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CRRT留置血透导管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论文_陈俊

儿童CRRT留置血透导管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论文_陈俊

(常州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 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 目的:小儿CRRT留置血透导管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7例因为不同病因需要留置血透导管进行CRRT治疗的患儿,其中有股静脉以及颈内静脉两种置管方式。对7例患儿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创口护理、感染护理以及生活护理等5类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并对置管期间发生不良事件进行记录。结果:7例患儿置管持续时间都能到治疗结束,且按计划拔管,而在此期有3例患儿置管后出现渗血,当发现渗血后立即采取局部沙袋压迫以及局部外用明胶海绵进行止血处理,随后渗血症状消失。有1例出现引血不畅,无法进行治疗,改换颈内静脉置管,同时改换封管肝素液浓度及规范封管手法后,治疗顺利完成。结论:对于血液滤过及血液灌流的患儿应注重留置血透导管护理,能明显改善病人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并发症,有利于提高危重患儿生存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留置血透导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305-01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技术(CRRT)为重症患儿的救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内稳态的平衡,适用于急性肾衰,中毒,现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所致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我科收治的七例患儿,其中三例是药物中毒,一例是过敏性紫癜紫癜肾,进行的是血液灌流;三例是急慢性肾衰,进行的是连续性血液滤过;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血透导管的护理至关重要,并且在许多临床治疗中发现对于置管患者如若护理不当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甚至进一步危害患者的生命[1]。而对于小儿患者这一特殊群体而言,由于尚未有健全的心智以及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对于这类群体应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本文选取7例在我科进行CRRT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有股静脉以及颈内静脉两种置管方式,并对这7例患儿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并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讨论,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科收治的7例需要进行CVVH及血液灌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2例男性,5例女性,年龄2~10岁,其中2例患儿经颈内静脉置管,5例患儿经股静脉置管。

1.2 方法

(1)健康教育护理,让护士在置管前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详细的为家属讲解置管的相关事项,对整个流程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儿采用视频、手册等方式让所有患儿尽可能对置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2)心理护理干预,在进行CRRT过程中护士与清醒患儿进行沟通安慰,耐心倾听消除紧张心理;列举之前成功治疗的病例加强其信心,一旦患儿情绪不安时与医生沟通进行适当镇静以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治疗间歇适当延长家属探视陪伴时间。(3)创口护理干预,在置管过程中适当镇静镇痛,以减少患儿躁动,增加置管成功率以减少局部损伤,避免反复穿刺;置管后,应密切关注患儿创口状况如出血、局部血肿等,如创口有出血应对局部进行按压以及采用外用明胶海绵等进行局部止血。(4)感染护理干预,由于患儿年龄,疾病导致患儿免疫力下降因此要格外注意患儿预防感染的护理。在置管时,严格遵守操作流程遵循无菌操作对穿刺部位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在治疗间歇,根据制定的更换肝素帽及冲封管流程进行消毒维护,保证管路通畅及预防污染;治疗开始时,按照操作流程铺治疗巾消毒导管口再进行连接。(5)生活习惯护理干预,在置管期间护士应帮助患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告知患儿相关注意事项,发现透明敷料有松脱,渗液渗血及时更换,肝素帽及导管末端使用无菌纱布包裹固定,每天按照操作流程封管,更换肝素帽及无菌纱布。对于颈静脉留置导管患儿而言,在洗漱过程中要避免插管部位与水接触,同时减少眼泪汗液浸渍,在耳后进行二次固定;而对于股静脉留置导管患儿而言,则应以卧床休息为主避免下床走动,及时清理大小便防止污染。同时由于儿童患者有好动的天性,应时刻叮嘱患儿不要用手随意拨动导管以及对穿刺部位进行抓、挠等动作,根据患儿的依从性的高低适当进行肢体约束。

2.结果

有3例患儿置管后12小时内均出现不同程度渗血,当发现渗血后立即采取局部压迫以及局部使用明胶海绵进行止血处理,随后渗血停止后48小时内更换黏贴敷料,之后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渗血现象。有1例置管后出现引血不畅,无法进行治疗,改换颈内静脉置管,同时改换封管肝素液浓度,规范封管手法频次后,治疗顺利完成。所有患儿的血透导管均能保留到治疗结束,其中一例家属放弃治疗外,其余都顺利完成治疗,拔除血透导管转入普通病房。

3.讨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又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已经扩展到多脏器衰竭,急性肾衰,中毒等危重病的救治,它具有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特点稳定的控制氮质血症及电解质和水盐代谢,清除循环中毒素及中分子物质的优点,为危重患儿的救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内稳态的平衡[2-3]。在目前临床治疗中,创口感染、置管处出血以及导管异常是影响治疗的主要因素。大量研究表明,患者置管期间若不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严重的则会使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或者病情恶化等给患儿生命带来极大的威胁。

本文通过在患儿住院时使护士与患儿与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这一做法能有效让患儿及家属了解该治疗提高家长满意度。本文还通过采取心理干预护理,能使患儿的心态积极乐观有利于患儿的康复与治疗,防止出现ICU综合征。同时还采取创口护理干预以及感染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儿出现不良并发症的几率,并能在患儿出现异常后及时的干预。并对患儿的生活习惯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防止脱管意外和感染。

综上所述,对于留置导管患儿应注重相关导管护理,能明显改善病人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并发症,有利于提高危重患儿生存几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淑敏,等.临时性颈内静脉置管用于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1):388-389.

[2]张晓莺等.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6,16(7):1014-1017.

[3]杜静霞,等.血液透析病人股静脉置管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4):360-361.

论文作者:陈俊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5

标签:;  ;  ;  ;  ;  ;  ;  ;  

儿童CRRT留置血透导管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论文_陈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