是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国际关系的智慧渊源。

三 、孔子外交思想的当下价值

孔子54岁辞官离鲁周游列国,至68岁归鲁,在卫、陈、曹、宋、郑、蔡等大小六国中颠沛流离14载,宣扬自己的德政主张,到处碰壁,几次遇险,累累若丧家之犬,可他仍“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已的精神至今仍令人唏嘘赞叹。而蕴藏于德政思想中的和平外交思想不被当时统治者所接受的原因也值得探究。

首先,孔子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更多的荒地被开垦,人口也随之增加,各国之间互相争夺土地人口,导致井田制破坏,出现了“相地而衰征”的现象。这就引起了以井田制为根基的西周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经济结构上表现为由领主制向地主制封建社会过渡;政治上出现王权衰落,诸侯争霸的局面。孔子的思想来源于上古三代的宗法制观念,以“仁”和“礼”为主要内容,最高准则是维护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忠君尊王”。从西周到春秋,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周天子”为中心的宗法制度逐渐失去了现实经济上存在的基础,以新的地主阶级为中心的宗法制度正在产生。孔子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僭越周礼行为,并没有看到其背后的经济原因。他用尽毕生精力去维护他心中至尚的周礼,维护宗法制度,试图回到文武周公时代,而现实却是大变革的历史趋势不可逆转,周礼已经不符合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阻挡,这是孔子到处碰壁的根本原因。

按照条例,哈尔滨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发展改革、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农业、林业等部门,根据市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组织编制市水生态监测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市和区、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市水生态监测规划,组织设立水生态监测站点。

最后,理想与现实的不符。面对社会的无道,孔子执着于拯救天下的“仁”政思想,并且坚信人内心的“仁爱”可以消弭欲望引起的一切暴力行为,最终实现各得其所的大同社会理想。仁君行仁政,是实现孔子理想的最佳模式。而残酷的现实是,世间并没有一个与孔子志同道合的仁君,取而代之的是日日盼望不惜一切代价称霸天下的野心政治家。在他们看来,仁政绝不是实现争霸的最佳方法。只有战争才能最终解决一切纷扰,一匡天下。故以“仁爱”代替战争的和平外交思想,在战火横飞的春秋时期显然是行不通的,孔子的努力与理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也就变得苍白无力了。

国际工程涉及资本、科技、劳动力、经济信息和现代化管理在国际上的流动,跨国经济活动较多。同时,每一个国家所采用的货币不一样,国际工程支付将会涉及多国货币。在支付过程中就算采用统一的货币进行支付,但国际汇率也是瞬息万变的,因此对于各国参与方来说,转换成本国货币过程中也会存在较大差异。此外,国际工程除现金和支票支付手段外,还有银行信用证、国际委托、银行汇付等多种支付方式。

曰:“去兵。”

首先,孔子的外交思想是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渊源。在以“仁”为核心的和平外交思想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国家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应该遵守“恭、宽、信、敏、惠”五种道德准则。儒家思想自汉武帝之后一直是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蕴含在治国思想中的和平外交思想经历2 000多年的积淀内化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代代不息。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中国的外交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2015年10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伦敦金融城发表演讲时再次强调:“中国人民想的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和平的基因深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历经苦难,所以更珍视和平;中国致力于发展,所以更需要和平;中国期待美好未来,所以更爱护和平。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理由都不能动摇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意志。”在儒家“礼”思想影响下,个人立足于社会必须遵守社会规范,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遵守国际公约,人人讲礼,国国以礼待人,社会就会和谐,世界就会太平。在儒家“仁爱”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中华民族基因注定是内敛的,是防守的,是反对战争的,这正是形成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主要原因,更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渊源。

其次,孔子的外交思想为我国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际关系提供智慧支持。包含众多德目的“仁”是处理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德不孤,必有邻。”治理国家、处理国与国的关系,都应依据“德”。“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阡陌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5]卫灵公2517信作为五常之一,从人与人之间到国与国之间都是应该遵行,即使沦落到蛮荒之地也会行得通。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论语·子路》中有这样的记载: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5]子路2508

由此,有的学者认为,孔子的外交思想中并不特别赞同“言必行,行必果”。其实,这还是一个处事方法的问题,也就是孔子一直推崇的中庸之道。我们在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时,既要遵守亘古不变的原则——国家根本利益最大化,又要根据时空人物等的瞬息万变情况,学会权变,灵活处理各类具体事务。《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师徒途经蒲邑时,被蒲邑人扣留了。他们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去卫都,我们就放了你。”孔子和他们立了盟誓,答应决不去卫国都城。于是蒲邑人将孔子师徒放行。随后孔子却带着弟子们前往卫都了。子贡不解地问:“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2]孔子世家1550即孔子提倡“言忠信,行笃敬”,但要挟订立的盟誓,我们就可以不去践行。这件事充分体现了孔子处事的大智慧。即处理事情要审时度势,随时势的变化而变化,既要坚守原则,又要学会权变。故而孟子称赞孔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进而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16]离娄下2726孟子的这句话与孔子的“要盟也,神不听”实乃有异曲同工之妙。

