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对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差异的影响论文

对外开放对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差异的影响

阚大学

(南昌工程学院 经济贸易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摘 要: 分析了对外开放对我国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差异的影响机理,然后利用1990年以来我国30个省域层面数据,运用Sys-GMM法实证检验前者对后者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对人力资本存量起到了显著的提升作用,中部和西部地区对外开放与人力资本存量均是正相关关系,但这种正相关关系不显著,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对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作用大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最后分别利用泰尔系数和标准差公式测算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间的对外开放程度差异和人力资本存量差异,利用OLS法估计,结果发现三大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差异使得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差异扩大。

关键词: 对外贸易;FDI;人力资本存量差异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在这一显著成绩的背后是三大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2016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平均单个省(直辖市、自治区)GDP分别约为3.93万亿元、2.68万亿元和1.34万亿元,东部和中部地区分别是西部地区的2.94倍和2倍。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差异是拉大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少文献都实证探讨了人力资本存量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依据实证结果认为扩大人力资本存量投资,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可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1-5];众多研究从教育培训投入、医疗健康投入、科技经费投入等方面探讨了人力资本存量如何积累[6-7]。这些文献均是从一个地区内部去寻找影响因素,至今鲜有文献从外部去分析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差异的原因,即这些文献均是探讨影响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差异的内源因素,尚未探究外源因素,故文章将研究作为外源因素的对外开放(对外贸易和FDI)对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差异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大地区间的对外贸易额和引进的FDI不平衡,三大地区间的对外开放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性到底对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差异有何影响显然值得探讨。

1 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对外开放对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现有文献主要包括理论分析和经验实证两方面。关于对外贸易对人力资本存量影响的理论分析结果主要有3种:一是对外贸易有利于人力资本存量增加[8-9];二是对外贸易不利于人力资本存量增加[10-11];三是对外贸易对资源禀赋相同国家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类似,但对资源禀赋不同国家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存在差异性[12]。关于经验实证分析主要是探讨进出口对劳动力工资差距的影响、进出口与一个地区童工人数或中小学生入学率的关系、进出口与资源禀赋不同国家或与一国资源禀赋不同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关系[13-15]

对于FDI对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目前研究结论主要分为4类:一是FDI促进了人力资本存量提高[16-18];二是FDI不利于人力资本存量增加[19-20];三是不同类型的FDI对人力资本存量影响不同[21-22];四是FDI对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不同[23-25]

1.讲练式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授课教师对基本礼仪规范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综合详细阐释,通过课件和示范等方式展示标准礼仪规范,对其内容精炼讲解,安排学生分组反复练习,在练习过程中突出听、看、做等互相观摩、互相纠正,共同提高,通过亲身体验关键环节,加深对礼仪规范的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文献发现,关于对外开放对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差异的影响,现有研究较为缺乏。文章首先分析对外开放对我国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差异的影响机理,然后利用1990年以来我国省域层面数据,构建面板计量模型,其中因变量为人力资本存量,自变量为对外贸易和FDI,控制变量为国内生产总值、研发投入、劳动力、国内资本等,对上述这些变量进行数据检验,考虑到数据异方差性、序列相关性和模型构建时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ys-GMM)实证研究,并进一步验证估计结果的稳健性,利用泰尔系数分别测算出地区间对外贸易差异和FDI差异,利用人力资本存量的标准差衡量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差异,进行回归分析。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缩小区域人力资本存量差异的政策建议,进而为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2 对外开放对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差异影响的机理分析

原始模型为生产函数:

UPLC与质谱(mass spectrometer,MS)检测器联用可以显著改善质谱检测结果的质量。由于低流速下色谱峰扩散较小,增加了峰浓度,有利于提高离子源的效率。同时UPLC强大的分离能力有助于目标化合物和与之竞争电离的杂质峰的分离,从而使MS的灵敏度由于离子抑制现象的减弱而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故UPLC与MS联用可以获得灵敏度更高、质量更好的信息,在提高分离效能、缩短分析时间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检测灵敏度,有利于中药或中成药中复杂成分的分析。

