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推行精细化管理,重塑南选品牌形象论文_刘博

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推行精细化管理,重塑南选品牌形象论文_刘博

黑龙江龙煤鹤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选煤总厂 黑龙江鹤岗 154100

摘要:针对南选冶炼精煤质量不稳定影响销售和企业效益问题,我厂推行精细化管理,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冶炼精煤质量稳定率经济效益

一 南选概况

鹤岗分公司选煤总厂原名矿务局南山选煤厂,是一座始建于1937年日伪时期老厂,解放后经过多次大的技术改造和工艺完善,生产能力逐年增加,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已成为一座年入洗原煤350万吨,生产八、九、十一级冶炼精煤160万吨,具有块煤重介,末煤跳汰,煤泥浮选等完善工艺的大型炼焦煤矿区选煤厂,由于生产规模当时在全国比较高,生产工艺比较先进,加之产品质量稳定信誉好,在全国选煤界曾有较高知名度,曾享有“南有株洲,北有南选”的盛名,是全国选煤界的一面旗帜,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由于选煤技术和工艺的突破,重介旋流器兴起,带来了选煤厂的大发展,冶炼精煤的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大的变化,精煤出现过剩和滞销,为了选煤厂的长远发展和精煤产品滞销问题,我厂在2001年3月对原有的生产工艺进行大的技术改造,在全国率先引进先进的三产品重介质选煤工艺,2003年6月投入使用,提高分选精度和效率,成功开发出市场急需五级冶炼精煤,产品曾供不应求,给选煤厂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加压过滤机新工艺设备引进和工艺进一步完善,选煤厂能力进一步得到挖潜,目前选煤总厂年入洗能力350万吨,生产冶炼精煤220万吨,生产得到快速发展。

二 冶炼精煤质量不稳定影响产品销售和企业效益

选煤总厂是一个有几十年生产历史的老厂,一直把产品质量看成是企业的生命,多年来建立了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一直都比较稳定,在用户中有较高的信誉,尤其是鞍钢、本钢等大用户,一直视为免检产品。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到来,精煤的需求量下降,而选煤厂的建设却在逐年增加,这样冶炼精煤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竞争加剧,用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几乎到了苛刻的程度。如原来的精煤灰分,检测以批或班为单位现变为以勾为单位,这样基数变小,必然造成产品合格率和稳定率下降。我厂日生产冶炼精煤6000吨,原来质量控制以小班生产量为单位,龙煤成立后,根据市场变化,08年将班为单位改为以勾为单位发车,五级冶炼精煤灰分控制在7.5%以下,六级每班不能超过二勾,否则就变为八级降级发送,这个发送制度的改变给我厂生产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保证产品质量合格,不被变为八级降级发送,我厂采取降低分选密度的办法来操作,这样造成产品质量虽然合格,但精煤产率降低,三级四级量增多,这部分量仍按五级价格结算,损失大,效益差。08年5月选煤总厂三、四级冶炼精煤占31.24%,售价下降大约10元,大大降低了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精煤产品稳定率的问题已刻不容缓地摆在我们厂面前,影响到我厂的生产和效益,我厂在08年曾因质量不好,计划兑现率降低,被龙煤公司通报。

三 完善质量体系建设,推行精细化管理,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市场需求永远是正确的,适应市场需求是企业生存的基石,我厂冶炼精煤是由重介质精煤和浮选精煤两部分组成,浮选精煤灰分为5.8%—6.3%左右,相对比较稳定。质量不稳定主要出在重介质分选这部分精煤,我厂入洗原煤主要有南山,大陆和兴安三矿组成,南山大陆矿煤质接近,内在灰分6.86%左右,而兴安煤质与前者相差较大,内在灰分达到8.63%,这样混洗操作难度大,同一密度操作两种原煤洗出的产品质量相差三个级别左右,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技术检查不准确,质量意识重视不够也是质量不稳定的关键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过全厂员工的认真分析,逐渐找到问题所在,分别采取以下方法解决质量不稳定问题:

1、加强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厂首先从提高质量认识上下功夫。以龙煤通报事件为典型反面教材在全厂开展质量意识教育,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科学理念,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从操作的源头抓起,严格落实质量责任。质量有波动时,及时追查,认真反馈信息,质量事故和其它事故一样,认真追清责任,当班分析追查,不做事后处理,严格考核质量奖。打破以往的大锅饭平均主义,加大奖惩力度,真正调动员工的责任意识。质量体系的完善,质量意识的提高,使精细化操作得到落实,为提高产品质量打下基础。

2、按照各矿原煤煤质的差异,采取分组配煤入洗的办法科学解决质量波动问题

针对我厂入洗原煤煤质差异大的实际,我们根据原煤浮沉资料,认真反复试验和实践,采取分组配煤入洗办法解决质量问题,减少操作难度,具体做法是将南山和大陆矿煤卸八道地沟,而兴安煤卸入十道地沟,两者共同入洗时,八道卸两往复,十道地沟卸一个往复,以2:1比例入洗,洗五级时分选比重控制在1.38%—1.42%,单独洗南山和大陆煤时,分选比重控制在1.45%—1.50%,这样就解决了因煤质内在灰分区别大所造成的质量波动问题,又降低了洗煤操作的难度,实践证明,这样做的效果非常显著,冶炼精煤稳定率比原来提高10%左右,解决了质量波动主要问题。

3、强化技术检查工作,准确及时地指导洗煤操作

洗煤生产是以分选密度进行质量控制的,但主要的依据是煤质科提供的技术检查数据,也就是冶炼精煤的灰分,我厂采用在线测灰仪自动测灰来指导操作。由于设备本身的准确性,加上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有时指导数据与实际有较大偏差,按数据操作会造成质量事故,这也是质量不稳的一个主要原因。经过认真的研究分析和反复实践,我厂采取及时调整测灰仪参数,尽可能保证其数据准确,保证操作准确。同时每个班灵活采取用人工采样做灰分办法,检测测灰仪准确性和指导生产,也及时反馈销煤灰分,多个数据对比指导生产,不僵化教条灵活控制,使技术检查的准确率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率进一步提高,质量事故大幅度降低。

4、强化煤泥水系统的管理,减少铁粉和高灰煤泥对精煤的污染

重介质选煤脱介是一个关键环节,脱介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介耗的高低,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铁粉还对精煤质量有污染,我厂因入洗原煤质量好,冶炼精煤产率高达60%以上,脱介难度加大,我厂采用的工艺是选前不脱泥工艺,脱介效果不好,不仅铁粉污染精煤,更主要的是高灰煤泥直接进入冶炼精煤,增加精煤灰分,我厂08年5月的几次质量事故就是因脱介不好造成的。为此我厂加强煤泥水系统管理,08年上半年在全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完善了煤泥水处理工艺,真正实现洗水一级闭路循环,保证了洗煤用水的质量,提高脱泥、脱介的效果,在尾矿中加入聚合氯化铝方法降低脱介筛喷水浓度,制定浓度高于2g/L不准生产的制度,有效地解决煤泥水污染问题。

结束语

质量意识的提高,质量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使我厂产品质量更加稳定,产品在用户中的信誉更加牢固,09年1-9月份五级产品稳定率达到93.34%同比提高12%。目前经济效益也更加明显,按照09年的数据,产品质量提高后,产品售价提高8.5元/吨,冶炼精煤产率提高0.5%,按入洗原煤350万吨,年经济效益是2847.25万元。因此产品质量提高既是用户的需求。更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论文作者:刘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  ;  ;  ;  ;  ;  ;  ;  

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推行精细化管理,重塑南选品牌形象论文_刘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