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分析论文_沈剑荣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中心医院 邮编:314005

摘要:目的 分析小针刀疗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价值。方法 将2016 年4月到2017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冻结期肩周炎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小针刀治疗组和针灸推拿对照组。各组分别包括30例病患。并且比较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 小针刀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针灸推拿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00%,小针刀治疗组明显优于针灸推拿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针刀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病患具有起效快、疗程短的特点,属于一种较好的治疗肩周炎病患的方法。

关键词:小针刀;冻结肩;针灸推拿

虽然肩周炎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病,而且症状较轻的患者往往也会获得十分理想的治疗 效果,但是,部分难以治疗的肩周炎,尤其是冻结期的肩周炎,活动障碍较大,疼痛症状一直存在,再加上一些常规的治疗方法,比方说,针灸推拿、物理疗法和功能性训练等治疗效果较差,因此,要想减轻病患的痛苦,提升其生活质量,就应该采取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基于此,文中重点研究了小针刀疗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疗效。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2016 年4月到2017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冻结期肩周炎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小针刀治疗组和针灸推拿对照组。各组分别包括30例病患。其中,小针刀治疗组包括19例男性病患,11例女性病患,年龄区间为38~61岁,平均年龄为49岁;针灸推拿对照组包括16例男性病患,14例女性病患,年龄区间为43~57 岁,平均年龄为48岁;通过比较两组病患的基本资料可以看出, 存在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小针刀疗法治疗组

在病患的肩周痛点采用小针刀实施切开或者是通透剥离法。首先,严格进行无菌消毒,先使用碘伏擦拭进针部位的皮肤2遍,最后将消毒小方巾铺在上面,使用一次性灭菌4号小针刀。其次,切开剥离法就是采用小针刀在冈上肌抵止端和冈下肌以及小圆肌的抵止端,分别行切开剥离法或者是纵行疏通剥离法,同时在肩峰下滑囊行通透剥离法。倘若肩关节附近还存在其它明显的痛点,就可以在此痛点处实施小针刀手术。针刀手术时不用激素及麻药,要求术者手法熟练,解剖熟悉,术毕将小针刀拔除后按压5分钟后,确认创口无渗血后使用创可贴外贴。一般一周一次小针刀治疗,三次为一疗程,大部分一疗程治愈,少部分2--3疗程治愈[1]。

1.①针灸治疗;首先,操作方法主要以手三阳经穴为主。其次,配合理疗针刺得气后,用艾灸来熏患肢或者是采取辅助TDP照射的方式。比方说,局部灼热者单用针法。最后,每疗程针半个小时,每天一次,七到十次为一个疗程,停歇三到五天,再进行第二疗程。②推拿手法治疗;操作方法体现如下:第一,松解放松法。病患呈坐位,术者站立于患侧,使用一只手将病患的上臂托住,使其向外微微扩展,另外一只手采用滾法或者是拿揉法。第二,解痉止痛法。术者采用点压和弹拨的方法来点压肩部的各个穴位,以酸胀为度。第三,运动关节法。术者一只手将患肩扶住,另一只手将其腕部握住或者是将肘部托住,以肩关节为轴心按照从小到大的幅度作环转摇动。

1.3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肩周炎的疗效标准划分为

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来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疗效可以看出,小针刀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病患的治疗效果要优于针灸推拿对照组,因此,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中医针刺疗法结合西医手术疗法的新型跨学科医疗技术。此种技术是把传统的针刺疗法的“ 针”同当代手术疗法的“刀” 相结合,从而能够起到剥离、疏通和松解的作用[2]。其方法简便、病痛较小、见效快。实际上,它就是剥离松解肩关节严重的粘连点,刮除疤痕,让其产生血管神经的活性物质,增强组织功能,进而达到缓解或者是治愈疾病的目的。

通过研究表明,针对冻结期肩周炎病患行小针刀疗法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鄂.小针刀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5).

[2]苏小军,王海东.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新中医, 2016(2):77-80.

论文作者:沈剑荣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7

标签:;  ;  ;  ;  ;  ;  ;  ;  

小针刀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分析论文_沈剑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