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道路交通是最基础的部分,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和交通的顺畅性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最近几年,各级政府极其重视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作为市政道路的基础,路基的好坏直接决定道路的质量,其长期要受到车辆的碾压,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自身要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对施工技术优化,使施工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确保路基工程的质量更好。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工程;工程技术;质量控制
1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1施工测量
所谓的施工测量,是在工程开工之前或者是施工的过程当中,要根据所设计的图纸,在现场中进行道路中线的恢复,由此对构造物的位置进行确定。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将图纸上有关于建筑物平面位置、形状等的设计在整个施工现场地面进行标定,由此对施工进行有效的指导,能够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严格的按照图纸进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主要由三部分:导线、中线及水准点复测。在进行施工测量时,工作人员要对整个图纸十分的熟悉,要明确图纸与设计是否存在误差;在路基施工期间,为了满足各类需求,在进行中线复测中,应当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还有加桩的地面标高;在对每道工序的施工测量放线时,确保纵横断面定位有一定的精度,从而使后期的相关标准要达到一定的要求;应当避免产生一定的施工损失,就应当对路面下覆盖的各种管网路线进行认真的查找。
1.2路基填方施工技术
在进行填方施工之前,要选取一段地基进行试验,确定该区段的土质并且进行测试,由此获取所需的松铺系数,可以进行数次的反复的试验,由此得到不同的压实度,可知相一致的施压强度及施压次数,最终确保得出控制地基的压实度更加的合理。
在填土施工之前,对整个路基范围展开清表处理。当施工高度小于或者是等于80cm,就要清除,之后进行翻松处理。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压实,当达到平整后就可进行填土施工。当高度大于80cm,当完成表层土壤的清除之后直接的进行平整压实,随即填土施工。在进行填土作业时,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流程标准,当土方摊平后,就要进行压实,在这个过程中,要对每一层松铺的厚度进行控制,确保其小于30cm。对于路床顶层最后一层的松铺,确保其厚度超过八厘米。在每一层,其填土宽度要远远的大于路基的设计,一般为大于50cm,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路基边缘土体的压实度充分。当实现铺平后,要对土层进行压实处理,保证填方的平整度,这对于道路铺装层的施工是极其重要的,决定了道路的平顺程度。在进行镇压施工时,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设计参数,从而有效的避免镇压度不够,避免出现松散结构或者空隙。
1.3路基压实施工
在保证路基稳定性以及强度的过程中,压实施工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针对一系列的实际情况来对碾压次数、设备进行确定。进行压实施工时,首先在边缘入手,其次为中间部分,要采取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的方式,确保路基强度逐渐增加,直至符合相关的标准。在进行弯道碾压,碾压的方向主要由低到高,此外还要进行重复碾压,前后两次车轮重复度维持在12cm~20cm的范围,在对路基填筑进行压实时,避免出现混填现象,在同一个水平层上,要对同一种填筑材料进行选择,在回填之前,碾压时要注意分层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路基排水
地面排水。此项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在雨天或者雪天,要对整个路面范围内的降水进行快速的排除,避免出现下渗的现象。地面排水的方式有两类:一,集中排水,在地面的两边,要进行横坡、边沟、急流槽的设置,确保雨水顺利的流出去。在部分地区降水量较低,过水槽排水的设计主要在中央分隔带。二、分散排水。此类方式多在西北地区的长路段运用,在该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在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硬化路肩、进一步加固路基的边坡,还要对通过绿洲地带时地下水位较高这一方面进行考虑,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阻止边坡上部的植被生长,避免出现横向排水的出路被阻碍的现象。通过采取设置路肩排水沟的方式加大沟坡的排水量。地下排水最为关键的在于防止地面水的渗透。目前,主要采用的方式为暗沟、渗井等几类。这些方式主要采用以渗透力式排水。当水流量较大时,采用的渗沟一般都带有渗水管。最近几年,新研发了一种加劲软式透水管,其直径8cm至30cm,带有钢圈、滤布和加强合成纤维,广泛的适用于地下。
2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2.1原材料质量控制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所销售的材料品种数量多,极其容易误导采购人员,因此,要严格的把控材料关。对于整个市场的动向以及信息,采购人员要及时的把握,谨慎的选择合适的供货厂家,能够及时准确的把握各个材料相关信息,要选择一些持国家认证的企业,其商业信誉良好,资金雄厚,各项环节的生产要经过层层检验,要出具一定的质量合格证书、报告等,要对各个使用工程项目名称、进场日期等诸多信息进行详细的注明,当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要严格的按照国家的一系列规定和相关标准,并且要有专业的试验机构进行复查和核对,当结果合格时,就能够投入使用,递交材料。
2.2现场的控制
所谓的现场控制即为施工现场所做出的控制管理。一般而言,施工现场的控制包含两部分职能:指导、监督管理。指导即为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及监理人员对所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一系列改进和解决,避免出现施工技术方面的偏差,确保整个项目能够顺利、准确的达到预期的目的。监督管理职能即为在施工的过程中,监理人员根据相关的施工标准,及时的对相关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进行检查。现场的控制主要涵盖的部分如下:施工场地原材料的保存、隐患的排查等等。
2.3事后的控制
当施工结束后,所进行的控制称之为事后控制。主要是总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展开一系列的分析,避免在之后的工作中出现此类问题。事后的控制能够有利于今后的预先控制与现场控制,能够为其提供一系列的信息与资料,确保整个工程施工更加顺利的进行。
3结语
总之,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是极其重要的,直接决定道路基础设施的施工质量,从而会间接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同时还能够影响人们的生活。因此,对于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要严格的把关,做好相关的验收工作,极其有利于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日常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控制措施分析[J].粟利芬.江西建材. 2014(04)
[2]浅谈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措施[J].段连旭,张旭.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10)
作者简介:周星宇(1988-01-13),男,汉族,籍贯:云南省临沧市,当前职务:中电建路桥集团江门项目公司安全环保部副主任,当前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地铁车站、市政道路及桥梁工程质量控制
论文作者:周星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路基论文; 压实论文; 过程中论文; 要对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道路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