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保护与发展研究_神农架论文

神农架保护与发展研究_神农架论文

神农架保护与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神农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神农架位于我省西部,因华夏始祖神农氏在此搭架采药而得名。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神农架林区,直属省管辖。因其美丽神奇的生态环境资源和独特生态功能,对长江流域、南水北调水源的全国性意义,以及动植物保护和开展森林生态学研究的全球性意义,倍受世人瞩目。神农架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和建设好神农架不仅是神农架人的愿望,也是全国和全人类的共同愿望。

一、充分认识神农架的生态价值

神农架生态环境资源蕴藏着巨大的价值。世界银行GEF项目专家考察后认为:神农架是中国华中地区唯一的原始森林分布区,是长江流域中生混交林最大的残余森林之一,含有比其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更为丰富的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它不仅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物种的天然基因库,更由于其保存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对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土保护、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极具现实意义,也是研究生物多样性以及植被自然演替规律的理想场所,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一)维系生态平衡的价值。完好的植被、高储量的林木蓄积对长江中下游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定、优化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动物资源和繁殖驯化、育种的源泉。经初步考察,神农架有脊椎动物500多种,昆虫560多种,其动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全省乃至全国极为少见。神农架众多的野生动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属于营养构架和食物网络中不可替代的消费者,维持着各种类型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生态旅游价值。神农架能让旅游者亲身体会和领略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和生态过程离不开的物种、森林、水体和洁净的空气,增强对生态系统功能和效益的了解,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神农架生态旅游丰富、独特,峰峦峻峭、峡谷纵横、古老珍稀的动植物、原始森林和洪荒风貌,观赏价值极高。湖北省旅游学会专家考察后认为“神农架各类旅游资源各具艺术特色,不仅组合有规律性,垂直分布有立体性,还有微观的层次性,时序的变换性,观察角度的多变性,神话传奇性和科学性”;“既有大众化观光旅游价值,更潜在科学考察、探险猎奇、健身疗养、教学实习、避暑度假等多种生态旅游功能,宜开辟为大型生态旅游目的地”。

(三)生态经济价值。神农架的生态环境资源具有无可估量的经济价值。据初步匡算,近期,神农架可计量、可开发、可持续利用的经济资源总价值达到1700多亿元。神农架的许多物种还具有实用价值,包括我国传统的中药、香料、毛皮等各种原料,其价值十分可观。如果把森林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转化为经济价值,则不可估量。从综合经济价值层面来讲,神农架是无价之宝地。

“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合理开发资源,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桂林宣言)。保护神农架,实现神农架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保护就是发展的观念,积极有效地保护好神农架的生态环境。

二、紧紧抓住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新机遇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机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我们就不难看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既有利于当前又有利于长远的一系列机遇,并将随着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的不断推进,衍生出许多有利的政策和法律保障。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发展道路上确立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强调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有利于增强神农架的生态功能,逐步解决好神农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面临的问题;在全社会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树立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利于动员全社会力量来保护神农架、建设神农架;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也将为神农架保护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证。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机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为之努力奋斗。温家宝总理在今年2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进一步强调指出:“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保护和建设好神农架生态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经济快速增长的关联带动机遇

经济发展为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形势好就能为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科技等方面的支持。从国际经济形势看,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强劲。从国内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发展势头非常良好。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体增长9.1%,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增长7%—8%的徘徊局面。今年上半年,在加强宏观调控的情况下,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增长9.8%,保持着较快增长势头。我省及神农架经济发展也是形势喜人。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8%,神农架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6%。世界经济的复苏,全国经济的上升,必须会带动我省及神农架经济增长加快,从而为生态环境保护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神农架生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拉动机遇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过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消费结构将更快地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对住宅、汽车、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健、环境保护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需求将明显提高。城市化在越过30%的拐点后,开始快速向70%的水平迈过,城市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等因素将显著地促进消费的增加和聚集。从全国及我省实际情况来看,经过多年的资金积累,目前部分城镇居民已具备了从万元级消费向十万元级或几十万元级消费过渡的能力,以汽车、住宅、旅游、通讯等为代表的新型现代消费热点已经开始形成。消费结构的升级推动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新一轮消费热点相关的产业必将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期的高增长行点。神农架作为我国华中地区重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近几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旅游及旅游服务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2003年在遭受“非典”的严重冲击下,仍然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今年上半年,接待旅游总人数达到23.2万人,实现旅游经济综合收入4727万元,(神农架旅游旺季在7—10月份)分别比2002年同期增长62.9%、54.2%。随着消费结构升级的进一步推动和城镇中产阶层队伍的不断扩大,神农架的生态旅游业将会获得更快更稳定的发展。