3 实证研究

3.1 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在我国对外开放主要是指对外贸易和引进FDI,二者均是通过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来影响人力资本存量,就需求效应而言,对外贸易和FDI通过工资信号机制和经济增长的投资信号机制提高了人们受教育后收入增加的预期进而影响人力资本存量。工资信号机制是指对外贸易和FDI通过拉大劳动力市场上高人力资本存量劳动力与低人力资本存量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提高了人们受教育后收入增加的预期促使人们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前者是我国贸易方式、贸易结构、贸易条件、外包、有偏进口学习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致使高人力资本存量劳动力相对需求增加引起的,后者主要是指FDI的技术转移、技术溢出和在投资国采购产品的相对技术程度导致高人力资本存量劳动力相对需求增加引起的。经济增长的投资信号机制则是指对外开放程度提高,进出口总额增加,引进FDI日益增多,说明今后经济增长形势较好,伴随着贸易方式转变、贸易结构优化、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比重提升,引进FDI质量提高,说明未来技术进步偏向于人力资本存量密集型,故对外贸易和FDI会导致人力资本存量投资预期收益增加,影响人力资本存量。就供给效应而言,对外贸易主要是通过模仿竞争机制、边干边学机制、国际技术贸易溢出机制、国际服务贸易机制影响人力资本存量,FDI主要是通过教育促进机制和在职培训机制影响人力资本存量。但当前我国地区间对外开放程度并不相同,对外贸易和FDI流入存在显著地区差异,地区间不平衡,造成了地区间对外贸易和FDI通过需求效应影响人力资本存量的程度不同。如地区间对外贸易和FDI的差异导致了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量不同,影响了各区域的人力资本存量投资。同样,地区间对外贸易和FDI的差异也导致了通过供给效应影响人力资本存量的程度不同。此外,不同区域的对外贸易市场分布和对外贸易结构会影响到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异,不同区域外资企业市场垄断程度、外资投资行业、外资投资动机以及外资经营战略都会影响到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异。前者是指一个地区的对外贸易市场分布如果更多是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等资本知识存量丰富、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地区,人力资本存量会提高更高;一个地区对外贸易中技术产品进出口比重越高,人力资本存量会提高越高,其中技术产品出口的利润效应和技术产品进口的竞争效应使该地区政府和企业更注重教育培训投入,技术产品进口会给该地区带来了更多的技术模仿与学习机会,提升人力资本存量。后者是指一个地区的市场被外资企业垄断的程度如果越高,这个地区流入的FDI影响人力资本存量的程度就越会受到限制;一个地区流入的FDI如果更多投资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才越有可能在当地运用先进技术,才越有可能对员工进行更多的培训,促进了该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增加,并且这些行业与当地技术差距较大,包含了更高技术水平和更多干中学效应,有助于人力资本存量增加;一个地区流入的FDI如果更多的是战略资产寻求型的,则对员工培训的强度高,提升人力资本存量程度高,如果更多的是效率寻求型的,一般对员工进行的是短期的基本技能培训,如果更多的是市场需求型的,对当地员工培训也有限,往往仅会为员工提供一些特殊的技术和销售技能培训;如果更多的是自然资源寻求型的,往往只需为少量员工培训一些操作复杂的生产方法,有时甚至不培训,直接从母公司派遣专家,人力资本存量提升程度低;一个地区流入FDI的经营战略如果更多的是将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制造环节放在该地区,这个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提高程度就越低。因此,理论上,地区间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会对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差异产生影响。

为了验证上述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利用泰尔系数分别计算出地区间对外贸易和FDI差异,利用人力资本存量的标准差衡量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差异,进行回归分析。具体对外贸易地区间差异的泰尔系数T theil、FDI地区间差异的泰尔系数F theil和人力资本存量地区间差异H area计算如式(7)~(9):

(1)数据检验。在利用软件对上述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之前,需要检验面板数据的平稳性,如果面板数据是非平稳的,则利用软件估计得到的系数往往不准确。这里利用LLC检验、Breitung检验、Hadri检验等3种同质面板数据平稳性方法与IPS检验、Fisher-ADF检验、Fisher-PP检验等3种异质面板数据平稳性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时,上述各变量按照其图形、赤池信息准则和施瓦茨准则确定是否有常数项、时间趋势以及确定滞后期。检验发现各变量均非平稳,存在单位根,故检验各变量的一阶差分值,从表1检验结果发现,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I(1),整体上是平稳的,无单位根。

Y =Af (L ,K )=AL a K b .

