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措施在预防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中的应用论述论文_于文博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手术室 辽宁省本溪市 117000

【摘 要】目的 进一步对手术室护理措施运用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中的情况所探讨。方法 选择了本院中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50例,并且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各自有75例,对照组所运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运用了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和手术室细菌含量变化进行了观察,并对住院时间进行记录。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要比对照组要高,而且其切口感染率也比对照组低,均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室细菌含量与住院时间均更加明显更低,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对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所运用能够进一步降低、预防切口出现感染的情况,从而使手术室环境保证更加安全,大大提升了患者认可护理服务力度,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关键词】手术感染;手术室;细菌含量

引文:

因为通过手术来治疗疾病的创伤性比较大,并且很容易导致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经常见到的就是术后切口的感染,不但对术后恢复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综合手术室实际情况,对综合护理服务实施,且对标准护理计划所制定,进而将护理程序不断系统化,对护理质量的提升、降低切口感染发生非常有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在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间进行手术治疗患者所选取,共有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各有75例。这些患者都会经同一批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其共有20名。在对照组中有42例男,33例女;且年龄在25~72岁,其平均年龄为(49.53±4.72)岁;27例骨科,23例胃肠外科,10例泌尿系统,4例肿瘤切除,11例妇产科;而在观察组中,有45例男,30例女;年龄在25~70岁,平均年龄(49.26±4.33)岁;30例骨科,20例胃肠外科,11例泌尿系统,4例肿瘤切除,10例妇产科;经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含术前健康教育、术中配合及术后康复指导等。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服务,①完善术前检查,术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身体指标等进行详细的评估检查,对患者进行术前风险评估,对术中有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进行预防,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告知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注意事项;对手术室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保持干净整洁,空气清新,温度和湿度适宜;手术器械消毒到位,消毒后用无菌敷料覆盖,以免灰尘污染。把术中要用到物品放在容易拿的位置,减少接台手术。②术中护理,术中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按照标准完成护理流程,尽可能的减少受到污染。在手术区域为患者垫上无菌薄膜,为患者进行保暖。手术的时候医生应对患者的病情,手术部位进行了解,对手术部位进行严格的消毒和冲洗。如果术中需要输血的情况,要提前做好配血准备,严格根据输血的标准和规定执行,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为患者进行自体。如果是手术时间大于4h以上的,要及时更换手套,消毒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保证手术安全。③其他护理,术中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量的减少手术时间,减少感染风险,护理人员要及时沟通交流,熟悉手术的操作流程,和医生密切配合,对于术中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的患者,可以及时与其进行交流,开导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放松心情,消除不良的负性情绪,用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保证手术可以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与患者术后感染密切相关,必须要严格控制好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其次护理人员要严格控制好手术室的人员流动情况,避免走动过多,以免增加感染的风险。据不完全统计,有大约80.0%左右的患者都是由于室内人员的流动引起的,因此,必须要限制流动人员,保证手术在无菌的环境中进行,尽可能的减少感染的风险,减少并发症出现。实施全面教育,多加关注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并加大培训力度,包含护理技能,责任心等,保证其能对无菌操作规范及相关注意事项严格落实;对其交流沟通能力加以锻炼,保证术前术后都能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进行术中干预,将术前准备做到位,全面的消毒手术设备、工具等,并且在术中要密切对切口进行观察,遮盖无需涉及的部位;对无菌操作规范的制定要严格,保证提升手术室内消毒执行效果,并将手术室内人流合理控制,降低术中出入次数。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患者出院时评价,满分100分,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100%;测定两组手术室细菌含量,记录住院时间。

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切口感染率

通过表1我们可以指导,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组高,而且其切口感染率要比对照组低,其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

3 讨 论

近些年来,我国的医疗技术得到不断进步,因为适用电刀、微波刀、超声波以及腹腔镜微创技术等,使得手术在创伤方面不断减小,对患者术后尽早恢复非常有利。然而,手术后依然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且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几率也比较高。而实施综合护理能够保证护理程序更加的系统化,且护理计划更加的标准,护理质量更加优质,使护理步骤的环环相扣得以实现,其具有一定的责任制护理优势,将其在手术室护理中合理应用,对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非常有利,强化对切口感染的控制。为使患者能够密切配合手术治疗,在手术室中,护理人员一定要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强化术前心理指导,并给予一定的心理安慰与关怀,采用稳定亲切的态度进行护理服务,建立友好信任关系,保证护理服务能够持续顺利的进行。强化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保证护理人员能对无菌规范的重要性了解并掌握,对无菌意识加以强化,督促其提高洗手行为的依从性,进而将手卫生状况所改善。手术室护理主要在术前术中对患者进行干预,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手术室器械消毒到位,保证手术无菌,尽可能的减少感染的情况出现。其次还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消毒意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控制好手术室的人员流动情况,控制好手术环境,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杜绝感染的因素出现。除此之外手术室护理还可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让手术规范进行,提高消毒质量,增强手术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手术质量。通过本次研究,其结果显示,对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强化手术流程的优化,并改善手术室环境,对降低切口感染情况的发生非常有利,能够使患者提升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尤其减少手术室的细菌含量,促使患者在术后能够尽早恢复,使住院时间大大缩短。

参考文献:

[1] 赵晖,陶义欣,于欣,等.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与护理措施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7):1 001-1 002.

[2] 黄锦有.探讨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0):1 362-1 364.

[3] 蒋利,陆恩辉.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手术室护理对策[J].中国药业,2016,25(17):85-87.

[4] 万林,金绍辉.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分析和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4):213.

[5] 杨慧.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223-224.

论文作者:于文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手术室护理措施在预防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中的应用论述论文_于文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