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官渡古镇历史建筑保护论文_杨文志

浅谈官渡古镇历史建筑保护论文_杨文志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 云南昆明 650106

摘要:伴随城市的发展,传统历史建筑的原有风貌保护,维护工作正在进行,在保护方法这个方面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讨,本文浅谈传统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一些国内的实践进行浅谈,以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古镇历史建筑保护情况为例。浅谈保护历史遗留建筑原则,以及历史建筑保护方法的策略,对历史建筑后期维护对策方面提出一些探究。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官渡古镇;文化遗迹

1.绪论

1.1 选题依据

在社会发展的体制下,对城乡规划的过程中,必定会对历史建筑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工作通知。把原建筑和城市建设联系起来。

1.1.1 研究背景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建筑保护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也有专业而相对独立的领域,历史建筑保护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对此我国也逐渐与国际相接轨,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

1.1.2 研究意义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所以历史建筑有很多意义和价值,从而有利于我们对古代建筑文化的认知和传承。

1.1.3 研究目的

建筑本身是一本丰富的历史档案,它能现实的反映了我们的过去和发展,历史建筑是否能在我们当代人们手中存活下去,是历史依托我们当代人们的重要使命,历史建筑反映了当代人民的生活水平核科学技术,是一个朝代的见证。

2.官渡古镇的构成要素

官渡古镇核心体现空间分布,文化古迹,人文景观,社区居民等四个重要元素。其中空间分布是灵魂,文化古迹是载体,人文景观是体现,社区居民是表现。这四个元素共同构成官渡古镇。

2.1空间布局元素

官渡古镇的空间元素是历史建筑,人文景观,社区居民及城市建筑等。这些不同的历史建筑,不同的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街区。

2.1.1地理位置和范围

官渡古镇在昆明市中心以东南方向沿线有十多公里处,也是云南民族文化发源地之一的古镇。官渡古镇范围南至广福路,东至云秀路,北至金刚街,南至小康路。在宋朝以前设置船舶的渡口,渔船以及过往官船都在这里停靠。又在这里换坐轿或者骑马路过状元楼进入昆明城,所以取名为官渡。

2.1.2历史遗存

官渡古镇有很多历史,又是云南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几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居住,因为靠近滇池,祖先们以捕食螺蛳为生,长久在此居住,螺蛳壳在此堆积像山一样高,古代又称为“涡洞”这里水雾缭绕,微风没有浪花,风光美丽如画。

2.1.3社区居民

官渡古镇居民就是长期在官渡古镇生活的,居民们对于老里分都有着深厚感情。所以,很多人既希望改善居住条件,搬至现代服务设施更为齐全的新社区,又依恋这里的街巷老宅,不想失去慢悠悠的生活方式以及熟悉的邻里关系。

3.官渡古镇历史建筑保护调研概况与分析

3.1官渡古镇整体环境调研概况

(一)古镇内历史建筑老化与功能观赏性衰退现象非常严重.古镇内活力严重表现缺失。

(二)传统历史街区风貌渐渐消失,古镇的建筑密度致使街区内基本环境质量差

官渡古镇街区非常大的部分已经被新建住宅所覆盖。公共设施的基础面积保障不了,公共设施配套严重不足.使整个古镇街区环境卫生脏乱差。

(三)古镇片区严重缺乏公共绿地和必要的城市开阔空间 由于当地居民建筑密度比较拥挤,乱建现象非常严重。商业招牌面积过大,形式杂乱,安放位置不统一,无法与现在建筑的立面相融合,破坏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沿街建筑质量参差不齐(部分老化,墙面脱落),外挂式空调机、防盗窗、雨棚等杂乱无章,屋顶形式不统一,女儿墙等细部处理不到位,影响视觉效果古镇内部街道正在向“城中村”的方向发展.没有公公共绿地,甚至连最消防通道都不能保证,存在着比较大的消防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则不敢想象。