(1)

将式(3)和式(4)代到(2)式中得到:

lnY =lnA +a lnL +b lnK .

(2)

其中技术水平A 受一国很多因素影响,为了简化研究,只假设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存量和对外贸易因素对其产生影响,即A =f (RD ,H ,T )=RD d H e T f ,其中RD 、H 、T 分别为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存量和对外贸易,两边取对数得到:

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医药健康及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 王 英等(20):2876

lnA =d lnRD +e lnH +f lnT .

(3)

另外,在式(1)中,资本K 是国内资本I 和外商资本FDI 的加权平均数,于是得到K =I λ FDI 1-λ ,两边取对数得到:

lnK =λ lnI +(1-λ )lnFDI .

(4)

其中Y 、A 、L 、K 分别为国内生产总值、技术水平、劳动力、资本,式(1)两边取对数为

lnY =d lnRD +e lnH +f lnT +a lnL +bλ lnI +b (1-λ )lnFDI .

(5)

对式(5)进行变换,同时考虑到人力资本存量的其他影响因素,加入滞后一期因变量,并将变量前字母用β 1……β 7替换,加入常数项β 0,最终得到实证模型:

lnH it01lnH it-1 +β 2lnY it3lnRD it4lnT it5lnL it6lnI it7lnFDI it +U t .

(6)

式中i 表示第i 个省,t 表示第t 年,人力资本存量H 、国内生产总值Y 、研发投入RD 、对外贸易T 、劳动力L 、国内资本I 、外商资本FDI 分别用平均受教育程度、经过各地区GDP指数折算过的GDP、政府财政研发支出、进出口额占GDP比重、年末就业人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减去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来测度,U 为随机扰动项。文章选择的样本时间是1990—2016年,30个省(西藏数据不全,除外),1990—2008年的原始数据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2009—2016年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3.2 数据检验和内生性问题

教师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基础上,能够快速、稳固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完美融合的关键所在。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十分迅猛,“互联网+”的时代也逐步推进,使得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不断遇到新问题与新压力。教师应当积极面对当前社会给予的问题及压力,快速、稳步地把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完美地融合起来。这也为现代教师及有关人员应当重视与关注的课题之一。

表 1变量一阶差分值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括号内值小于0.1、0.05、0.01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上显著。

由于各变量均非平稳,因此在回归之前,还需进一步检验变量间协整关系的存在性,包括建立在Johanson检验基础上的Fisher检验法和在EG二步法检验基础上的面板协整检验法(Pedroni和Kao检验),本文运用后者来检验变量间协整关系。由于除了统计量Group-和Group-ADF外,其他的统计量一般不够稳定,故往往着重看组间和组间ADF两个统计量,其中统计量Group-拒绝度最低,统计量Group-ADF拒绝度最高。从表2检验结果发现,三大地区的Group-统计量在5%显著水平上拒绝了原假设,Group-ADF统计量在1%水平上显著,表明3个地区的变量间均存在协整关系。Panel-PP等其他检验统计量结果也证实了该结论。