(五)生态补偿的政策预期机遇

上世纪50年以来,鉴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大量的资源耗竭和生态破坏问题,一些国家和地区尝试采用经济手段予以解决。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及《二十一世纪议程》中提出:在环境政策制定上,价格市场和政府财政及经济政策应发挥补充性作用;环境费用应该体现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上;价格应反映出资源的稀缺性和全部价值,并有助于防止环境恶化。由此,生态环境补偿问题开始被更多国家认识并付诸实践。近几年来,我国对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正在积极起步,生态补偿问题得到了中央及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就明确指出:“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国家环保局提出生态环境不是免费的午餐。国家林业局实施的天然公益林补偿制度已经开始实施。一批仁人智士大力呼吁国家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这些迹象表明我国生态补偿问题开始受到重视,在不久的将来会逐步形成更多的政策、法律保障,逐步建立健全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稳定性的新制度和新机制。这对更好地保护和建设神农架生态环境必将形成强有力的推动,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全区人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

(六)国家及省高度重视的项目建设机遇

1970年,国务院批准神农架林区建制,直属省管辖,是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1986年,神农架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2年,林业部批准成立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神农架保护与发展的高度重视。在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移民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神农架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2000、2001、2003年三次在神农架召开现场会,研究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产业发展问题,帮助解决神农架保护和发展中面临的交通、生态移民、旅游设施建设、城镇建设、森林防火等实际困难。每次现场办公会都形成一份会议纪要,解决一批问题,有力地推动了神农架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特别是200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视察神农架时指出:“要全力保护好神农架这一重要的自然资源宝贵,将之建设成为国家级一流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要按照“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保护和建设好神农架。这对神农架的长远发展将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三、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矛盾和压力

(一)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足的矛盾和压力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既相互促进,又相互矛盾。自从有了人类活动以来,这对矛盾就时刻伴随着我们。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的道路,给世界各国留下了深刻的教训。1972年,联合国环境会议通过环境发展宣言,在全世界范围内提出了环境保护、环境改善的问题。同年,我国召开全国环境工作会议,1992年世界研发大会后的1994年我国公布中国21世纪议程。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在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上,更加强调其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成为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现在我国正处在高消费的重化工业加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并且将伴随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神农架作为国家级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与全国面临的矛盾相比,有其特殊性。这就是它更多地表现为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不足的矛盾。神农架戴着“物种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金丝猴的故乡”的皇冠,过着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以下的生活。经济发展滞后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2003年,神农架人均生产总值4927元,全省平均9001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54.74%;人均财政收入233元,全省平均433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53.81%;农民人均纯收入1594元,只有全省平均2566.76元的62.1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509元,只有全省年均水平7322元的75.24%。根据对神农架2002—2003年的小康进程测算,小康实现水平虽然也达到了77.9%、82.9%,但在17项指标中,仅有7项达到目标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非农就业比例、恩格尔系数、人均砖木钢筋结构住房面积、电视机普及率、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自来水普及率、通电话村比重等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均未达标,小康建设任务十分繁重。

