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文化背景下的幼儿礼仪教育论文_唐玫瑰,

阳明文化背景下的幼儿礼仪教育论文_唐玫瑰,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在不断的发展,国家对于幼儿的礼仪教育方面也越来越重视。教育要从小时候就开始抓起,特别是礼仪这种能够对幼儿造成深远影响的教育。在幼儿的课程之中加入礼仪教育,能够让幼儿感受到礼仪的重要性,从小就帮助幼儿提高思想品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初步分析,从而也对在阳明文化背景下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礼仪教育所应当采取的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与看法。

关键词:幼儿园,阳明文化,礼仪教育

前言:我国在大力发扬传统文化,有的专家学者就开始倡导使用阳明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及培养。阳明文化是王阳明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帮助人们进行社会教化而产生的。礼仪的产生彰显着社会的文明以及人类的文明,是文明时代的产物。同时,礼仪也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而必须要拥有的基本态度与行为。所以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有利于提升幼儿的思想道德素养,而且可以提高全民的素质,让社会变得更加的和谐。

一、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阳明文化是根据王阳明的观点以及精神发展开来的,结合现代需求对阳明文化进行解读,发扬其中的优点,促进现代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王阳明的相关学说是利用了传统的中国儒家文化之中的观点,结合时代需要进行创新改造而产生的。在王阳明的观点之中,他强调要积极的使用道德伦理来对人进行教育,培养人们在思想上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从而在日常的行为之中也做出具有良好道德的行为,使用道德来对人们进行约束。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人们的良知被激发出来得到恢复,因为他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是有良知的。王阳明的观点就是通过有效的教育,培养拥有高尚品德以及思想的人才,这样社会上才能够拥有更多的圣人以及贤明之士,改变当时的社会风气,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与人民的千秋福祉。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都是非常重视礼仪的,千百年来被称为礼仪之邦,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中的精髓。对幼儿的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之中的重点。因为幼儿身上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幼儿的身体和思想的发展状态以及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因此,将礼仪教育融入到幼儿的日常教育之中,是幼儿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礼仪教育,有利于让幼儿在待人接物的时候变得更加的文明以及礼貌,也可以让幼儿的思想得到正确的引导以及教育,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在阳明文化背景下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礼仪教育措施

(一)学校开展礼仪课程,让幼儿了解更多礼仪知识

阳明文化强调“知行合一”,通俗的来讲就是人的思想与行为是统一的,对事物的道理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就能够影响或者决定一件事该怎么做。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对生活之中的很多道理都是不知道或者不理解的。为了对幼儿进行更好的礼仪教育,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幼儿了解到什么是礼仪,最为基础的礼仪是怎样的。因此,幼儿教师就需要开设礼仪课程来对幼儿进行基础礼仪知识的讲授。

例如,学校就可以对幼儿进行基础课程的规划。每个星期安排几节礼仪课程,让幼儿教师为他们讲授在生活之中所要使用到的一些基础礼仪,或者在我国传统社会之中所使用过的一些礼仪。同时也要详细的讲述,在不同的时候,面对不同的人应当使用怎样的礼仪更加的合适。通过这样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一些最为基础的礼仪知识。学校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大力推行德能教育,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影响幼儿终生的目的。教师还可以教授关于我国传统之中教化世人,让世人知道感恩、奉行孝道的手语操《跪羊图》。让幼儿愉快的进行学习,在课堂之中感受到各种礼仪信息,了解到礼仪相关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结合生活进行教育,逐步对幼儿进行行为规范

阳明文化之中强调“天人合一”,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可以教化的,并且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培养,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时候需要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从幼儿的日常行为开始着手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例如,幼儿的礼仪教师可以在课堂之中引导幼儿学习“课前礼”,给幼儿讲解“课前礼”的内涵,让幼儿在身体力行中体会礼仪的重要性。然后要求幼儿在每一节课程上课之前,都要对每一位老师行“课前礼”。让幼儿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同时意识到自己要对教师有一种尊重的态度。在幼儿使用午餐之前,教师也可以给幼儿讲授午餐中所应当使用的礼仪,引导幼儿文明的进餐。同时让幼儿了解到用餐礼仪的内涵,明白每一餐饭都是来之不易的。用餐的时候,让幼儿之间相互的进行监督与学习,在进餐之后给教师报告进餐之时礼仪使用的状况。教师要求幼儿在每一次用餐的时候都要尽量的做好餐桌上的礼仪,让幼儿逐渐的养成文明用餐的习惯。学校长期的教育能够对幼儿造成深远的影响,可以从日常生活之中就开始逐步地培养,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教师可以在课堂之中对幼儿提出要求:每一位幼儿见到教师都要主动的问好行礼,见到同学的家长也要主动的问好,并且每天都对教师以及家长进行报告。让幼儿在生活之中慢慢的养成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礼貌意识,同时也能够改善幼儿害羞内向的心理。这些大大小小的礼仪对于幼儿来说绝非只是一场场仪式,而是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一种习惯。

(三)创设良好学习环境,为幼儿营造礼仪学习氛围

阳明文化之中提出了“致良知”,王阳明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具有良知的,在学习的过程之中,需要将良知进行不断的扩充,发展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幼儿在学习的时候是非常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的,生活之中所接触的事物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环境上的礼仪熏陶。

例如,教师可以在布置幼儿的教室的时候,在环境布置中张贴一些与礼仪教育相关的图片或者简单容易理解的名言警句。可以选择《三字经》以及《阳明箴言》等书籍之中的一些简单却富有深意的句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打印出来,张贴到教室之中,并且可以定期进行更换。张贴了这些内容,教师在进行礼仪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对幼儿进行相关礼仪的讲解,让幼儿看到教室之中的内容,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还可以在墙面上张贴一些讲授正确坐姿、称呼行礼的漫画图片,激发幼儿进行观看与学习的兴趣。将礼仪文化渗透到幼儿的生活和教育之中,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礼仪教育,并且把礼仪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四)利用家园合作,共创礼仪之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家庭的力量对孩子影响巨大,如何带动家长,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学校可通过召开阳明礼仪文化的相关讲座,让家长知道和了解文化礼仪的重要性,在各种班级活动园内大型活动和社区活动中,礼仪文化影响深远,它如润物细如声,滋养出礼仪之花,让孩子,家长,老师,学校和社区五位一体达到共同进步。

结束语:总的来说,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礼仪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注重使用知行合一思想作为指导,让幼儿在不断的学习以及练习之中熟练的掌握到各种礼仪。在设计个进行幼儿礼仪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通过不同的渠道来实现教育的目的。礼仪教育任重而道远,教师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对幼儿进行长期的礼仪教育,纠正幼儿的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以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引导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

参考文献:

[1]邱红燕.基于游戏的幼儿礼仪教育实践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0(5):70.

[2]张慧英.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实施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6(10):75-76.

[3]王燕.浅谈文明礼仪教育在游戏活动中的实施策略[J]华夏教师 ,2017( 10) :90.

[4]赵冉冉.探讨如何在游戏中实施幼儿礼仪教育[J]科技资讯2016(21) :77.

论文作者:唐玫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阳明文化背景下的幼儿礼仪教育论文_唐玫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