(2)从表3估计结果发现,东部地区FDI对人力资本存量有显著的提高,中西部地区FDI与人力资本存量为正相关,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东部地区FDI对人力资本存量提升的系数大于中西部地区,原因可能在于:一是相对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引进的FDI规模较大,依据历年统计数据计算可知,样本期内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占全国比重分别为85.21%、8.72%和6.07%,这种FDI地区间差异通过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拉大了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差异;二是相对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引进的FDI进入资本技术密集度较高行业的比重较高,对人力资本存量提高作用显著,中西部地区引进的FDI进入劳动密集度较高行业的比重较高,对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效应不显著;三是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边际生产力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该地区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好,工资水平的扭曲程度小,有利于该地区FDI通过工资信号机制和经济增长的投资信号机制来增加教育投入提升人力资本存量,也同样造成了中西部地区的FDI通过工资信号机制和经济增长的投资信号机制来增加教育投入提升人力资本存量效应不显著;四是东部地区战略资产寻求型FDI和效率寻求型FDI比重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两类FDI企业往往会赋予就业人员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对就业人员教育培训力度相对更大,溢出效应更大,促进人力资本存量增加,而流入中西部地区的FDI中往往市场需求型和自然资源寻求型的比重相对大,这两种FDI往往很少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投入,溢出效应小,促进人力资本存量增加不显著;五是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同样有助于FDI通过工资信号机制和经济增长的投资信号机制提高人们增加教育投入可以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提升人力资本存量;六是东部地区相对而言制度环境良好,引进的外资在当地所建立的企业易成为跨国公司的供应商和经销商,成为跨国公司在全球布局中产业链条的一环,跨国公司往往会对上下游企业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

其中第三种被引征更多。 图意可理解为老僧倚立青松下,旁有红杏,闭眼冥思。 这些元素是后来相关诗文最为关注的地方。

表 2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结果

注:括号内值小于0.1、0.05、0.01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上显著。

(2)内生性问题。变量的“内生性”可能会导致所构建的面板数据模型在估计时出现结果偏差,导致结论不可靠,内生性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三方面:一是在面板数据模型右边加入了滞后一阶的人力资本存量变量,该项和随机误差项易产生相关性;二是在模型中因变量对外贸易和自变量人力资本存量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前置关系,即现实中往往存在对外贸易总额高的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原本就较高,因此,如果估计结果表明对外贸易与人力资本存量关系显著,也不能直接就得出对外贸易影响了人力资本存量的结论,有可能是其他因素对该地区人力资本存量产生了影响;三是FDI有可能流入人力资本存量原本就较高的地区,即人力资本存量较高并不一定是FDI流入引起的,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导致的,故如果估计结果表明FDI与人力资本存量关系显著,也不能直接认为前者影响了后者。因此,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显然无法得到可靠的结果,其无法克服上述内生性问题。文章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估计。

3.3 实证结果

(1)从表3可知,东部地区对外贸易对人力资本存量有显著的提高,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与人力资本存量均是正相关,但显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东部地区对外贸易对人力资本存量提升的系数大于中西部地区,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相对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规模而言,东部地区对外贸易规模较大,就2016年而言,东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占全国的比重约为85.62%,而中西部地区只分别约为6.46%和7.92%;这种对外贸易地区间差异通过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拉大了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差异;二是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对外贸易产品结构中技术产品的比例较高,提升了人力资本存量,2016年,东部地区进出口机电产品占对外贸易总额的64.5%,高新技术产品占对外贸易总额的39.8%,而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53.74%和30.61%;三是东部地区更多的是与欧盟、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资本知识存量丰裕、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之间进行贸易,这更有利于人力资本存量提高,同时为了更好的吸收对外贸易的溢出效应,东部地区政府加大了教育投入,进一步提升了人力资本存量;四是在人力资本边际生产力上,相对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较高,中部地区在人力资本存量边际生产力上面又要高于西部地区,且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好,工资水平的扭曲程度在三大区域中最小,中部地区工资水平的扭曲程度较大,西部地区工资水平的扭曲程度最大[26],这有利于东部地区的人们通过对外贸易的工资信号机制和经济增长的投资信号机制来增加教育投入提升人力资本存量,也造成了中西部地区的人们通过对外贸易的工资信号机制和经济增长的投资信号机制来增加教育投入提升人力资本存量效应不显著;五是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有助于东部地区对外贸易通过工资信号机制和经济增长的投资信号机制提高人们增加教育投入可以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本存量。

The gingerbread man came to a river but he could not swim.

