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规范化基地师资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基地师资管理问题及对策

王滔1*,罗瑜艳2,袁静1,严煌1

(1.福建省立医院教育处,福建 福州350001;2.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科教处,福建 福州350003)

摘要: 本文分析了近2年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基地综合评估师资管理部分的情况,总结师资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如师资管理不规范,师资遴选、考核、聘任等制度落实不严,部分基地未真正建立双导师制;师资培训缺乏课程体系,培训时间短,教学内容片面、形式单一;带教活动评价系统设计缺乏科学性,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且缺乏应用;师资激励机制不健全,带教活动考核占科室、师资绩效比重较低,与医师职称晋升联系不紧密,无法激励带教老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带教意识薄弱,部分带教老师对住培的政策规范和培训大纲等不熟悉,且缺乏必要的教学技能;模拟教学师资严重匮乏等。建议:严格落实师资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师资库、导师库,完善师资的遴选、培训和退出机制,以专硕培养为契机完善导师制;借助360°评估等管理工具开展师生互评,将评价结果与科室及师资绩效发放、师资评优、师资退出等挂钩;落实激励机制,加大带教活动考核结果与科室及师资个人绩效的比重,将师资教学活动与职称晋升挂钩落到实处;采取灵活有效的形式开展师资培训,利用网络等平台提高临床师资的培训参与度和增强学习效果;强化模拟教学师资培养。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规范管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是培养合格医师的必由之路[1],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其中住培基地师资管理是一个重要方面,做好师资管理是推动住培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重要保障。住培基地师资管理是住培评估项目中的重要指标,本文结合2年来多个省份的国家住培基地综合评估结果,以及福建省内20多家国家基地的评估结果,就师资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与思考。

1 资料和方法

中国医师协会在以往住培基地评审流程和标准的基础上,参照评审专家的意见制定了《2018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估指标》的评审标准和流程。在一级指标中的师资管理部分,包含了4项二级指标(管理规定、师资培训、师资评价、绩效考核)和7项三级指标(师资制度、导师管理、院级培训、省级及以上培训、带教评价、同等施教、带教活动考核),其中带教活动考核为核心指标。评审要求培训基地准备上述相关材料进行检查。

笔者收集了2017年~2018年全国综合评估的资料,如评估现场的准备资料(带教老师与培训对象比例、带教老师遴选条件、带教老师组成、专业基地负责人基本条件,以及师资培训、师资评价、激励制度等相关资料)、被评估医院汇报PPT、自评报告、评估专家的意见等,同时参考评估前召开的多场管理组专家咨询会的会议内容,进行分析总结。

2 结 果

2.1 总体情况 从2014年始,随着住培工作的逐年推进,各家基地的师资建设情况整体好于往年。2018年是住培工作全面开展的第5个年头,是中国医师协会开展评估工作的第4年。评估结果显示,师资管理工作较往年有较大改善。多数医院已制定适用于本基地的住培导师管理规定与住培师资管理规定,有遴选、培训、聘任、考核、激励和退出等相关机制。许多基地都积极选派骨干师资参加省级以上培训并定期开展院内师资培训以丰富带教老师的教学经验。此外,还有多家基地正逐步建立和完善住院医师对指导教师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双向评价机制可使带教老师对学员同等施教。

2.2 培训基地师资管理的共性问题

列车自组织D2D通信,首要问题是列车发现过程中的资源池分配问题,在基站工作正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基站周期性地分配资源池用于列车识别。如果基站无法正常工作,可以使用一种为区域指定资源的方式进行资源池的分配,将资源池与线路上某个区域进行一对一绑定,并将对应关系表保存在每一列列车中;当列车进入某个区域并需要自组织的列车识别与通信时候,列车依据关系表选择对应的D2D通信的资源池。

在评估中还发现,部分基地未开展有效资质认证,师资认证缺乏佐证材料,导致许多指导医师未能持证上岗,未真正建立双导师制。

3.2 借助管理工具开展师生互评 借助管理工具(如360°评估等)切实开展师生互评,尤其是学员对教师的评价,对于评价结果应及时、准确地进行反馈,对学员提出的恰当合理的建议进行采纳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重视师生互评结果的应用与影响,学员对师资的评价结果将直接与科室及个人绩效发放、优秀师资评选、师资的退出等方面挂钩,以促进师生互评的开展。此外,师资对学员的评价也将反映在学员的日常考核中,如对评价未合格的学员不予以出科,反向推动师资对学员的教学管理。

