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提升与拓展-以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为例论文

浅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提升与拓展-以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为例论文

浅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提升与拓展
——以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为例

吴晓玲

(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福建 福州 350001)

摘 要: 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于1997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承担着传播伟人事迹、弘扬爱国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近几年来,纪念馆着力打造集宣传、教育、研究、休闲于一体的新型爱国主义基地,助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国民素质。文章从人才队伍建设、藏品内涵挖掘、宣教形式创新、服务触角延伸四个方面来阐述纪念馆在基地建设提升与拓展方面的经验总结,希望可以抛砖引玉,为名人纪念馆基地建设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爱国基地;建设;提升;拓展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基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无疑是宣传伟人事迹、传承伟人精神、凝聚民族向心力的最佳场所。

1 建立“梯队式”队伍,培养专业人才

纪念馆作为宣传伟人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与阵地,丰富的陈列藏品、多样的宣教形式、深厚的研究成果,以及高新的媒介宣传都是吸引游客、提升纪念馆形象的重要方式,而这些都离不开“人”,培养一支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的高素质文博队伍是教育基地提升与拓展的重要保证,也是纪念馆发展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

为打造一支“纪律好、作风硬、业务精”的专业文博队伍,纪念馆始终坚持对全馆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不减,通过岗位技能培训提升工作能力,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和工作氛围,激发纪念馆职工的学习工作热情。纪念馆对人员培训采用“统筹安排,按需施教”的原则。在培训内容上,综合人员素质、业务特点和工作需要等情况,准确把握教育培训的功能定位,制订培训计划。除了常规林则徐资料收集及事迹培训外,还重点加强干部职工的古文识别能力,定期考核职工对繁体字的识别,同时聘请专家对职工进行拓片、裱褙等业务技能的培训;针对一线工作的讲解员,特地安排人员进行形体、发声、吐字等相关业务训练,力求做到培训有主题、有计划、有特色。

为提升科研水平,纪念馆积极搭建研究交流平台,与林则徐基金会、福建省林则徐研究会、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等建立长期共建关系,共享学习资源。近几年,纪念馆与福建省林则徐研究会联合举办过几次相当规模的学术研讨会。如2013年,举办“林则徐水利思想研讨会”;2015年,举办“林则徐诞辰230周年纪念研讨会”;2018年,举办“纪念林则徐疏浚福州西湖189年周年学术论坛”。同时鼓励纪念馆职工自主学习、深入研究、积极撰写论文,相继编辑出版了《林则徐翰墨》《学术论文汇编》《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志》《清 慎 勤——林则徐廉政观》《林则徐家风》《道艺双臻——林则徐王鼎翰墨选》等书籍,力求在研究成果上有新突破、新成绩。

住宅小区内用电负荷主要包括:居民生活用电、公共用电、商业用电、地下车库、消防设备、热力交换站等必要的低压公共建筑设施用电。

2 增大征集力度,挖掘藏品内涵

丰富的文物藏品不仅是纪念馆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纪念馆陈列展示、研究交流、宣传教育的基石,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必要物质基础,是纪念馆发展与建设的根本,是提升与拓展基地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

大力征集来的文物,如果只是深藏于库房之中,那么就失去了它所蕴含的历史韵味与价值。而将深藏于“闺阁”中的文物以不同的陈列方式展现在观众眼前,不仅能将文物的艺术性呈现出来,还能够传达一种历史情感。文物展示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摆放和说明牌上寥寥数字的解说,而是要挖掘文物背后的信息,让观众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能够透过文物了解历史真相,看清历史事件,领悟历史人物在那特定时期的思想轨迹。只有通过对文物内涵的深入挖掘,深度解读,才能给文物披上“色彩斑斓”的外衣,成为有温度、有故事、有情感的“活”物,让文物穿越时空,活化历史,以文物的“魂”来打动观众、征服观众。

纪念馆是依托于林则徐后裔及乡贤所修建“林文忠公祠”的基础上,历经三次大规模的扩建、整修、更新,现展馆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作为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名人纪念馆,馆舍内既有庄严穆的祠堂建筑,亦有小巧灵动的园林景观,让游客在品味祠堂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感知一代伟人的气度涵养与人格魅力的同时,也能体验到舒适和谐的游览氛围。纪念馆充分优化景观布局,凸显人文内涵,将林则徐爱国、爱乡、海纳百川等精神融入休闲景观中,于小处、细微处着手,将祠堂建筑、园林景观、展览艺术融会贯通。如于御碑亭南侧墙上设《林公颂》石刻,以凝练畅达的文字概括林则徐跌宕起伏、灿烂辉煌的一生;云左阁前园林灵石上刻林则徐“海纳百川”名言,体现林则徐借鉴西方技术以图强国之策的开放精神;于假山流水间巧设《饲鹤图》文化游廊,精选与林则徐至交人物的题跋,展现林则徐既有如鹤之昂扬奋进之气魄,亦有如鹤之内敛豁达之胸襟,细品林则徐一脉相承的“梅鹤”家风。动与静的交融,景与意的契合,既突出园林的悠闲逸趣,也凸显人文气息,而悄然融入景观之中的林则徐精神,让游客在欣赏园林风光之时亦感受到伟人不凡的人格魅力。

