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喉瘖论文_杨武堂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喉瘖论文_杨武堂

(福建省漳浦县第二医院 漳浦县佛昙中心卫生院 福建 漳浦 363208)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喉瘖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抗生素、类固醇激素口服或雾化吸入。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治疗。治疗1月为l疗程。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喉瘖有较佳疗效。

【关键词】 慢喉瘖;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27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330-02

1.慢喉瘖定义

喉瘖是因外感风邪或脏腑失调所致的以声音嘶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喉病。临床上常伴有喉痒、干涩微痛等症状。教师、播音员、售货员等用嗓较多者容易罹患本病。

2.病因

喉瘖之证,新病者多由于邪犯于肺,肺失宣肃,肺经邪壅,犹如金钟壅塞而鸣声受遏,古人谓之"金实不鸣";久病者多由于脏腑虚损,气不上达,阴不濡喉,无力鼓动声门,亦犹金钟破损而鸣声不宏,古人谓之"金破不鸣"。但久病喉瘖亦有气滞血瘀痰凝等证,不属于肺脏虚损者。

(1)风寒外袭,肺气失宣 风寒外袭,肺系壅遏,肺气闭郁,失其宣畅之机,邪不外达,寒邪凝聚于喉,气机不利,声门开合不利,发为喉瘖。

(2)风热外袭,肺失清肃 风热邪毒,由口鼻入,内伤于肺,肺失清肃,邪滞喉窍,声门开合不利;或风热灼津为痰,则风、热、痰合而为祟,喉肿声嘶益甚。小儿脏腑娇弱,气道较窄,若声门肿胀,极易导致气道阻闭,成急喉风危症。

(3)痰热壅肺,上蒸喉窍 嗜食肥甘厚味,醇酒辛辣、致湿热内酿,熏蒸于喉,或邪热入里,郁于肺经,肺经火热,灼津成痰,痰热壅肺,上蒸喉窍,则声门痰聚不利,发为喉瘖声嘶。

(4)阴虚火旺,上灼喉窍 先天禀赋不足,素体阴虚,或房劳过度,或热病伤阴,或久病未愈,阴液暗耗,肺肾阴亏,津液不能上承濡喉,喉窍失却津液濡养,加之阴虚内热,虚火上炎,熏灼喉窍,致声门受损,开合不利,发为喉瘖。

(5)肺脾气虚,喉失温煦 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脾气虚弱,化生不足,喉失滋养,素体气虚,或多言耗气,声嘶日久,久病失调,肺脾气虚,不能上养喉窍,致声门鼓动无力,发为喉喑。

(6)痰凝血瘀,结聚喉窍 声嘶日久,余邪难去,滞留喉窍,阻滞脉络;或用嗓过度,气耗阴伤,脉络受损,气血运行不畅,血行不畅则成瘀,气滞而水津不行则成痰,痰凝血瘀,阻于声门,形成声带肿胀,或赘生息肉,导致声嘶。

3.病例解析

根据已有文资料显示,该病的的发生与其职业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多数因为无法避免用声以及治疗中断而导致病情迁延。在治疗喉瘖方面,西医一般采取激素类药物、抗炎药物、声休等方法,严重的需要进行手术,但是最终治疗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因此,开始需求一种治疗效果好的方法。近几年,有些患者不愿进行手术治疗或者进行常规的西药治疗和中成药治疗,所以,现代的治疗将中西医进行辩证治疗,最终治疗取得了很好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3.1一般资料

本组66例为 2013-2015年门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其中男11例,女22例 ;年龄最小l6岁,最大7l岁;其中病程最短者为3个月,病程最长者为10年,该病的病程长短差距非常大。对照组共计33例,其中男为13例,女为20例,年龄最小者为12岁,年龄最大者为85岁,其中病程最短的为3个月,病程最长者同样为10年。两个组别的临床症状都表现出间歇性的或者反复性的发生嘶哑,但是嘶哑的症状时轻时重,不稳定。另外,临床症状还包括咽喉干涩或者疼痛,并时而伴有咳嗽和咳痰症状,病症较长的都大于3个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发病喉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喉粘膜多处出现充血状并表现出暗红色、肿胀、萎缩,声带同样出现肿胀、肥厚,或有结节、息肉,声门闭合不全。