神农架建制晚、起步迟、底子薄、基础弱,经济发展环境先天不足,自主性差、依赖性强,大力发展工业、采矿业等资源性产业,又会受到环境制约,而要实现环境目标就必须对其产业发展作一些限制,牺牲一部分发展权;如何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把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搞上去,将是神农架面临的一个长期挑战。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刚性约束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的矛盾和压力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其特殊重要地位,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严。从颁布《环境法》、《森林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到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环境法律体系;从把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颁布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到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湿地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等国际公约,如此等等,都体现了环境保护的刚性约束特征。而在神农架,与生态环境保护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更缺乏制度性保障,成为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制约。以森林防火为例,神农架山大人稀,交通不便,森林面积大,防火周期长,扑救难度大,是国家林业局确定的“十五”期间全国五个重点森林防火区之一。连续24年没有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发生火灾的机率越来越大。但整个林区用于监测预报火情的了望塔仅有一座;随着天然林停伐,全区防火林道失修,防火通道不畅;用于防火救灾的公路通达性能差,一旦发生火灾,远的地方要1—2天才能到达,来不及及时扑救。此外,还有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水土保持设施、森林病虫害防治、动物疫情防治、生态城镇基础设施,生态科学研究基础设施、生态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都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生态保护的基本要求。如何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相一致的基础设施,对生态保护任务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神农架来说也是一个严重挑战。

(三)生态环境保护的硬投入与生态补偿不足的矛盾和压力

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资源,具有自然性;同时又是一种产品,具有公共产品属性。保护生态环境要投入,建设生态环境更要投入。自神农架列为保护区以来,除了国家、省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外,神农架每年都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才使得神农架的森林覆盖率由1982年的63.7%提高到现在的88%,保护区森林覆盖率更是提高到96%。与神农架对国家、对世界的贡献相比,国家、省对神农架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仍然严重不足。据浙江大学专家对千岛湖引水工程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成果,林业生态保护的投入和代价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涉及补偿费用和管护费用,按照30元/亩年的补偿标准和10元/亩年的管护标准,神农架每年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及管护费用应为1.6亿元(400万亩×40元/年);二是退耕还林补偿,按300元/亩年计算,每年需要4500万元;三是商品林的补偿,即对停止商品林采伐的经济补偿,以停止采伐第一年的商品量,按每立方米600元计算,每年减少采伐收入6000万元。此外,还有水利生态保护投入,动物生态保护投入,生态移民投入等等,都应该得到相应的补偿。但是国家对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只有5—8年,对神农架天然公益林保护也仅限于保护区的105万亩,补偿时间短、范围小、标准低。生态环境保护的无偿投入与生态补偿不足的矛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制约神农架的保护与发展。

(四)科学保护生态与科技支撑乏力的矛盾和压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科学技术。温家宝总理在阐述统筹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时曾强调指出:必须“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神农架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物种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的生态特征,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同时也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保护和建设。但神农架自身拥有的科学保护生态环境的力量薄弱,既缺乏高素质的科技型生态保护人才队伍,又缺乏科学保护的现代基础设施。森林防火还是采用原始手段,科学预警监测体系的建设还没有起步,森林病虫害的科研、动物疾病的防治、地质灾害的预警、水土治理等各类型科技人才和设施贫乏。要改变这种状况,迫切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对生态环境人才的培养。

(五)高效长效保护与机制体制不配套的矛盾和压力

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是神农架永远的主题。要高效长效地保护好神农架生态环境资源,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态保护机制和统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从机制上讲,依法保护机制、公众参与机制、经济补偿机制、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等还不健全,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宣传教育、完善法律等多途径加以完善。从体制上讲,神农架林区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现象仍然存在。林区政府与神农架林业管理局、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同时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的行政职责和管理任务,难以有效地协调林区内的各种关系,不利于长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不利于合理开发资源,不利于对外树立统一的神农架形象,不利于提升神农架的无形价值。提高管理水平,理顺管理体制,也是有效保护好生态环境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面对上述矛盾和压力,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矛盾和压力而放弃当前大好机遇。要以强烈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各种各样的挑战。当然正确处理好上述种种矛盾,缓解和消除神农架保护与发展的各种压力,既是神农架的职责,也是省及国家的责任,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各方面都应该履行好自身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四、科学谋划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推行生态优先战略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发展模式,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根据神农架的生态环境资源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上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神农架必须全面贯彻“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发展方针,坚决推行生态优先战略。

