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现象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论文_季传印

对建筑工程“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现象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论文_季传印

(南通鑫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000)

摘 要:建筑工程实行招投标制以来,有成就但是也有导致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现象发生。文章就形成低价中标,高价结算成因和预防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低价中标;高价结算;成因;对策

1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成因

低价中标、高价结算,是指在工程招标时,以合理的低价(或综合评分的最高得分者)中标,工程结算时因各种原因导致结算价远远高于中标价的一种现象。具体如:

1.1图纸设计深度不够,给工程结算留下漏洞

现实中一些施工企业在工程完成后,往往利用可变更项,进行高价结算,获取不当得利。如在超市装修工程中,因前期对方案的论证不充分、设计深度不够,在施工中或使用时,营运人员从营运角度出发提出要求进行设计的完善、修改,有的甚至进行区域的大调整,给工程结算留下了漏洞,增加了预算外的投资。

1.2工程量清单不准确,报价误差难以控制

在招标时,业主往往对时间要求较紧,导致工程量清单编制仓促,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审查、复核,同时也有因清单编制人员对项目情况、现场情况不太了解和业务水平方面的问题,导致工程量清单与实际使用量的严重误差和项目的错、漏。招标文件中,一般要求施工单位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复核。但因时间方面的原因,施工单位也不可能对业主所提供的工作量清单进行全面的复核。例如某工程设计灯具使用量有1000多盏,而招标时提供给各投标单位的工程量清单中只有50多盏,相差20多倍。由于误差太大,最后不得不按实进行结算。

1.3设计方案的变更,容易形成高价结算

初步设计方案确定后,应经充分的论证。如超市装修的设计,应会同营运等相关部门进行充分的讨论,最终确定区域的定位、动线布置以及装修方案。招标后进行方案变更,无论施工前、施工中的变动都会给业主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超市装修工程中,方案的变更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动线的调整。即对进、出口、内部循环电梯的位置进行调整。动线的调整,一般都会对房屋的结构进行改动。这一改动,一是对原有房屋结构造成损害;二是对改动的结构部份就需要进行专项加固,既了延长施工工期,又增加了投资的费用。

第二种情况:区域的调整。大型超市一般由招租区、百货区、生鲜区、办公区等区域组成。生鲜区布置在一楼(且无地下室时),一般采取开挖地沟埋设管道进行排水;而当生鲜区布置在二、三楼,特别是当下层有外租区时,为防止生鲜区的渗漏水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往往采取抬高地面后,铺设管道进行排水。生鲜区域的调整就意味着改变了原有的施工方案,对投标价格影响较大。若投标人采取不平衡的报价方式,就会对业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第三种情况:施工单位对装修方案提出修改,中标单位对中标项目设计方案提出建议有二种情况。一种是善意的,第二种是出于自身的利益。某大型超市设计方案保留原有纸面石膏板吊顶,仅需对其表面进行出新;施工单位中标后即提出建议拆除原有吊顶,业主觉得可行,仓促同意。拆除原吊顶后就需要对砼天棚进行粉刷、批腻子、刷乳胶漆。

储不知,施工单位在投标报价时,已埋下了伏笔。以较低的单项报价,换取较高的结算价。

1.4施工中材料品牌、规格、型号不合理的置换

对设计上需满足技术性能、使用功能、使用条件,但市场上一时难以采购的材料进行合理置换是可以的;但无正当理由进行材料的置换则是不合理的材料置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材料置换一般有以下两种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以优的品牌、高的等级、新的材料置换原投标报价的材料,从而使造价增加,达到盈利目的。

第二种情况:以劣的品牌、低的等级,差质量材料置换原投标报价的材料,导致工程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造成实际造价减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偷工减料”,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现象一:非本地的项目,设计人员对项目所在地地材的情况不十分了解,施工单位进场后以当地无此类材料为由要求变更设计。现象二:施工单位未通过设计变更用材。现场监理未认真阅读图纸,对施工单位未按图纸施工的做法未及时制止,造成既成事实。

1.5不合理或不规范的现场签证

因工程监理费用较低,监理单位招聘的监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既不懂技术也不懂造价的有之。加上有的业主、施工方没有或不及时将招投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施工合同等相关资料提供给现场监理,导致施工中产生一些不合理的签证现象。不该签证的项目进行了签证或是工作量多签了;应该签证的,签证手续不全、表述不清和不及时签证等。现场签证不合理、不规范,对工程结算埋下了争议的隐患。

1.6招投标、合同、工程结算管理等环节之间相互脱节

现行的招投标办法规定:招标过程由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实施。合同的签订则由中标单位与业主之间签订;工程结算的审计则由业主或委托中介机构来完成;可见,其中各环节的实施主体往往是变化的,不连贯的。招投标过程只是起到确定施工单位的作用;订立的合同形式、合同条款则是由业主单位的领导决定,完全按格式文本的方式订立。

1.7工程结算审核不严

审计部门对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结算书,应认真、仔细地分析、核对、复查。既要对业主负责,也要对施工单位负责,实事求是地、公平、公正、合理地予以审核、审计。同时也有少数单位,对变更中涉及造价减少的项目不予提供资料,而对增加造价的项目却提供了种种理由和证据;变更的项目,结算时只有增项,没有减项;个别责任心不强的造价审核人员在工程结算时审核不严,给业主带来了损失。

1.8评委的业务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

专家评委的专业技术水平高低不一、素质参差不齐,对招标文件与投标文件的理解不同,评审的结果也就难免出现偏差,影响招标结果的公正性。例如某330万元的工程,取费时错计费用达11万多元;某单位一幢办公大楼内部装修工程,中标价为281万元,工程结算价为448万元,增加了59.43%。这里面有未经论证的设计变更、材料的变更、项目上的签证等等。

2避免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对策

上述现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非是哪个环节的问题,它需要业主、施工企业、招标、审计中介机构、招投标管理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方能有效避免。对策上建议:1)施工图纸设计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把好设计变更关。2)提高工程量清单准确率,杜绝有故意工程量扩大化、故意抬高、压低价格或提供虚假报告的“后遗症”。3)前期工作要做细、做深,针对市场材料价格变动及时开工,建立中标工程合同的跟踪管理制度。把投标人的信誉、合同履约情况作为参加投标、评标的依据之一。4)建立完善的材料置换报审审查制度。5)进一步规范签证手续。对采用标准合同文本的项目,合同中要明确发生设计变更和签证时的结算办法。6)招标信息发布要公开、透明,采用科学的评标方法,一般的工程可不进行技术标评审,减少可变因素对招标的影响,只评商务标。使评标更加公正、合理、更有利于廉政建设。另外,招标文件中不应设定可能影响评标公正性的条款。7)加强工程结算审计管理,建立分级造价审核制度,严把工程结算审核关,对长年在同一个单位从事审计服务工作,尤其对同一施工单位多年进行审计工作的单位,应实行回避制度,更换审计单位或更换审计人员。同时约定审计的准确率,维护业主、施工单位的利益。对对审计过程中,损坏业主、施工单位利益的行为要追究责任。8)加强评标专家的管理,提高专家的评审能力。

3 结束语

工程量清单计价、合理低价中标是工程造价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规范招投标行为的有效措施,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避免了施工企业串标、抬标,不公平竞争;同时也是防止腐败的需要,是适应我国国情和现状的招投标方式。只要我们采取措施得当是可以避免的。

论文作者:季传印

论文发表刊物:《江苏科技报》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2

标签:;  ;  ;  ;  ;  ;  ;  ;  

对建筑工程“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现象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论文_季传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