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继宁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浅析论文_王金龙,李跃进

高继宁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浅析论文_王金龙,李跃进

王金龙 李跃进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中医学院研究生院 山西省 太原市 03000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并分析高继宁对糖尿病肾病治疗的见解。方法:阅读高继宁教授的关于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相关资料,分析糖尿病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发现糖尿病肾病对病患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对人体生命健康的显著威胁。糖尿病肾病临床可分五期,主要包括:Ⅰ期:主要特征是以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和肾体积增大。Ⅱ期:尿白蛋白排出率正常但肾小球已出现结构改变。Ⅲ期: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出率在20到200μg/ min,血压轻度升高,开始有肾小球失用出现。 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或显性糖尿病肾病。表现为大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出率大于200μg/ min,水肿和高血压。Ⅴ期: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结论:糖尿病肾病每个时期的临床表现都不相同,高继宁教授的研究,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治疗;经验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出攀升趋势,该疾病若是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则会危及患者的生命。高继宁教授对此病做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对高继宁教授关于糖尿病肾病的见解进行研究分析,先报个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高继宁教授关于糖尿病肾病所发表的文章,认真阅读高继宁教授对糖尿病肾病的看法,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探讨高继宁教授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及现如今治疗此病的方法,对其进行总结。

1.2方法

1.21分析高继宁教授对糖尿病肾病的见解

高继宁教授从事医学研究多年,对糖尿病肾病有深入的研究,他在研究中表述了自己的看法,其看法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高继宁教授指出,糖尿病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阴阳两虚,并且水湿溺毒在体内停留继续发展,若是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将会引起脉络堵塞、气血不调等,对患者的肾脏伤害巨大。高继宁教授在研究中不断思考,翻阅临床资料、根据自己的从医经验,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致病机制在于气阴两虚、阴虚燥热,在疾病发展的初期患者通常会出现瘀血阻络的现象,在早期已经存在气阴两虚的病症,只是早期不明显,患者很难发现,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脾肾功能会日益衰退,阴阳两虚的特点将越加显著,发展到后期时,患者的气血受损、肾阳衰败,并且存在严重的上凌心肺现象,在整个发病的过程中,患者都存在虚、淤症状。高继宁教授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主要是从中医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其在研究中总结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特征。相关史书中对糖尿病肾病也有记载,《素问?奇病论》记载: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灵枢?五变篇》记载: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痒。可概括糖尿病肾病其发生转化主要同先天因素、饮食少节制、喜食甜食及劳累过度相关。近代学者多以肾虚等对其进行深入阐述,同时提出血疲、湿热、痰浊、浊毒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关于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古代较多文献治疗特点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养阴清热,以肾为本,重视脾胃;白浊治疗重视补肾益气,常配以利湿泻浊,病情较重者,常加收敛固涩药,温肾疏肝;水肿治疗重视因势利导、活血利水、行气利水;重在脾肾二脏;虚劳重视补益脾肾。