1、生态优先战略的基本内涵。所谓生态优先战略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上,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放在优先的位置,当作压倒一切工作的核心,以生态环境的好坏作为评价工作好坏的首要标准;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为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作出自己独特的生态贡献。

2、战略目标。就是以生态效益、生态功能最大化为目标,争取把神农架建设成为国家级一流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示范区、生态功能区、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生态科研基地,努力实现神农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战略重点。根据生态优先战略和战略目标的要求,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为突破口,突出抓好生态保护、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安全、生态产业发展等重大事项,建立健全依法保护、科技支撑、全民参与的生态保护制度和机制。

(二)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是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主动、积极保护生态资源的重要方式。根据神农架生态环境特点,神农架有条件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和小水电产业,走一种独具特色、生态鲜明的生态产业发展道路。

1、以生态环境为支撑,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业。神农架发展生态旅游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独具优势的发展基础。从当前的情况看,神农架的生态旅游业还是刚刚起步,发展的潜力和空间非常大,完全有条件发展成为支柱产业。要紧紧抓住当前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有利机遇,把旅游业尽快培植成林区的支柱产业,把神农架旅游业建成驰名中外、特色鲜明、系列配套良好、动作规范的大产业,成为我省乃至全国旅游业的精品名牌。

一是高标准修编《神农架旅游总体规划》。发展旅游业,编制规划是龙头。按照制订一流规划、发展一流产业的要求,神农架应成立规划修编工作专班,聘请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对现有规划进行修编;规划修编既要与林区总体发展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相衔接,又要使景区建设规划、城镇建设规划、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相一致;通过一定的法律形式赋予规划的严肃性、强制性,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是着力打造生态特色鲜明的景区。神农架最大的优势是生态环境,生态多样性突出,具有多种旅游功能,开发景区应围绕生态来做文章。目前,神农架已开发了不少景区,如神农顶、神农坛、燕天垭、香溪源、玉泉河等景区,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突出景区特点,突出景区的主题,把秀丽的山川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结合起来,赋予景点以生命内涵,变死景点为活景点;赋予景点生态性和知识性,变一般性旅游为生态型、学习型、科考型旅游。启动并高标准建设好大九湖高山湿地生态景区,开发冬季旅游项目,让神农架变成没有淡季的热点旅游地区。

三是整合旅游资源,改革旅游经营和管理体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则,进一步开放旅游投资市场,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开发商参与旅游业的改革和发展;推行旅游资源、人才、市场的整合,以股份制为纽带,建立统一的旅游品牌和旅游集团,实现不同资源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四是做好旅游市场的营销工作。与国内知名的旅游景区相比,神农架的知名度还不高,应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开展旅游市场营销,既要发挥“一江两山”和“大三峡”旅游品牌的优势,又要突出神农架生态特色,加强与客源地旅行社合作,形成稳定的旅游客源;利用今年九月份“绿色中国”论坛在神农架主办的契机,积极争取与中国环保促进会联合成立生态旅行社;进一步扩大神农架生态旅游对国外的宣传,不断提高入境旅游。

2、以退耕还林工程为契机,着力构建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体系。神农架地处亚热带和北温带交迭区,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良好基础条件。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林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神农架完全可以把生态农业建设与生态保护工程同时推进。

一是把生态农业建设与生态环境结合起来,通过推广保护性农业生产方式和先进的生物技术措施,改善退化的生态,实现生产、生态良性循环,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

二是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通过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引导生态农业园区式发展;按照“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绿色通道,绿色营销”的理念,加速开发有利于充分利用独特绿色资源的产业,重点包括天然植物药品加工业,天然无污染绿色食品加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产业,做足“绿色产品”的文章,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着力点,带动产业上规模上档次。

三是把生态农业发展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拓展生态旅游的领域。把旅游景区附近的生态农业园建设成具有生产、旅游、休闲、民俗文化展示等综合功能的基地。使农业生产与旅游服务、旅游产品营销一体化发展。