(四)古镇建筑环境与周围居民环境严重不符 官渡古镇被杂乱又 密集的城中村所覆盖着,沿街道虽然从新改造过,但是所示范围内就是仿造的没有一体的感觉,被太多的现代化商业化元素所覆盖。

3.1.1官渡古镇历史建筑遗存

官渡是古代是进入昆明的口岸,所以也是藏传佛教及其他文化进入昆明地区的必经地,妙湛寺石塔也是金刚塔这个建筑留下了藏式佛教文化文化的深深遗迹,这也充分地体现了在喇嘛塔式的塔身建筑风貌。

官渡古镇占地面积约6500平方米,由正殿昆卢殿、光明殿、华严阁、玉皇阁等主要殿阁及配殿等附属建筑构成。现在仿造古重建的妙湛寺坐北朝南,佛殿弥显雄伟华丽,颇为壮观。

妙湛寺金刚塔广场正西方向,现在称为法定寺。正面外檐装饰华丽不实,明间檐下饰双凤朝阳透雕,檐柱顶端饰木雕麒麟,四角梁出头刻成凤形状,造形生动形象,现在仍然保留了宋朝时代建筑的风格,具有极高建筑艺术价值。

3.2官渡古镇历史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

3.2.1保护措施不够完善

一部分建筑运用冻结保存法和重建把要销毁的建筑重新保护起来,制定了修复措施,但是要求不能改变原来的记住风貌,并且修复和后加的部分是明显可以识别的,有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

3.2.2后期投入力度欠缺

官渡古镇历史建筑前期维护投入建设费用太多,后期维护投入严重不足,随着年份的增加,有些历史建筑破损严重。许多方面都要投资改善,严格来说,没有后期的维护和人力物力来说,很难维护好历史遗留建筑。

3.2.3监督管理不足

官渡古镇作为最众多古镇之一,在其管理维护的方法经验有很多。在维护初期,在寺庙里面有些碑坊还存在解释文字,后期这些现代文字不翼而飞,寺庙柱子外层漆面部分脱落,无人维护和提醒。古建筑标识牌少之又少,素质点的游客上手摸,造成小部分磨损。

3.2.4当地居民缺少参与保护

官渡古镇对建筑和文化对昆明城市发展影响不断扩大,此时也需要广大市民及其是古镇社区居民对古建筑的保护方面需要支持,古镇社区居民没有自觉保护建筑的意识,或者是提醒游客在游玩之间保护历史文化古迹。

4.官渡古镇历史建筑保护相关建议

4.1修订完善保护措施

从整体对官渡古镇历史建筑的保护来说,对一些古老建筑明确保护标志。古镇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重新修订展示内容增加群众人民和游客对古建筑保护有一定的了解,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4.2加强后期投入

应该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监管落实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之中。这样才能对官渡古镇历史建筑维护和文化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4.3促进参与,加强当地居民联系

对古镇生活极其历史建筑要有充分的活力,努力结合维护古镇历史建筑和当地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就应该促进社区的公众参与,还应该加强古镇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联系。官渡古镇遗留建筑和文化对昆明城市发展影响不断扩大,此时也需要广大市民及其是古镇社区居民对古建筑的保护方面需要有最基本的了解。

5.结语

对于古镇如何在当代存活,需要国家加强相关人员培养,因此来讲,充分利用当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实践来解决现在我国古建筑保护所面临的欠缺问题,对开创古建筑保护的层面有一个度的提高。

致谢:这篇文章是本人对官渡历史建筑保护的看法,如有不同的看法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魏美蓉.《城市商业综合体与周边环境的整合设计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2.

[2]杨明.《历史风貌建筑木建筑结构分析及砌块材料研究》 [D]. 天津大学2012.

[3]陈明达《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基础和发展》《文物》1981.

[4]郭湖生《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发展概况》,见:《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论文集》1986.

论文作者:杨文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  ;  ;  ;  ;  ;  ;  ;  

浅谈官渡古镇历史建筑保护论文_杨文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