1.22现代中医糖尿病肾病辨证治疗

现代中医的糖尿病肾病辨证治疗,主要针对其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双虚、阴阳两虚不同方面结合各自主证以立治疗方法给出不同方药:肝肾阴虚主证包括微量蛋白尿,浮肿较轻,口干欲饮,易饥多食,心烦失眠,尿频,便秘,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心悸怔忡,头晕目眩,舌红、苔黄,脉弦数或弦滑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治疗方法以养阴清热为主。方药:生熟地、丹皮、女贞子、枸杞、知母、天花粉、黄连、麦冬、赤芍、丹参等。气阴两虚主证包括轻度浮肿,蛋白尿,腰膝酸软,疲乏无力,头晕目眩,烦热多汗,双目干涩,视物模糊,大便秘结,舌红,苔薄白,脉沉弱。治疗方法以益气养阴为主,方药:黄芪、白术、茯苓、女贞子、麦冬、天花粉、五味子、山萸肉、生地、知母赤芍、丹参等。脾肾双虚主证包括肾功能异常,临床蛋白尿,小便频数或清长,或浑浊如脂膏,纳呆,疲乏,面色苍白,腰膝酸软,或少尿,肢体浮肿,舌淡胖、苔簿白,脉细带滑。治疗方法以调补脾肾,利湿化浊为主,方药:黄芪、苍白术、茯苓、薏苡仁、石韦、白茅根、赤芍 、丹参、杜仲、狗脊、车前子、冬瓜皮、大腹皮、砂仁等。阴阳两虚主证包括血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大量蛋白尿,精神萎靡,形寒肢冷,大便泄泻,阳痿,遗精,面色苍白无华,倦怠乏力,面目浮肿,腰酸耳鸣,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细无力。治疗方法以滋阴助阳、化瘀泄浊为主,方药:熟地、山茱萸、女贞子、枸杞、黄芪、当归、牛膝、杜仲、狗脊、薏苡仁、白茅根、石韦、丹参、赤芍、大黄、砂仁、生姜。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高继宁教授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糖尿病肾病消渴患者,在发病早期常常出现乏力、嗜好肥腻食物,体重偏高,现为了解释这一现象,高继宁教授翻阅了医书,从医书中发现,对糖尿病身肾病患者有“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的记载,病情发展到中期时,患者肝气出现郁结现象,喜好辛辣的食物,并且燥热状更为显著,瘀血阻络贯穿始终,气阴两虚为最终的临床症状。据此创立的以益气养阴、补肾活血为主的消渴肾病方(黄芪、山药、葛根、生地、熟地、当归、五味子、知母、鸡内金、金樱子、青风藤、石苇、白茅根、水蛭、地龙)临床疗效显著。方解:黄芪、山药,益气生津,补脾肺肾共为君药。臣以生熟地补肾益精,养阴生津。当归、水蛭、地龙养血活血,化瘀通络;金樱子、青风藤、石苇、白茅根固肾精、利湿浊;五味子、知母、鸡内金生津止渴,固肾缩尿,助脾健运,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凑滋肾益气,养阴活血之功。加减:腰痛酸软,宜益肾强骨,加杜仲,川断;偏于口干者,宜益气生津,加元参、麦冬;有湿热者,宜清热利湿,加苍术、薏苡仁,黄柏;瘀血明显者,宜活血化瘀,加红花,桃仁。高教授在临床发现鬼箭羽、雷公藤、川芎、制大黄等对降低蛋白尿有明显作用,故可辩证施药。

3.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一直持续攀升,若是不及时进行治疗,则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为此,不得不给予高度重视。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肾病的几率均不相同,1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要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在糖尿病早期肾病中,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是重要的标志,为此,临床可通过检测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的方式来诊断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肾病,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另外,进行微量蛋白的检测工作,对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测量微量蛋白,可知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病情进展程度,肾功能损伤程度等。糖尿病的肾病其发生发展同糖尿病病程延长相关,其的发病机制现代医学多主张同病患高脂高糖饮食、物质代谢紊乱、高血压、遗传因素等相关。关于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可总结以下几个方面①病机认识方面,关键为本虚标实,脾虚、肾虚为本,水停、血癖、浊毒等为标。②注重四诊合参,尤重舌、脉象。③“辨病-标本先后-抓主症-辨证-确定基本方-加减”的辨治步骤。④重视活血利水重视饮食疗法。⑤用药精、简,既注重中药的传统用法,又借鉴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病证初期可参照糖尿病以辨证施治。糖尿病肾病中期渐出现阳虚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阳虚的程度加重,故治疗时当重辨阴虚、阳虚的主次。即便阳虚,治疗时也不可过用温补,以防伤津致阴更虚。另外阴虚血液粘稠,易致阴虚血瘀。这与现代医学的肾小球动脉硬化,血液粘稠度增高之病理改变有相似之处,为中医采用活血化瘀治法提供了科学依据,故治疗时在养阴的基础佐以活血化瘀之品以提高疗效。为了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高继宁教授在研究中提出了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注意事项,高继宁教授研究中发现此病存存湿浊潴留、脾胃虚衰等症状,使用药物时,若是不注意则会适得其反,为此,在早期使用药物要注意,药物的使用要以治虚为主,使用宽中行气的药物,药物平和对患者刺激小,温肾益气,不可伤阴化燥。选择健脾的药物,遵守温燥、防滋腻的原则,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陈菲菲.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及远期疗效观察[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2]王秀霞,赵明耀.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2):57-58.

[3]张兰,洒晓亮,姜维娜,邹晓宁.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用药规律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2,11(02):25-27.

论文作者:王金龙,李跃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  ;  ;  ;  ;  ;  ;  ;  

高继宁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浅析论文_王金龙,李跃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