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产生异位妊娠的因素论文_毛建华,刘杰

浅谈产生异位妊娠的因素论文_毛建华,刘杰

山东省安丘市妇幼保健院 262100

【摘 要】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已经占所有怀孕总数的1%,还将呈继续上升趋势。多数学者认为,异位妊娠发病率不断攀升的原因是导致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在增加,另一方面是诊断手段的进步,大部分的异位妊娠可以在早期得到诊断

【关键词】异位妊娠;危险因素;宫外孕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体腔以外的妊娠,又称宫外孕。严格而言,称异位妊娠比宫外孕更为确切、客观和。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已经占所有怀孕总数的1%,还将呈继续上升趋势。多数学者认为,异位妊娠发病率不断攀升的原因是导致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在增加,另一方面是诊断手段的进步,如超声特别是阴道超声的广泛应用、血β-?HCG测定及腹腔镜诊断的推广应用,大部分的异位妊娠可以在早期得到诊断。全面了解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及对其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是降低发病率的关键。

1 计划生育有关因素

1.1宫内节育器(IUD)  宫内节育器是否引起异位妊娠历来有争议。过去认为IUD可以引起细菌性盆腔炎而导致异位妊娠的增加。也有资料显示IUD不增加盆腔炎的危险。没有证据证明IUD 能够引起盆腔炎。IUD 与异位妊娠的关系可能的解释是:由于放置IUD后的异物反应,引起宫内产生非细菌性的炎症反应,子宫内白细胞及巨噬细胞大量聚集,改变了宫内环境,妨碍了孕卵着床,同时白细胞和巨噬细胞虽能吞噬精子而减少受孕机会,但不能完全阻止卵子在输卵管内的受精和着床,因此,使用IUD者一旦妊娠,则发生异位妊娠机会相应增加[2],IUD避免宫内妊娠比异位妊娠更有效。研究显示[3]IUD 类型、置环时期、置环时间、是否及时随访是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而与是否置环没有绝对的关系。

1.2 口服避孕药 避孕药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复合型口服避孕药,特别是使用低剂量纯孕激素避孕药,由于排卵功能未能受到抑制,输卵管蠕动发生障碍,使输卵管妊娠的比例明显增加。紧急避孕药避孕失败而妊娠时,约1/10为异位妊娠,应该引起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输卵管绝育术 输卵管绝育术后若发生术后再通,形成瘘管,均有导致绝育失败而致异位妊娠的可能。常为结扎或切除部位的管腔再次自行接通,结扎过松或结扎过紧,丝线太细嵌入管腔,形成瘘管等。精子仍能通过,但受精卵运行受阻,停留在输卵管内而发生异位妊娠。近年来,行绝育术的病人大幅度减少,此项危险因素的关注度逐渐淡化。

1.4人工流产、中期妊娠引产和药物流产 流产与异位妊娠之间存在着明显相关。主要是并发生殖道感染的结果,多因非法流产、消毒不严、子宫内膜损伤、妊娠物未排净、过早性生活等引起感染,而后发生异位妊娠。尤其未婚先孕后多次流产或引产者更易发生。

1.5 辅助生育技术 目前,辅助生育技术(ART)被公认为是解决不孕症的有效方法,但也存在严重并发症。接受ART 后异位妊娠发生率为2.1%-9.4%,除了传统的危险因素(输卵管手术、异位妊娠史、盆腔感染性疾病等)外,与辅助生育技术的程序有关。最常见的类型是输卵管妊娠,其它类型比较少见。绝大多数生殖中心认为,辅助生育技术前先行输卵管结扎,能有效避免输卵管妊娠的发生。

2 性传播疾病(STD)

盆腔炎是妇女下生殖道STD感染的最常见的并发症,约占妇女所有盆腔炎病因的60%-70%,异位妊娠是其致命性并发症。目前STD不断增多,与盆腔炎、异位妊娠的关系逐渐被重视。研究表明,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氏菌(NG)、解脲支原体(UU)、人巨细胞病毒(HCMV)等与异位妊娠关系密切。CT、NG、UU主要感染柱状上皮及移行上皮而不向深层侵犯,可以引起宫颈管粘膜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最后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Inger等提出有CT感染的妇女异位妊娠的危险增加2倍。法国15家妇幼保健院624例异位妊娠患者在多因素分析显示STD 和盆腔炎病史是异位妊娠的重要因素,其中CT 感染与异位妊娠关系最为明显。从一系列的流行病学调查数字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呈逐年增多趋势[1]。因此,做好三级预防工作及尽早的规范化非常必要。

3 其它因素

黄体功能不健是异位妊娠的影响因素。 异位妊娠者血清中孕酮水平低,黄体功能不全的不孕者未经治疗其发生异位妊娠率显著高于经治者,孕酮功能低者输卵管纤毛末端向子宫方向活动力低,推进力弱,使受精卵易异位植入。吸烟也是是发生异位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尼古丁引起输卵管纤毛的逆蠕动而降低输卵管的活动性。吸烟也增加盆腔炎的危险,导致输卵管盆腔解剖结构异常。另外,过早性交、多个性伴侣、社会心理因素也能增加异位妊娠的危险性。

异位妊娠的发生跟多个因素有关,往往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性传播疾病(STD)发病率的迅速增加,令其成为目前最受关注的因素。去除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并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把异位妊娠的危害降到最小,是我们广大医者及患者共同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乐杰.重视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的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11):641-642

[2]龚晓华.放置IUD后异位妊娠36例分析〔J〕.山东医药,2007,47(24):121.

[3]潘玉霞.IUD合并异位妊娠相关因素L0gistic回归分析〔J〕.医药指南,2009,7(8):50-51.

论文作者:毛建华,刘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  ;  ;  ;  ;  ;  ;  ;  

浅谈产生异位妊娠的因素论文_毛建华,刘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