2.2.6 模拟教学师资严重匮乏 多数带教师资参与模拟教学培训的机会有限,缺乏模拟教学相关培训,仅能开展基本的模拟穿刺如胸穿等的培训,无法满足住培模拟教学的要求。另外,许多医院由于自身发展欠佳、经费不足等原因,无法建设完善的模拟教学基地,也阻碍了模拟教学的开展。

基于近等基因系(Near isogenic line,NIL)构建的群体只在目标QTL区间分离、遗传背景基本一致,才可以有效地消除背景的影响,同时统计分析所用模型也比较简单,应用其构建的群体,目前已有14个水稻产量性状QTL得到验证(表1),其中,控制穗粒数(Grain number,GN)的4个,控制粒形(Grain size,GS)的1个,控制千粒重(TGW)的4个,对TGW和GN具多效性的有5个。

2.2.5 带教意识薄弱 评估组在评估中了解到,许多师资对住培的政策规范、培训大纲缺乏了解,导致带教活动缺乏针对性[4-5]。同时,部分师资缺乏必要的教学技能,对常用的临床带教经典方法未掌握其精髓,对教学工具(如Mini-CEX、PBL 和DOPS等)缺乏了解,因此很难对住院医师进行系统正确的指导。另外,有部分指导医师将教学查房与临床医疗查房混为一谈,将教学查房与小讲课混淆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少数带教意识欠佳的医师将住院医师视为帮手而非学员,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专业指导。

2.2.1 基地对师资管理不规范 虽然多数基地的师资管理相关制度及导师制等已初步建立,但由于部分基地符合带教要求的人员基数较少且疏于管理,导致基地在师资遴选、考核、聘任等方面落实不严。在师资遴选条件中,部分基地擅自将“三年及以上的主治医师”的标准降低为“主治医师”,使带教师资的整体素养明显下降,未能达到规范带教的要求。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1)合格师资数量少于基地标准;(2)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使得合格师资数量相对减少,从而降低标准,启用未满三年的主治医师充当带教师资。

2.2.4 缺乏健全的激励机制 带教活动考核结果占科室、个人的绩效比重较低,多数占比低于5%。同时带教活动考核与医师职称晋升的关系不紧密,无法激励带教老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多家医院的职称评定赋分体系显示,发表1篇SCI 科研论文赋分为10分,而带教住培学员3年赋分仅为0.5分,对带教积极的师资也未有明确的正向激励,严重挫伤了师资带教积极性,导致师资不愿教学的现象依然存在。

2.2.3 带教活动评价落实不严 在多数医院中,住院医师对指导医师的评价系统设计缺乏科学性[3],评价结果与住院医师的培训并未进行关联,许多住院医师只是为了完成带教活动评价的任务而进行评分,结果不具参考性,因此评价反馈亦缺少准确性,这也导致评价后,指导医师无法对学员的评价做出相应的改进,评价结果欠应用。对带教师资来说,这一评价结果与他们自身的职业发展也无过多影响,如学员评价为负面的带教老师,因医院未建立有力的惩罚制度等因素,评价结果对带教师资的评聘、绩效等方面的影响微乎其微,导致师资参与师生互评的积极性下降。

3 建 议

3.1 严格落实师资管理规定 建立健全师资库、核心师资团队及导师库,应用计算机系统实行动态管理,真正落实好教师选拔机制,逐步筛选,建立核心师资团队。加强带教经历与职称考核、聘任等方面的联系,激励师资团队更加积极活跃地投入教学工作。另外,以专硕培养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导师制,开展导师制培养。

2.2.2 师资培训缺乏课程体系 目前,许多省级师资培训以集中面授为主要授课形式,未开展工作坊等形式的实践训练,省级师资培训课程体系偏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较为突出[2]。医院层面的师资培训缺乏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无统一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形式较为片面、单一,无法满足培训目的的需要,授课形式仍然以面授为主,阻碍了许多有资质的带教师资参与课程培训。同时,多数院级培训的教学时间短、授课频次不足,导致培训效果不佳。有的医院甚至未开展院级师资培训,使带教师资无法得到教学技能提升。

3.4 完善科学的师资培训课程体系 住培属于职业教育,其师资具有医师与教师双重身份[2-3]。师资一方面需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一方面需具备相当的教学能力、教学技巧和教学意识等。住培带教师资遴选标准是担任主治医师3年及以上,提示带教师资已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福建省的住培基地前期评估结果显示,多数带教师资(将近半数的基地近70%的师资)未承担本科及以上的教学任务,且缺乏相应的教学能力培训经历,故师资培训应围绕提高教学能力与教学技能、提升综合教学能力的目标来进行。围绕该目标,完善的师资培训课程体系应涵盖教学管理、教学能力、教学技能、沟通能力、综合素养等内容,具体见表1。