3.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抗生素、类固醇激素口服或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用药是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进行辩证治疗。并且将慢喉瘖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脏肾阴虚证。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咽喉出现肿痛、时而干咳、痰黏而且少、声音嘶哑,一般在午后症状会加重,声带出现肥厚状、喉粘膜出现微红肿、嗓子干燥微痛、声门闭合不完全,另外,还会出现头晕耳鸣现象、睡眠质量不佳、心胸烦闷、手心足心发热。治疗方法:药用百合固金汤加减。百合、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玄参、白芍、桔梗、浙贝母、乌梅、甘草。可加木蝴蝶、蝉蜕利喉开音。若虚火旺者,加黄柏、知母以降火坚阴。第二种,肺脾气虚证。症状表现为声音嘶哑、说话声音小或费力、不能持久性言语、劳则加重,另外,喉腔黏膜颜色变淡、声带变得松弛无力、同样声门闭合不完全、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治疗方法:治宜补肺健脾,益气开音。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人参、黄芪、白术、陈皮、山药、升麻、柴胡、千层纸、桔梗、甘草。若声带肿胀,湿重痰多者,可加半夏、茯苓、扁豆去湿除痰,消肿开音;咳嗽者加五味子麦冬敛肺止咳。第三种,痰凝血瘀证。症状表现为说话无力或费力、声音嘶哑、喉内似存有异物、喉粘膜发红且肥厚、存在声带小结、息肉,另外表现为胸闷不适、舌头有暗红、苔薄白。治疗方法:治宜活血化痰,利喉开音,药用会厌逐淤汤加减。当归、红花、赤芍、桃仁、生地黄、枳壳、柴胡、桔梗、陈皮、浙贝母、玄参、僵蚕、甘草。若痰涎多,可加贝母、天竺黄、瓜蒌、竹茹以清化痰热。均每日l剂。水煎,分2次温服。治疗 1月为 l疗程。

4.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痊愈:声音嘶哑等症状消失,喉内症状基本消失,声音嘶哑以及喉内不适感觉减缓,发音恢复正常;无效:喉内症状基本没有改善,声音嘶哑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喉部体征没有明显变化。

4.2 治疗结果

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在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的33例,其中有13例得到了完全治愈,有16例起到了效果有了较明显的好转,还有4例没有好转,表现无效,总体有效率达到87.8%;对照组中,有10例完全得到治愈,藕14例有了好转,有7例表现出无效,总体效率为72.7%。从两组的总体有效率上比较达到了显著程度(P<0.05)。

5.病案举例

杨某某,女,50岁,中学教师。2014年6月20日就诊。反复声音嘶哑 1年余,加重l周。诊见:声音嘶哑,讲话费力,喉内异物感,咳有黏痰,胸闷不舒,舌暗红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喉镜检查示:喉黏膜暗红肥厚,双侧声带前中段交界处呈白色对称结节样隆起,闭合有隙。西医诊断:结节型声带小结。中医诊断:慢喉瘖,证属痰凝血瘀证。治宜活血化痰,利喉开音,药用会厌逐淤汤加减。西医疗法如上述。中医处方:当归、赤芍、桃仁、生地黄、枳壳、柴胡、桔梗、陈皮、浙贝母、玄参各lOg,红花、僵蚕、甘草各5g。每日l剂。水煎,分2次温服。以上方为主,略作加减,服药1月,症状消失,喉镜复查示无特殊。

6.体会

中医认为喉为呼吸之要冲,易为风热外邪侵袭致肺失宣肃,并以烟酒辛辣之刺激、言语过多、喊叫、疲劳等因素有关。慢喉音以成年人居多,在教师、演员、商贩、工人(主要是水泥、煤炭厂工人)等职业的人群多发,临床上单用西药治疗效果欠佳。我们将本病辨证为三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效较好。肺肾阴虚证多见于久病阴虚病人,喉失濡养,功能衰弱兼以虚火上炎,而致声户开合不利,声音费力甚至嘶哑,治宜滋养肺肾,降火利喉,养阴开音为主;肺脾气虚证,多见于气虚病人,气不足以鼓动声门,致声带松松弛无力,闭合不良语言低微,讲话费力不能持久,劳则加重,治宜补肺健脾,益气开音为主;痰凝血瘀证多见于病久气血瘀滞,脉络不利,出现声嘶症状较重,讲话费力,喉内异物感或有黏痰,治宜行气活血,化痰开音为主。另外,建议患者保证充足睡眠,戒除烟酒,禁食辛辣食品;注意用声方法,避免用声过度,关键还要在治疗期间减少用声甚至禁声,达到满意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汪吉宝主编.实用耳鼻咽喉科学[J].人民卫士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32-34页.

[2]李依星.慢性喉瘖的治疗方法[J].中国实用医学,2013年,第6期,第77-79页.

[3]王亚明、鲎明.喉瘖的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方法[J].临床医药文献,2011年,第3期,第23-25页.

[4]苏宁.喉科良药-黄氏响声丸问世[J].江苏中医杂志,2009年,第11期,第11-12页.

[5]左桂龙.正确的嗓音训练对嗓音疾病的探索与研究[D].广州医药大学,2011年.

[6]周莹.咽喉反流与发音障碍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论文作者:杨武堂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8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喉瘖论文_杨武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