(三)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生态保护的能力

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神农架是我省的贫困山区,光靠自身的力量难以改善生态基础设施条件,必须建立以上级政府和部门财政性投入为主的项目建设投入机制,才能不断提高其生态保护的能力。从当前神农架生态基础设施现状看,应重点支持以下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态防护和生态旅游的通达性。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为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提供服务的产业。搞好生态保护和发展,交通必须先行。从进入的通道看,从宜昌经兴山、从襄樊经保康、从十堰经房县三条进入林区公路都要改造,提高等级,完善公路安全设施配套工程;从区内交通看,要根据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城镇发展的需要,加强森林防护通道和旅游通道建设,加强镇村、村村之间公路建设。

2、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态环境的安全性。森林防火是神农架生态保护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神农架已23年没有发生重大火灾,随着森林中易燃物的不断堆积,防火设施的逐渐老化,防火形势越来越严峻,应给予高度重视。要按照防重大火灾的标准,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化、全方位的预警预报系统、突发火灾扑救系统。要把生态安全教育纳入森林防火工作之中,支持生态安全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

3、加强生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城镇建设对生态的破坏性。城镇是开展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托,也是重要的服务基地。神农架的城镇建设不同于一般地方的城镇,既要体现神农架生态特性,又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仅从减少城镇建设和发展对生态的破坏角度讲,应该建立比其它城镇更为完善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和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4、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学保护生态的能力。神农架科研基础设施落后,远远不能满足生态保护科学化的要求。根据神农架的生态特点,应加大对森林防护、动植物病虫害防治、水土防治等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加强科研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科学保护的能力。

(四)以促进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为重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1、争取国家支持,把神农架全区生态资源纳入到生态补偿范围。神农架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在涵养水源、水土保护、南水北调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抓住国家长江上游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和南水北调的重大机遇,抓住国家正在编制“十一五”规划的有利时机,争取国家把神农架全区纳入国家生态补偿试点范围,促进神农架全面保护和建设。

2、建立健全省级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建设、生态移民的支持力度。多年来,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神农架生态保护工作,在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扶持。但在制度化、规范化上做得还不够,有些政策措施落实得也不尽如人意。要改变这种现状,应研究制定神农架生态补偿的地方法律制度,切实把神农架生态保护列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去,在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建设、替代产业、生态移民等方面加大对神农架的支持力度。为神农架生态保护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

3、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市场化运作的神农架生态保护基金。要充分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重视神农架生态保护的有利条件,积极筹建世界性的保护神农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金组织,争取国内外的广泛支持,从国际上分摊保护成本。国家、省要充分发挥和利用政府的影响,帮助神农架林区加强与国际环保组织、生态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定向募集、建立科研基地、生态园等形式,筹措生态保护和发展资金。争取国家财政和税务部门的支持,对向神农架环保基金提供资金的大型企业(集团)、事业单位、民间团体实行税收抵扣的政策,鼓励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神农架的环保事业发展。

(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提高政府生态保护的管理能力与水平

1、加强生态保护的制度建设,不断增强依法保护的能力。搞好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必须先行。在争取省级政府出台相关法规、规章的同时,林区政府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如生态资源、生态安全、生态旅游等,都要建立综合的或专门的规章制度,实现生态保护的制度化、规范化,把一切生态保护行为都纳入到法制化轨道上来。

2、理顺生态管理体制,不断增强行政管理能力。目前林区三个县处级单位并存的行政框架对生态保护的统一管理十分不利,必须谋求建立区域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从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角度考虑,可将神农架林区更名为神农架市,行政级别升格为地级市。保留现有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和林业管理局两个县处级单位,实行双重领导、以市为主的管理架构。

3、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不断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国家和省要根据神农架的工作特点,对其实行绿色GDP绩效考核机制,与经济建设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引导林区政府把发展的重点切实转移到生态保护上来。建立生态补偿与生态功能挂钩的管理办法,把生态功能作为对其进行生态补偿的重要标准。

4、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公众参与机制,不断增强全民环保责任和意识。神农架山高人稀,生态保护的任务重,难度大,必须最广泛地动员全区人民参与。林区政府要深入持久地加强全民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环保意识、森林防火意识,通过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办法,特别是经济补偿的办法,将全区人民纳入到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体系中来,使全体公众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力量,每个神农架人都成为合格的生态保护员、森林防火员。