3.3 切实落实激励机制 积极争取培训基地领导的大力支持,将教师激励机制落实到位。增强带教活动考核结果与科室及个人绩效的联系,增加其所占绩效考核比重,对带教活动参与积极的科室及个人予以表彰奖励,激发师资的带教热情;相反,对带教活动表现较差的科室及个人将予以惩罚。此外,要将带教活动考核结果与医师职称晋升评聘紧密联系,而不是停留在纸上。

表1 师资培训教程
Table 1 The training course for teacher

除了师资培训课程体系的自身建设外,还应提高师资学习参与度,丰富其相应的教学能力培训经历。为适应师资繁忙的临床工作性质,课程设置应系列化、模块化,建议每节课时长45分钟或者更短,培训形式要多样,如微视频、微信等,使师资在日常进行课程学习时能高效地利用零碎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培训课程可融入网络平台,提高临床师资的培训参与度及学习效率。

3.5 强化模拟教学师资培养 积极开展针对模拟教学的师资培训课程,由具有丰富模拟教学经验的临床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给具有带教资格的教师授课,培训内容应当包含设计课堂医学情景模拟课程、编写配套教案、设定评估标准、实施运行等。

4 小 结

从住培基地发展的现状来看,虽然通过几年的努力,在师资管理方面已经有了提升,但仍有很长的路要摸索前行。《学记》言:“教学相长。”除了学员自身外,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激励、发展都是住培发展所不容忽视的环节。因此,各国家住培基地应完善师资评聘制度、应用客观评价、健全师资培训课程体系。只有做好了师资管理,才能培养出优秀称职的住院医师,促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事业循序发展。

FH患者发生早发冠心病78.38%,远高于非FH患者早发冠心病的4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非FH组比较,FH组有较低的冠心病发病年龄,较高的他汀类药物治疗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FH组仅有3例达到LDC-C<2.6 mmol/L的水平,而达到LDC-C<1.8 mmol/L水平的只有1例,低于非FH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见表4。

通过对1986—2014年数据统计可知,本文涉及的样本户数累计达572400个,平均每年家庭户数在2万户左右。农村家庭收入均值逐步提升,标准差也随之上升,说明农村家庭人均收入离散程度随着农村家庭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本文采用1986—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各个省份的消费价格指数对农村家庭人均收入进行消胀,如图1所示,消除通货膨胀以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增速相对缓慢,同时标准差也相对下降,即其农村家庭人均收入离散程度降低了。但是这些统计性描述分析仅能反映局部的农户收入不平等,要全面刻画问题,还需要更细致化的测量方法和指标。

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水利部的实施办法。制定出台了长江委贯彻落实的具体规定,委党组带头落实规定要求,加强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文件,压缩“三公”经费等。积极落实水利部预算管理“三项机制”,不断强化预算执行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波,孟开,张玲,等.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现状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33(10):780-781.

[2]周汝云,潘赛英,卢斌,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调查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0):9-11.

[3]郑玉英,阎作勤,余情,等.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1(3):459-461.

[4]周玉皆,康丽娜,乔羽,等.内科专业基地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18,2(1):18-25.

[5]陈大庆,朱烈烈,王志翊,等.急诊专业基地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18,2(1):26-29.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taff management for clinical teaching in standardized residency training basess

WANG Tao*,LUO Yuyan,YUAN Jing,YAN Huang
(Fujian Provincial Hospital,Fuzhou,Fujian 350001,China )

Abstract: This thesis analyzed the teaching staff management in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s of national standardized residency training bases over the past two years.Through these analysis,we uncovered som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training system.For instance,improper organ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linical teaching staff;absence of systematic curriculum ;lack of scientific process evaluation management;poor motivation system for clinical teaching staff;weak awareness and severe deficiency in teaching skills of some teaching staff.In view of these phenomena,we propose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practice and enforce the regulations accordingly and strictly;carry out mutual evaluation between residents and teaching staff by means of certain administrative apps(like 360 Evaluation);set up a sound motivation system and guarantee its implement;enhance faculty training in a flexible way to improve training involvement and raise learning efficiency with the help of network ;reinforce model training of clinical teaching staff.

Key words: Standardized residency training;Clinical teaching staff;Standardized and proper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293(2019)02-103-03

收稿日期: 2018-11-12;

修回日期: 2019-01-20

通信作者: 王滔,E-mail:241811191@qq.com

标签:;  ;  ;  ;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基地师资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