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尧都区中学“大课间操”开展现状及调查研究论文_张玉玉

临汾市尧都区中学“大课间操”开展现状及调查研究论文_张玉玉

张玉玉(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1600)

摘要: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人们始终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和锻炼。通过2011年第三次国民体质检测报告得知:我国中小学生的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下滑趋势得到抑制,但是近视率、肥胖率却是上升趋势。这一检测结果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为响应2011年颁布的《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文件,传统的课间操开始逐渐向大课间操演变。“大课间操”时间长、内容丰富,组织形式多变,能够缓解了孩子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体质。本文通过对临汾市尧都区六所中学大课间操组织形式、内容、参与情况等多方面做调查,寻找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促进大课间操开展的有效性、规范化,进而推动运城市中学大课间操的开展。

关键字:临汾市尧都区;中学;大课间操;

中图分类号:G64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6-055-01

1影响临汾市尧都区六所中学大课间操开展现状原因

1.1 大课间操活动内容的影响

大课间操的内容主要还是以广播体操为主,学校统一放音乐,学生集体做,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动作不到位、慢拍,甚至还有逃操的现象,达不到做操的效果,随后就成了学生自己的放松时间。

1.2大课间场地器材的影响

场地器材成为制约大课间操开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场所的匮乏成为学校领导不重视支持大课间的重要原因,学校的设备器材不能及时的更新。场地器材的不够健全导致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对活动场地的要求。

1.3大课间项目的影响

临汾市尧都区六所中学大课间操开展的项目比较固定,主要以跑步、广播操、跳绳为主。活动内容单一,项目陈旧,间接导致学生参加大课间操的态度比较消极,因此组织者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既要符合相关部门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及学校的实际情况。

活动内容更换频率太低,单一的广播体操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重复的厌恶感,内容不进行更换学生学生参与活动的情绪上会有明显的变化,这样既不科学又达不到让学生积极锻炼、自主锻炼的目的,严重影响了大课间操开展的效果。

1.4 宣传情况对大课间活动的影响

六所中学大课间操的宣传以口头宣传为主,开展班会,校宣传栏中只有一小部分班级为主呈现大课间操场景,甚至都没有任何宣传活动。总体来看,六所中学大课间操的单调的宣传内容导致宣传效应不高,学生兴趣不足。为提高学生参与大课间的,首要的是做好前提的宣传,引起领导、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因此丰富的宣传方法、必要的宣传手段式非常重要的。以临汾一中为例,可以通过张贴优秀班级大课间操海报、广播站宣传、播放优秀大课间操视频等多种方式同时展开宣传。

1.5教师参与大课间操的态度

大课间操开展效果和教师的重视与否同样息息相关。组织者以及学校教师的重视和参与,首先是树立榜样、调动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可以在参与的过程中发现其中问题并找寻解决的办法,才能推动大课间操的开展,营造活跃的大课间操氛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影响大课间操开展的因素分析

2.1主观因素

大课间操的参与者是学生,因此也是影响大课间活动开展的主要原因。年龄段的差异、身体素质的不同、对各个项目的热爱、性别差异学生都对学生参与都产生了影响。

2.2客观因素

受升学率、场地器材的限制、重视程度和认识度不足、作业量现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都对大课间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重视程度不足,宣传及组织形式单一。经过调查发现,临汾市尧都区六所中学的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足、加上升学率的压力。所以对大课间支持度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和宣传方式单调导致学生兴趣低;组织形式单一,主要以班级为主。

(2)活动内容匮乏,有限的场地器材,短暂的活动时间。活动内容不丰富,以集体做广播体操为主,学生产生了视觉疲劳和听觉的疲劳,长时间重复同一件事情的厌恶情绪;场地匮乏、器材设备老化,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实际有效的时间短,大部分的时间学生自主活动了。

(3)学生、教师对大课间操认知缺乏。学生和教师对大课间操的认知不足,学生对大课间存在偏见,希望开展一些自己喜欢的项目和更换创新;体育教师作为比较专业的教师大课间操出勤率几乎为零,其次现有体育教师技能比较单一,缺乏多种专项教师的加入。

(4)开展现状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作为大课间操的直接参与者,是影响大课间操的最重要的因素;学校领导、教师不重视支持大课间操和学校的客观条件不足也是影响大课间开展的影响因素。

3.2建议

(1)加强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对大课间操的重视。校领导加大对大课间操的重视程度,把大课间操作为学校教学计划的一部分,保障大课间操开展的时间;加强大课间操的管理力度制定相关的制度作为约束;增加体育经费投入,改善体育场地、设施,为大课间操的开展提供客观的保障。

(2)扩充体育教师资源、完善管理体制。通过招聘或外聘不同专项的体育教师,由体育教师负责大课间操活动内容,安排丰富的运动项目和适宜的运动负荷,定期更换活动内容与音乐,创新活动方式。完善管理体系,体育教师担任主要负责人,班主任协助,分配体育小组长各到其位,争取做到责任到人。

(3)优化活动内容、定期更换内容。大课间操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达到让学生科学锻炼的目的又要选取新颖的项目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鼓励学生发表建议,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大课间操的主体。

4 参考文献

[1]郭瑞琴.山西省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及推进策略[D]:[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14.

[2]阎勇.中学课间操组织形式改革研究-以绵阳市五所普通高中为例[J].体育世界,2009,(08):68-69.

[3]刘世东.让学生真正享受快乐大课间[J].体育教学,2008,(01):14-15.

[4]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理论研究[J].周凤施.湖北体育科技,2007,(06).

[5]太原市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创新性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成都体育学院,2016

论文作者:张玉玉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6月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  ;  ;  ;  ;  ;  ;  ;  

临汾市尧都区中学“大课间操”开展现状及调查研究论文_张玉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