五、需要国家和省支持解决的若干问题

(一)争取国家将神农架作为华中地区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加以扶持和建设

一是国家切实把神农架纳入重要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争取国家发改委将神农架林区生态保护纳入国家“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专题规划之中,作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加以扶持和建设,巩固和提高神农架涵养水源、生态平衡、净化空气的功能;争取国家林业部、国家环保总局支持神农架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和水土流失治理能力;争取国家旅游局支持,把神农架作为国家重要生态旅游目的地向国内外推介,促进神农架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争取国家教育部、科技部的支持,建设神农架生物、生态研究基地,发挥神农架生态的科研价值;争取农业部对神农架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持,建设绿色产业基地。等等这些,需要国家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上,向生态环境保护区倾斜;同时也需要省里积极争取,为神农架保护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扶持环境。

二是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制度,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和法律保障。主要是争取国家将神农架纳入生态补偿试点范围,建立稳定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补偿渠道和标准;扶持神农架生态移民,并享受三峡移民一样的待遇;帮助神农架发展替代产业,使神农架在生态功能不断增强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二)加大对2003年省委省政府神农架现场办公会确定事项的督查落实

1、交通建设方面。209国道复线林区阳日至房县杜川山岭重丘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可研正在评审中,需省政府督办,加快可研评审进度,尽快拿到批文。木鱼至兴山白沙河杭兰高速连接线工程前期工作,林区已向省交通厅多次汇报,需省政府督办,加快前期准备工作进度。

2、生态移民。省发改委按国家以工代赈规定分两年综合安排650万元,现只到位50万元。省发改委应尽快争取国家发改委支持计划内资金600万元。

3、污水、垃圾处理方面。木鱼镇污水及垃圾处理项目已纳入三峡库区影响区统一治理规划,已进入初步设计阶段,国债投资3378.92万元。红坪、松柏污水及垃圾处理项目已纳入南水北调水源区治污项目规划,总投资8083.18万元,世行贷款222.5万美元。新华、宋洛、下谷集镇污水处理项目国债投资2034万元。阳日、九湖污水处理厂总投资1419.61万元,世行贷款125.8万美元。需省政府协调解决全区八个乡镇污水、垃圾处理世行贷款资金。

4、松柏防洪工程。该项目工程概算投资2778万元,省发改委按工程概算的20%分年给予补助,目前只下拨部分项目经费,省发改委应尽快下拨剩余补助资金。

5、森林防火。省林业局2003年支持268万元用于林区防火建设项目,该项资金未到位,应尽快落实到位。

6、自然博物馆项目。省林业局投入300万元,旅游局从支持的800万元中投入200万元,省林业局投入部分应予协调落实。

(三)需要省里继续支持的相关事项

1、生态移民。神农架全区需搬迁的高山居民2994户,12680人,共需移民资金8170万元。其中地方政府自筹和群众自筹部分无法解决,需要省政府支持帮助解决。

2、森林防火。神农架23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维系长久安全的各种设备设施已经严重损耗,而且现有的设施设备科学含量低,森林消防队伍业务技能低,森林防火预警、监测能力差,急需配备高科技全套森林防火设施设备,培养一只现代森林消防队伍。需要省政府给予支持。

3、社会保障。神农架地方经济落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资金缺口大。需要省政府支持解决社会保障资金缺口。

4、交通建设资金缺口。需要省政府解决双神线1374万元、坪阡库区公路还建250万元的资金缺口。

5、发展替代产业。由省农业厅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帮助林区抓好十万只南江黄羊基地、五万亩优质中药材基地、十万亩草场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并安排项目启动资金。

神农架受多方因素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省财政转移支付来支撑,因此在项目建设上,地方配套资金根本没法跟上,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考虑到神农架的特殊性,建议省政府对神农架重点项目,免去地方配套资金。

标签:;  ;  ;  ;  ;  ;  ;  ;  ;  ;  ;  ;  ;  ;  ;  

神农架保护与发展研究_神农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