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脑卒中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效果观察论文_杨永花,吕梅芬,赵友兰,季美莲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 655001

【摘 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脑卒中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以“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主题,对脑卒中住院患者的跌倒事件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从活动前的0.31%降低到活动后的0.12%(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能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关键词】康复科;跌倒;品管圈;住院患者;护理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是指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个人,为了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及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与管理,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中国医院协会发布的“2009年度患者安全目标”中,将“防范和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列入十大安全指标之一,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或正在把住院患者跌倒率作为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降低患者跌倒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安全是护理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2016年2月至10月我院康复科开展以“降低脑卒中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主题的QCC小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成立品管圈小组 2016年3月选举护士长为辅导员、教学负责人及圈长,选出4名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投票选定圈名为携手圈,制定圈徽,并一起学习品管圈相关知识,建立品管圈微信群,通过电子信息平台探讨相关事宜。

1.2确定主题 以评价法进行主题评价,共6人参与选题过程,利用头脑风暴法选出5个主题,6名圈员通过效果性、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方面进行评估,每项按:5、3、1进行评分,投票选举,最后选择分数最高“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本次活动主题。

1.3拟定活动计划书 品管圈活动时间为26周,1~3周:选定主题和拟定活动计划;4—6周:现状把握和目标设定;7—8周:分析原因和制定对策;9—20周:对策实施;21~22周:效果确认;22—26周:进一步改进,巩固效果。

1.4现状把握回顾调查 康复科2015年2至10月脑卒中住院患者情况:患者908例,跌倒23例,跌倒率2.53%,23例跌倒患者中正在服用降压药和利尿药10例,服用降压药7例,服用镇静药6例,服用三种药物3例;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肢体偏瘫2例;高龄患者(80岁以上)3例,60—70岁3例;脑梗死2例,脑出血2例,;夜间跌倒8例,中午跌倒6例;卫生间跌倒5例,病房跌倒4例;跌倒前状态:转身9例,坐便椅8例,躁动4例,入厕2例;跌倒致患者受伤6例,无受伤17例。分析跌倒主要原因为:患者本身疾病、服用多种高风险药物、高年患者遵医行为差、护理人员风险评估能力不足、健康教育不到位、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未主动及时巡视病房等,共占整体的80%,将这几类原因列为本期活动改善的重点。

1.5目标设定 依据选题过程中圈能力的得分情况,设定本题圈能力为60%。目标值=现况值一(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2.53%一(2.53%×80%×60%)=1.21%。

1.6原因分析 目标明确后,全体圈员对改善重点项目展开头脑风暴法,鱼骨图分析法从人员、环境、物品、管理方面进行分析,从患者跌倒的诸多因素中找出实际造成患者跌倒的真因为:住院患者老年人特别是高龄患者多;使用多种高风险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利尿剂等);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护理人员缺乏防范能力.

1.7实施对策

1.7.1对高危人群进行全面准确评估,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对跌倒危险因素、防范知识的知晓度不足及治疗护理依从性不高是患者跌倒的主要因素。护理应于患者人院后,利用护理评估工具卡对患者进行评估,危险因素≥5分为跌倒高危人群,启用跌倒高危因素评估表,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7.2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多为老年人,一侧肢体无力,且合并有多种疾病,常服用多种跌倒高风险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利尿剂等),因此,进行活动与功能锻炼应有家属或护士陪伴,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合理使用助行器、轮椅等辅助工具,同时,要加强夜间护理,为患者床边放置尿壶,主动询问患者的需求,避免患者因怕麻烦他人而导致跌倒事件发生。

1.7.3合理安排服药时间,实施规范性、安全性药品管理。护士全面了解新人院患者的病情、既往史、用药史,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合理安排服药时间。利尿剂尽量在白天服用,使用降压、降糖、镇静等药物时,护士须落实口服药“发药到手、看服到口、服后再走”,对未按时服药的患者做好交接。指导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宜慢,生活起居做到3个30 s,即平躺30 s,坐起30 s,站立30 s再行走。

1.7.4改善住院环境,加强安全宣教。由于康复科病房设施老化,基础设施缺乏,护士应加强宣教,制作防跌倒警示标识,在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高卫生间粘贴醒目的标识,在床头悬挂防跌倒、防坠床标识。卫生间设置无障碍设施,厕所应无阶梯,患者可直接推轮椅入厕,厕所旁边安装扶手,粘贴“小心地滑”等标识,为患者准备座椅便凳,方便患者。病区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无积水,配备夜间照明设施,常用物品放于固定位置,呼叫器放于患者伸手可及处,避免患者因弯腰取物而发生跌倒。

2结果

2. 2015年2至10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及患者对跌倒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发生3例跌倒事件,跌倒发生率从实施前的0.31%下降到0.12%。见表1。

3讨论

跌倒是住院患者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据报道,每年每例住院患者会发生1.4次跌倒。因此,预防跌倒是医院每一位工作人员及家属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次品管圈活动取得显著效果,跌倒发生率由2.53%降至0.94%。可见,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有效地防止住院患者的跌倒,降低住院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通过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患者跌倒的发生率,还增强了圈员的团队精神、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沟通协调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总之,运用QCC能降低患者跌倒率的发生,不但能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护士防跌倒的风险意识,减轻患者的痛苦,加强医患沟通,而且规范的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管理的有效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章飞雪,于燕燕,徐枝楼,等.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内科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27—130.

[2]徐建鸣,丁万红,方亭妮,等.应用品管圈实施患者跌倒管理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3—26.

[3]付倩,程惠玲.降低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品管圈实践[J].护理学报,2014,21(1):18—21.

[4]成磊,胡雁,吴金球,等.《住院患者跌倒预防临床实践指南》的设计和初步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67—270.

论文作者:杨永花,吕梅芬,赵友兰,季美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0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0

标签:;  ;  ;  ;  ;  ;  ;  ;  

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脑卒中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效果观察论文_杨永花,吕梅芬,赵友兰,季美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