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化研究的新局面--兼论中国第一批跨文化交际专著_跨文化论文

比较文化研究的新局面——评国内首批跨文化交际学专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首批论文,专著论文,新局面论文,跨文化论文,国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1年,笔者曾经撰文呼吁中国外语界应发挥自己信息快捷的优势,把中国比较文化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当时,外语界发表的文化研究方面的论文还不多,有影响的著作不过两本。一本是《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一本是《跨文化交际学选读》,二者都是用英文撰写的论文集。

此后,外语界的比较文化研究进入一个爆发期,发表论文数百篇。文集出了,辞书出了,专著也问世了。

此间问世的跨文化交际学专著有5本。它们是:关世杰著《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王宏印著《跨文化传通——如何与外国人交往》,林大津著《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胡文仲、高一虹著《外语教学与文化》,贾玉新著《跨文化交际学》。这是中国学者用中文撰写的首批专著。本文拟对前3本作一评论。

3本书的共同之处是:精心构思,各有所长;内容丰富,兼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兼顾圈内人和一般读者的需求,学人和外行人均可各取所需。

(一)严肃、通俗、生动、幽默

王宏印《跨文化传通》(以下简称《传通》)的内容提要称“本书为国内第一部跨文化传通学论著”,不确。这“第一部”的光荣应属于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

《传通》的最大长处是轻松、诙谐、生动、幽默,可读、易读、值得读。作者追求的是课堂教学般的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他心中装着读者,眼前想着读者,以精彩情景浅入深出、层层推进。诚如作者自述:“我常常把自己设想成一位青年读者,和书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或曰心灵沟通。”

《传通》的最大特色见于最后两章:“和外国人做生意”,“你能走遍世界”。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学者在这两个领域涉足不多。因此,对于在商海和学海中苦苦挣扎、渴望成功、梦想走向世界的年轻人来说,这两章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对这类世俗的大欲,作者投以理解的微笑。但是,他又不以轻浮的态度去出卖学术良心和道德原则,所以他专辟一节论述文化冲击与文化适应,以醒目的标题告诚世人要做“不忘祖国的世界公民”。

该书最耐读的,也是这两章。在谈到商务谈判时,作者将人际交往、公关术、商务谋略、谈判技巧和跨文化的理解与交流杂糅在一起,以非常逼真的情景、生动的实例、轻松幽默的语言、醒目的图表和条文把许多道理讲得明白晓畅,令人感到非常亲切、乐意接受。不过,其中有些内容似超越了跨文化交流范围,成了一般人际关系的谋略技巧。

《传通》的最大的不足,在于导读功能的严重匮乏。没有前言,后记又失之过简。作者几乎放弃了这一责任,这就不利于读者了解本书的宗旨、定位、结构、功能、要点、目标,不利于作者和读者的心灵沟通,不利于读者很快进入角色,也不利于读者以最佳的方略去决定取舍和深入思考。

关于《传通》的总体评价,笔者基本上同意其内容提要的表述:“作者积多年与外国人交往的经验,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广涉……人际交往的普遍规律,语言与体态语言的正确运用,现代商业谈判策略与企业文化,以及出国求职留学等专题。构思奇特新颖,文笔通俗生动,实例丰富感人。”但是,作者和编辑似乎将读者定位太低,故该书太倚重经验而有媚俗之嫌。

(二)严谨、宏富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以下简称《交流学》),名之为“学”,当之无愧。这是本结构宏大、信息丰富、态度严谨、构思精心的学术专著。

就性质而言,它与《传通》同为介绍新学科的学术著作;但就风格而言,二者构成对立而互补的两极。《传通》确实通俗有趣、幽默诙谐,不求大而全,但求简而易。《交流学》则四平八稳、面面俱到,力求严密深透、无懈可击,不怕读者望而却步、弃之不顾。

《交流学》是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的专业教材。其性质决定了(或者说“影响了”更为确切)它的写作方式和文字风格。北京学子乃严肃问学之徒,不怕学术挑战,欢迎有难度的教材。同时,他们之中不乏以挑剔的态度“拷问”师长和教材之士。故此,有的老师不得不时而板着面孔、拿着架子,时而子曰斯文、旁征博引。所以,对其“学术腔”我们可以会心一笑。

《交流学》的教材色彩彰明昭著,其表现为:洋洋35万余言,层级繁复不厌其烦的注释、思考题、参考文献,数以十计的图表,滴水不漏的条分缕析,措辞考究的陈述论说……

该书的最大特点有二:一是将组织传播学引入,将跨文化交际分为3级论述:人际交流、组织交流、国际交流。这种组织传播学一般是不纳入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的,因为一般地说跨文化交际学只限于研究人际交流这一个层次。二是比较详细地探讨了思维方式对跨文化交际和语言符号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在论及思维方式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时,作者指出中国人偏好整体思维、辩证思维和直觉思维,忽视归纳演绎的逻辑思维和线性思维,故中国人作文喜欢浓墨重彩的比喻、华丽的辞藻、曲径通幽的螺旋式展开。