纪念馆自建馆以来,就将文物征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文物征集小组,详细制订征集制度与程序,对文物藏品的征集范围做了明确的界定。在征集途径方面,纪念馆除了在官方网站长期发布征集信息外,还时常与其他馆所、林则徐后裔及民间收藏家保持联系,多方获取各类相关文物的信息,了解收藏市场。经多年努力,纪念馆通过社会征集和接受捐赠,陆续征集到林则徐对联、书稿、扇面、信札、碑拓等文物。同时还征集到同时期其他名人手迹及鸦片战争时期的相关文物,大大充实了纪念馆的藏品数量,丰富了藏品种类,为林则徐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3 创新宣教形式,扩展宣传载体

为加强宣传力度,纪念馆积极与各大媒体合作,扩展宣传载体,除了依托传统纸媒、电视新闻媒体外,还积极跟上时代的步伐,先后开通了纪念馆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宣传林则徐爱国主义精神,展示对林则徐的研究成果,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之风,将基地建设的内涵愈加延伸。

在做好展览的同时,纪念馆根据观众不同的需求推出相应的宣传教育项目,如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将纪念馆搬到了校园里,通过讲座、图片展、手工DIY互动等方式,让同学们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接受爱国教育,让爱国的种子悄然埋下。面对社会人士,纪念馆推出了“左海讲坛”系列讲座,讲坛主题以文史、文博类为主,穿插加入科普、时政、民生等内容,选取既有学术价值,又为观众关心的话题,做到贴近群众、雅俗共赏、健康文明。结合节日庆典及博物馆日、国际禁毒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特殊节点,纪念馆推出相关活动,让观众感受节日气氛的同时亦能收获祝福与知识。

陈列展览是纪念馆宣传展示最重要、最本质的方式,既定的固定展览虽内容全面、展品众多,但因场所固定,不免在教育交流上存在一定的局限。为打破地域局限,纪念馆以“引进特色展,推出精品展”为框架,与多地博物馆、纪念馆建立“文博互联”平台,引进“出唐入晋 风规自远——陕西蒲城复制林则徐翰墨精品展”“林则徐在新疆”“左海近现代名人书画展”等特色展览,并精心打造“民族英雄林则徐史绩展”“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林则徐廉政事迹展”“‘清廉自律 慎守儒风’——林则徐家风展”“林则徐与禁毒”“民族英雄林则徐和爱国名相王鼎”等专题展,赴北京、南京、沈阳、西安、渭南、伊犁、遵义、虎门、澳门、台湾等地展出,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

4 提升人文环境,延伸服务触角

2)基础设施与资源应用方面。大投入没有大产出,高投资未能体现高效益[2]。虽然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取得巨大成绩,但是国家和政府投入巨资建设起来的校园网,目前绝大部分并未充分发挥作用,很多地方存在资源浪费、设备闲置等现象。

为给进入纪念馆的游客提供舒适惬意的游览环境,纪念馆将服务理念扎根于日常工作中,不断完善公共设施,积极营造和谐向上的参观环境。入夏时节,纪念馆增设喷雾降温系统,提供便民茶水、各类报纸杂志及防暑药品。为满足游客需要,纪念馆增设自动语音导览机及微信扫一扫解说服务,做到“人机讲解”相结合,避免了讲解扎堆、供不应求的现象。纪念馆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各方面,想游客所想,极力为观众提供文化休闲的好去处。

基地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又繁杂的工程,它是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作为基地建设者,我们应注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基地的教育示范作用,让观众在获得丰富精神食粮的同时,宾至如归的感觉油然而生,真正做到纪念馆的发展成果与观众共享。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肺癌患者383例,均经临床影像学、病理组织学以及细胞学明确诊断为肺癌。排除合并其他肺部肿瘤以及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药物的患者。383例患者中男性290例,女性93例;年龄40~85岁,平均(53.3±7.8)岁;病理分型:鳞癌140例,腺癌68例,小细胞肺癌60例,未分化癌54例,混合型61例。肿瘤分期:Ⅱ期84例,Ⅲ期189例,Ⅳ期110例。治疗方案:手术126例,化疗放疗257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83例和非感染组300例。

2.2.1 混合对照品溶液 分别精密称取岩白菜素对照品10 mg、毛两面针素对照品5 mg,置于同一10 mL量瓶中,加80%甲醇溶解并定容,得岩白菜素、毛两面针素质量浓度分别为1 000、500 μ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作者简介】 吴晓玲(1977—),女,本科,文博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近代史研究、林则徐研究。

标签:;  ;  ;  ;  ;  

浅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提升与拓展-以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