综上实证发现,东部地区对外贸易和FDI对人力资本存量起到了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在中西部地区二者与人力资本存量的正相关关系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东部地区对外贸易和FDI对人力资本存量提升的系数大于中西部地区。即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对人力资本存量起到了显著的提升作用,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与人力资本存量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对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使得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差异扩大。

表 3实证结果

注:括号内值小于0.1、0.05、0.01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上显著。

3.4 实证结果稳健性检验

再次,要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农村振兴范畴。农村文明就是要全面理解农村文化的价值,在发展中保护和弘扬好农村的传统文化,把农村文明和农村文化体系整合到整体农村建设中来,防止出现简单粗暴的工作模式,不能单纯地把农村改革理解为就是发展经济,导致在改革进程中破坏了农村建设的完整性[1]。

(7)

(8)

(9)

其中T j 、T 、P j 、P 、F j 、F 、H j 、H 分别为j 区域对外贸易额、全国对外贸易总额,j 区域人口数、全国总人口数、j 区域实际利用外资额、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j 区域人力资本存量、全国人力资本存量。基于1990—2016年30个省数据,利用式(7)~(9)计算了T theil、F theil和H area,结果发现对外贸易地区间差异系数在2004年之前基本上呈上升趋势,从1990年的0.472上升到2004年的0.666,之后基本呈下降趋势,2016年该差异系数为0.562。FDI地区间差异系数在1997年之前基本呈下降趋势,1997年至2003年间基本呈上升趋势,之后又基本呈下降趋势。人力资本存量地区间差异系数在1990—2016年间是波动的,基本上呈上升趋势。那么是否如上述实证结论所得出的对外贸易和FDI的差异引起了人力资本存量差异呢?下面先运用ADF来检验lnT theil、lnF theil和lnH area的平稳性,然后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检验3个变量间的协整关系,最后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

具体而言,从表4检验结果可知,变量lnT theil、lnF theil和lnH area是非平稳的,均存在单位根,3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I(1),没有单位根,是平稳的。从表5可知变量lnT theil、lnF theil和lnH area间存在着协整关系。故就lnT theil、lnF theil和lnH area作OLS估计,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lnH area=-0.7382+0.2585lnT theil+0.2044lnF theil.

(-9.1943) (3.4058) (2.0389)

AdjR 2=0.4973F =6.0895

从上述结果可知,地区间对外贸易差异和FDI差异与人力资本存量差异均是正相关关系,地区间对外贸易差异增长1%,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差异增长0.2585%,地区间FDI差异增长1%,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差异增长0.2044%,均显著,这表明地区间对外开放差异的确使得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差异扩大。

表 4 ADF平稳性检验结果

注:C、N、K、******分别为常数项、不含时间趋势、滞后阶数、1%临界值、5%临界值、10%临界值。

表 5 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结果

4 结论与建议

文章首先分析对外开放对我国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差异的影响机理,然后利用1990年以来我国30个省域层面数据,运用Sys-GMM法实证检验前者对后者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对人力资本存量起到了显著的提升作用,中部和西部地区对外开放与人力资本存量均是正相关关系,但这种正相关关系不显著,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对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作用大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最后分别利用泰尔系数和标准差公式测算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间的对外开放程度差异和人力资本存量差异,利用OLS法估计,结果发现三大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差异使得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差异扩大。

据此,我国需对对外开放政策进行优化,即适当调整目前的外贸外资政策,以便缩小地区间的人力资本存量差异:一是国家需赋予中西部地区企业更多的外贸经营权,在对外贸易方面,给予更多的出口补贴、出口退税和出口融资等鼓励支持政策,尤其在政策层面上需支持中西部地区从事附加值高的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和与资本知识存量丰裕、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之间进行的贸易。二是国家要统一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引资鼓励政策时,需结合三大地区各自情况和外资本身质量,加以引导其区域投向,可考虑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外资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中西部地区自身在避免引资大战和注重外资负效应的同时,也需完善本地区硬件条件,改进政府服务、金融服务等投资软环境,积极发展集聚经济以引进外资,优先引进资本技术知识含量高的外资,并且在税收和融资方面给予优惠,鼓励外资更多以合资经营和合作经营的方式流入。此外,中西部地区需参考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的做法,制定优惠政策,如提供培训补贴、实施工资补贴计划、和外资企业联合成立培训中心等方式鼓励外资企业对本地区员工进行培训,提升人力资本存量。

参考文献:

[1] 王进.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5(4):70-75.