该书有几点归纳和阐释应引起读者注意。一是跨文化交流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层面。图式如下:

学者们未必完全同意作者对学科层面的具体安排,但笔者认为,这个总体框架和分层思想是可以接受的。

二是列出跨文化交际的7种理论。虽然没有一种理论是作者的创新,但是他搜集和阐释的功劳是不可埋没的。这些理论是:减少不确定理论、适应理论、信息内涵的同位调整理论、修辞学理论、结构主义理论、社群分类与归因理论和文化冲突理论。

三是列出各种思维模式。作者用心勤,搜集了许多学者对世界各国思维方式的理论和解说,给读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好则好矣,然耙梳不够,读者还得自己用心去作一些归纳和阐释。

该书最大的不足有二。一是前言太简略,又无后记,几乎放弃了作者的导读功能。本书的第四部分说的是跨文化交际的3个宏观层次,这本来是《交流学》的最大特色,可惜作者惜墨如金,前言中只用了区区一句话介绍:“从人际交流、组织交流和国际传播等三个层次进一步探讨了跨文化交流的主要问题”(着重号系笔者所加)。其实,作者完全可以在“进一步”和“主要”这5个字上作些文章,以证明为何作者认为这一部分的论述是“进一步”和“主要”的。二是严谨有余而活泼不足,文字太呆板。其实教科书未必要板着面孔,而是可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

(三)严谨与幽默的黄金分割

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以下简称《研究》)兼有《传通》与《交流学》的优点,既有《交流学》的正襟危坐、坐以论道的严谨,又有《传通》的幽默诙谐、潇洒飘逸;既有《交流学》的宏大结构、丰富内容,又有《传通》的生动文笔、新颖构思、逼真情景和丰富实例。

《研究》有别于《交流学》和《传通》的,首先是其独创性,最突出的表现是它对该学科现状的批评和建议。这是作者精心思索、用力很勤、贯彻始终的“忧患意识”。

《研究》的严谨,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文中用了数以百计的夹注,每有征引,均有文献出处。该书也许因此而赢得了一个“中国之最”。二是书末列出的参考文献逾200种。这些文献绝不是纯粹的摆设,这既说明作者涉猎之广,用心之勤,又说明作者广征博引,治学严谨,还说明作者品格高尚,尊重他人著作权。

《研究》行文之轻松幽默既反映在生动有趣的实例之中,也反映在说理阐释之内。作者在前言中写道:“至于有些学术专著的那种‘学术腔’,我想还是不予仿效为好。尽量避免以艰深的理论给读者增加思想负担,化精深为通俗,增加内容的趣味性,也是本书追求的目标之一。”干巴巴的理论,在作者轻松驾驭的文字中充满了勃勃生机。

对于小标题和例句,作者更是严于推敲和精于选择,力求通俗有趣。如“群言谈与戏剧性——学校氛围观”、“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社会氛围之二”、“水落石出不足取——说谦辞”之类标题,读之令人忍俊不禁。

《研究》的导读功能发挥得相当充分,这使之有别于《交流学》和《传通》。在前言和后记中,作者用很大篇幅说明该书的主旨、构架、重点、内容、追求。这是对读者服务周到的负责态度。

关于《研究》的总体评价,首先是其独创性,然后才是其严肃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

本书的独创和新意,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是关于文化评价的二分观点。作者认为,从总体上和宏观上看,我们不能对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厚此薄彼,妄论孰优孰劣,否则就可能陷入民族中心主义、民族沙文主义甚至是文化帝国主义的泥坑;然而另一方面,从局部和微观上看,又可以对文化现象作出价值判断,比如礼貌服务总比野蛮“服务”好,讲究公共卫生总比乱扔瓜皮纸屑好,排队总比插队好,等等。

二是关于中国文化迅速变迁的论断。作者断言中国文化正在迅速变化,我们的研究必须实事求是,以避免步入跨文化研究的一大误区,即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给人以误导。

三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梳理亦有独创。作者对罗列几十种交际能力的“一团乱麻”提出尖锐的批评,然后提出交际能力的行为模式和层次模式,继而又提出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种种途径和建议。

四是“小题大做”,在研究实际问题上带了一个好头。在微观研究上,作者不人云亦云、炒作资料,而是广采博取、深钻细研、自成一体。如关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作者首先对5种说法一一做出评介,然后推出自己的一家之言:“从跨文化交际研究出发,我个人倾向于认为,语言、思维、世界观与文化生态环境,相对独立但互有影响,相对影响远远大于相对独立性。”这是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令人赞佩。

外语界的同仁密集推出的5种专著,说明跨文化交际这门“洋”学问开始步入了“中国化”的进程,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门新学科呼之欲出。这将有力地推动中国比较文化的学问从形而上的“天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开始它对形而下日常生活和集体无意识文化的关注。

标签:;  ;  ;  ;  ;  

比较文化研究的新局面--兼论中国第一批跨文化交际专著_跨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