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柏叶在柏叶汤中的配伍意义分析论文_左凤先

(龙泉驿区柏合镇公立卫生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对侧柏叶在柏叶汤中的配伍意义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中药配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经饮食失节法建立脾胃虚寒大鼠模型,分别分成柏叶汤组、柏叶汤去侧柏叶组和模型对照组,经玻片法对大鼠全血凝血时间进行测定,并对血小板含量、溃疡指数进行观察。结果:柏叶汤能够对大鼠凝血时间进行调节,显著提高大鼠血小板计数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柏叶汤去侧柏叶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柏叶汤去侧柏叶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侧柏叶在柏叶汤中的配伍,对脾胃虚寒性胃出血大鼠可产生显著的缩短凝血时间、提高血小板计数的效果,并有效抑制溃疡的形成。

【关键词】侧柏叶;柏叶汤;胃出血;配无意义;脾胃虚寒

【中图分类号】R28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9-0357-02

柏叶汤出自《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 篇,只要功效为温中止血。柏叶汤中,配伍应用了具有凉血止血作用的侧柏叶[1]。近几年,关于温中止血药中配伍凉血止血药物的研究相对较多[2]。本次研究中,以对侧柏叶在柏叶汤中的配伍意义进行分析探讨为目的,对大鼠经饮食失节法建立脾胃虚寒模型,分别分成柏叶汤组、柏叶汤去侧柏叶组和模型对照组,经玻片法对大鼠全血凝血时间进行测定,并对血小板含量、溃疡指数进行观察,结果汇报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40只清洁级的SD大鼠,均属于雄性,体质量在250g~300g之间,常规饲料自由进食、饮水。

1.2 药剂与制备

侧柏叶、艾叶、干姜,取2岁男童晨尿100ml,侧柏叶9g、干姜9g,艾叶3g,水500ml,按照传统方法水煎,浓缩至含有生药为2g/ml的药液。

1.3 实验仪器

台式离心机、显微镜。

1.4 实验方法

将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柏叶汤组、柏叶汤去侧柏叶组。每组包含10只大鼠。模型对照组、柏叶汤组、柏叶汤去侧柏叶组均经饮食失节法建立脾胃虚寒模型,即单日喂白菜,双日喂猪油,连续14天。造模第8天时,模型对照组每日给予浓度为0.9%氯化钠溶液管委,给药组分别给予柏叶汤、柏叶汤去侧柏叶药液灌胃,连续7天,每天1次,造模14天时,模型对照组、柏叶汤组、柏叶汤去侧柏叶组均经无水乙醇灌胃,造成胃溃疡,灌胃1小时候,眼球取血,解剖取胃,经浓度为10%甲醛内浸泡5~10分钟,将胃沿着大弯处剪开胃壁,经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将胃内的残留物清洗干净,对溃疡指数进行测定。

1.5 观察指标

对各组大鼠的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溃疡指数进行测定,并展开对比分析。

1.6 数据处理

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经(x-±s)形式表示,统计分析采取t检查,计数资料统计分析采取χ2检验,P<0.05时,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柏叶汤能够对大鼠凝血时间进行调节,显著提高大鼠血小板计数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柏叶汤去侧柏叶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柏叶汤去侧柏叶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3.讨论

全血凝血时间为血液离开机体后到凝固所需的时间[3]。有研究显示,侧柏叶对大鼠血凝系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能够有效缩短大鼠全血凝血时间,对大鼠全血凝血时间具有调节作用[4]。对于机体而言,能否正常止血,与血小板数量存在明显相关性。现阶段有研究证实,溃疡的发生与胃黏膜的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之间的平衡关系存在明显相关性。攻击因子作用较防御因子大时,会造成溃疡的发生[6]。本次研究中,以对侧柏叶在柏叶汤中的配伍意义进行分析探讨为目的,对雄性大鼠进行了脾胃虚寒造模,并展开了分组实验,结果发现,柏叶汤能够对大鼠凝血时间进行调节,显著提高大鼠血小板计数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柏叶汤去侧柏叶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柏叶汤去侧柏叶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5]报道结果相似,由此证实,侧柏叶在柏叶汤中的配伍,对脾胃虚寒性胃出血大鼠可产生显著的缩短凝血时间、提高血小板计数的效果,并有效抑制溃疡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刘茜,宋睿璞.柏叶汤中凉血止血药配伍意义的实验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13,24(6):1350.

[2]刘茜,宋睿璞,陈桂敏.柏叶汤中凉血止血药对脾胃虚寒出血大鼠的血清TXB2,6-keto-PGF1α的影响.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8):173.

[3]梁劲军,陈超云,朱咏絮.以黄土汤为例谈以方治病的中药权重问题[J].新中医,2012,44(8):180.

[3]陈兴芬,单承莺,马世宏.等/侧柏叶化学成分生理活性及防脱发功能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0,29(3):1-5.

[4]潘宪伟,赵余庆.侧柏叶和果实中黄酮类和萜类物质的现代药学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2,43(8):1641-1646.

[5]陈兴芬.侧柏叶化学成分提取及活性功能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15-216.

论文作者:左凤先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  ;  ;  ;  ;  ;  ;  ;  

侧柏叶在柏叶汤中的配伍意义分析论文_左凤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