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宋博,李百鑫

核磁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宋博,李百鑫

黑龙江省佳木斯中心医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

【摘 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在乳腺癌诊断中3.0核磁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疑似乳腺癌患者100例,对其接受3.0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疑似乳腺癌患者100例中,42例的肿物小于2cm,其中20例为乳腺癌患者,18例在术前经3.0核磁共振诊断为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90.0%,2例为假阴性患者;58例的肿物大于2cm,其中34例为乳腺癌患者,34例在术前经3.0核磁共振诊断为乳腺癌,诊断符合率达到100.0%,2例为假阳性患者。54例乳腺癌患者中,共47例为毛刺征,共38例患者内部信号不均匀。结论 核磁检查在临床上是一种新型的诊断技术,对于乳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乳腺癌诊断;3.0核磁检查;应用价值

在临床恶性肿瘤疾病中,乳腺癌是比较常见的,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极大地威胁着女性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1]。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已经广泛应用了3.0核磁共振检查技术,其软组织对比度较好,对软组织有着较强的敏感性,特别是在应用了造影剂以后,更加为乳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准确的信息[2]。为了研究和探讨在乳腺癌诊断中3.0核磁检查的应用价值,本文对本院在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应用3.0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对其进行3.0核磁共振检查,100例患者都为女性,年龄29-65岁。均接受MRI检查,并对其实施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经病理证实54例为乳腺癌[3]。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乳腺局部疼痛、乳腺肿块和乳头溢液等。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来看,54例患者中,20例为I期乳腺癌患者,23例为II期乳腺癌患者,11例为III期乳腺癌患者。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3.0核磁共振检查,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对直径为15cm的表面环形线圈加以使用,经自旋回波序列、快速反转恢复序列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乳腺的矢状位与横轴位,将层厚保持在5mm,确定病灶部位后,对造影剂进行静脉注射实施增强扫描,并获取动态增强曲线。核磁共振检查的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肿瘤的病灶边缘不规则,边界模糊,有细小或较粗大的毛刺状出现,少数病灶周围的血管影异常增多;病灶内部无匀称信号,在增强扫描后可见团状、斑点状和条片状等症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分析3.0核磁共振的表现

54例乳腺癌患者中,共47例为毛刺征,占87.0%,乳腺癌的边缘不光滑,可见毛刺症状;共38例患者内部信号不均匀,占70.4%,乳腺癌的内部信号不均匀,大多呈岛状或网眼状表现。

2.2诊断符合率

疑似乳腺癌患者100例中,42例的肿物小于2cm,其中20例为乳腺癌患者,18例在术前经3.0核磁共振诊断为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90.0%,2例为假阴性患者;58例的肿物大于2cm,其中34例为乳腺癌患者,34例在术前经3.0核磁共振诊断为乳腺癌,诊断符合率达到100.0%,2例为假阳性患者。

3讨论

临床上对乳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为超声波检查与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有着较高的诊断率,而对于较小肿物的乳腺癌的诊断率却是比较低的。针对致密型的乳腺,钼靶X线片对周围腺体与脂肪组织的分辨率较低,易被线片限制[4]。超声波检查与钼靶X线摄影诊断在诊断病变较小且病变位置较深的病灶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临床诊断率有所降低[5]。近年来,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广泛应用了3.0核磁共振检查,其软组织对比度较好[6],对软组织有着较强的敏感性,特别是在应用造影剂以后,可以准确诊断早期乳腺癌,可采用动态观察方法来鉴别良性与恶性病变,为临床乳腺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58例患者的肿物大于2cm,其中34例为乳腺癌患者,34例患者在术前经3.0核磁共振诊断为乳腺癌,诊断符合率达到100.0%,2例为假阳性患者。这提示3.0核磁共振是乳腺影像学诊断中极为重要的补充手段,可以使乳腺癌的诊断率得到提高,尤其是对小于2cm的乳腺癌。相关资料显示[7],乳腺MRI可发现直径为3mm的多发病灶,对乳管内的浸润有较高的敏感性,所以,3.0核磁共振检查在乳腺区段切除术中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常规检查方法很难检查乳腺病变,特别是小于2cm的病变,对于病灶位置较深的病变,应用3.0核磁共振检查具有一定优势[8]。3.0核磁共振可使临床诊断符合率得到提高,是一种新型的诊断技术,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早期诊断乳腺癌和观察乳腺癌的浸润情况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晓.钼靶摄片与核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比较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3):21-22.

[2]盖希,李占文.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评价[J].现代实用医学,2009,21(4):418-419.

[3]鱼永卫,李彦青,王永宏,等.X线钼靶与定量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小结节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J].河北医药,2012,34(13):1949-1951.

[4]林桂芳.超声及乳腺透射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3,16(6):69-70.

[5]施颖.乳房导管内乳头状瘤钼靶X线诊断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6):1159-1160.

[6]白得森.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哈尔滨医药,2012,14(5):396-397.

[7]钱娟,杨井,相雪梅.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8):2510-2511.

[8]周英豪,张诗琳,周立艳,等.3.0T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与病理学对照研究[J].医学综述,2012,17(8):1276-1278.

论文作者:宋博,李百鑫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4

标签:;  ;  ;  ;  ;  ;  ;  ;  

核磁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宋博,李百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