许多解释系统都强调将指代(anaphora)、时态和许多其它表达与行动相组合,主要的程序就是会话表达理论。

近些年来,南海问题、台湾问题原本是我国内部问题,却因某些大国的插手影响了我国同周边国家的和谐关系。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国家领导集体,坚持兼容并包、和平发展的外交理念,从“亚洲新安全观”到“核安全观”,从“中国版文明观”到“正确的正义观”,从“真、实、亲、诚”的对非主张,到“亲、诚、惠”的周边安全理念,再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旨在用“中国智慧”积极主动地解决各类复杂多变的国际问题,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国际关系的和谐[17]5-14

最后,孔子的外交思想还具有广泛的国际意义。当今国际社会,近几年来各种矛盾冲突不断,整个中东地区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伊拉克问题、叙利亚问题、难民潮问题以及愈演愈烈的恐怖袭击事件等,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影响国际和平的因素日益增多。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和平外交思想认为应该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地区矛盾,而不应诉诸战争。因此,面对国际矛盾,首先要反省本国的治国政策,通过仁政处理国际纠纷。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是国家间利益的纷争,孔子重义轻利[18]96-101,反对见利忘义,更反对不义战争,国家间倘若吸取孔子和平外交思想的真精神,国际上的流血、战争自然会得到遏制,矛盾和纷争都会得以和平解决。我国对外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了实现国家统一,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并且成功收回香港、澳门两地区的主权,避免了我国与英国、葡萄牙两国发生国际冲突的危险,这是运用孔子和平外交思想解决地区问题的成功案例。另一成功案例当属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快速发展。自2004年11月21日,海外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正式挂牌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零起步到今天,我国已在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475所孔子学院,851个孔子课堂,累计注册学员345万人。在孔子学院的带动下,已有61个国家和欧盟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球汉语学习者从十年前的不足3 000万人,快速攀升至1亿人”[19]。可以说,十多年来,孔子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促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综合文化平台和人文交流品牌。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自豪,孔子也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孔子学院之所以发展如此之快、效果如此之好、影响如此之广,其根本原因之一,笔者认为在于孔子温润儒雅之形象、热爱和平之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从而“孔子学院”这个品牌比较容易被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全球人民所认可。

总之,和平外交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处理国际矛盾的主流意识。孔子以“仁”为核心,建立在维护“礼”基础上的和平外交思想,不仅是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智慧之源,更具有解决国际争端的超越时空的大智慧。愿全天下之人从自身做起,修身成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热爱生活,珍爱和平。

本体的描述语言,也称之为表示语言、构建语言或者标记语言,种类较多,例如OKBC、OCML、XOL、OWL等。李景就其中13种重要的本体表示语言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是:Loom、CycL和OWL是较佳的Ontology表示语言[9]。

[参 考 文 献 ]

[1] 叶自成.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外交思想·序言[M].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

[2]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 王日华.历史主义与国际关系理论:先秦中国体系研究[M].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2013.

[4] 王曰美.殷周之际德治思想构建的主体性探析[J].道德与文明,2014(1).

[5] 十三经注疏(下册)·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3.

[6] 匡亚明.孔子评传[M].济南:齐鲁书社,1985.

[7] 王曰美.孔子与人的主体意识的构建[N].光明日报,2011-12-29(15).

[8]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9]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0] 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1] 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2] 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换[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13] “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历代战争年表[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14] 张艳萍.试论春秋尚武之风[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3(2).

[15] 田青.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下层的尚武精神[J].运城学院学报,2011(4).

[16] 十三经注疏(下册)·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7] 胡鞍钢,鲁钰锋.中国与世界:开启“共赢主义”时代[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

[18] 于建东.传统儒家的公、私权观及其现代分化[J].理论学刊,2017(1).

[19] 赵婀娜,魏哲哲.孔子学院迈向新十年:助力中国文化“自信出海”[N].人民日报,2014-12-11(17).

Confucius ’s Diplomatic Thoughts

WANG Yue-mei

(Confucius Institute of Culture,Qufu Normal University,Qufu 273165,China)

Abstract : Confucius’s diplomatic think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nfucius’s ideological system. It is the source of wisdom for China to stick to the road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In the three generation of ancient times,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ulture of “morality” and “propriety”,Confucius formed the foundation of “benevolence”.“Etiquette” is the basis,and the peaceful diplomacy thought of “moderation” is the method. Confucius’s idea of peaceful diplomacy is not only the source of wisdom for China to establish new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t also has broa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 and settling international disputes peacefully.

Key words : Confucius;Diplomatic Thought;Peaceful Development;Harmonious Coexistence

[DOI] 10.16164/j.cnki.22-1062/c.2019.01.011

[收稿日期 ]2018-03-21

[基金项目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8CLSJ08)。

[作者简介 ]王曰美,女,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孔子与山东文化强省战略协同创新中心兼职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图分类号 ]B2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6201(2019)01-0069-08

[责任编辑 :秦卫波 ]

标签:;  ;  ;  ;  ;  

孔子外交思想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