[2] 杨仁发,万义平,黄琼.江西高等教育发展对江西经济影响实证分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6(4):56-59.

[3] 魏下海,李树培.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的经验研究[J].财贸研究,2009(5):15-24.

[4] 朱承亮,师萍,岳宏志,等.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J].中国软科学,2011(2):110-119.

[5] 刘家悦,阚大学.对外贸易和FDI对不同主体人力资本存量投资差异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16(6):139-144.

[6] 李尚骜,陈继勇,李卓.干中学、过度投资和R&D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侵蚀效应”[J].经济研究,2011(6):57-67.

[7] 刘家悦,李建国,阚大学.对外贸易和FDI对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人口配置结构差异的影响研究[J].东岳论丛,2016(5):86-93.

[8] Acemoglu D.Patterns Of Skill Premia[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3,70(4):231-251.

[9] 陈开军,赵春明.贸易开放对我国人力资本存量积累的影响——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4(3):86-95.

[10] Long N V,Riezman R,Soubeyran A.Trade,Wage Gaps and Specific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7,15(6):75-92.

[11] 黄灿.对外贸易对中国人力资本存量投资的影响:基于个体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7(5):181-191.

[12] Lai C W.Essay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Human Capital[D].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University of Virginia,2008.

[13] 陈利锋.对外贸易与中国人力资本的积累:来自省级面板的证据[J].社科纵横,2014(3):44-48.

[14] Atkin D.Endogenous Skill Acquisition and Export Manufacturing in Mexico[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6(109):2046-2085.

[15] 陈维涛.贸易开放对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存量投资的异质性影响[J].财贸研究,2017(10):38-51.

[16] 徐大丰.外资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J].上海经济研究,2009(8):50-56.

[17] 朱江丽,刘厚俊.FDI对人力资本存量积累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部分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11):136-144.

[18] 王鑫.FDI对我国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的影响研究——基于29个省份省级面板数据[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6(4):92-96.

[19] Gittens D.The Effec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the Accumulation of Human Capital in Developing Countries[D].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University of the West Indies,2006.

[20] 倪海青,张岩贵.我国人力资本水平与FDI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2):69-74.

[21] Marcin K.How does FDI inflow Affect Productivity of Domestic firms[J].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Economic Development,2008,45(3):155-173.

[22] 阚大学.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外资与人力资本形成的非线性关系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2):65-73.

[23] Checchi D,Simone G D,Faini R.Skilled Migration,FDI and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R].CEPR and IZA Discussion Paper,2007.

[24] Hong Z.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China[J].Intern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8,19(6):205-215.

[25] 罗良文,阚大学.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岭回归分析法[J].世界经济研究,2011(4):31-35+88.

[26] 蔡昉,王德文.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一个人力资本分析框架[J].财经论丛,2004(1):1-14.

Study on influence of opening -up policy on inter -regional human capital differences

KAN Daxu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chang 330099,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opening-up policy on the inter-regional human capital differences.Based on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using the system GMM estimation for empirical analysis,we found that opening-up policy in eastern region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human capital;that opening-up policy and human capital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but this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not significant;and that the promotion coefficient of the eastern regional opening-up on human capital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In order to further validate the conclusions below,we use Theil coefficients to calculate the region’s opening-up differences,using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human capital to measure inter-regional differences of human capital.Estimating with OLS method,we find that the opening-up degree in three regions increases the inter-regional human capital differences.

Key words :foreign trade;FDI;human capital differences

收稿日期: 2018-09-29

基金项目: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J17119)

作者简介: 阚大学(1982-),男,博士,副教授,kdx1983@126.com.

文章编号: 1674-0076(2019)03-0105-07

中图分类号: F752

文献标志码: A

标签:;  ;  ;  ;  

对外开放对地区间人力资本存量差异的影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