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的民主和科学管理*_激励模式论文

加强学校的民主和科学管理*_激励模式论文

加强学校的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主管理论文,科学管理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该报告荣获广东省首届教育管理科学吴汉良奖一等奖。

我校是一所普通完全中学,高、初中共有34个教学班,学生2200多人,教职员工130多人。近几年来,我校在市教委的领导下,在教育改革、学校管理、办学效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学校连续八年被评为市的文明学校:1987、1988、1989年还获得中山市直属中学提高教育质量奖;《人民教育》、《广东教育》、《南方日报》也介绍和报道了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做法和体会;1988年在省组织的完全中学分类检查评比中,我校被评为省的先进单位,出席省的先代会;1988-1993年我校又被评为市的先进单位,并出席中山市劳动模范先进单位的表彰大会。1989-1993年学校党支部被评为中山市的先进支部,1991年学校再次被评为省普教系统的先进单位,受省政府的表彰。我亦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我们仙逸中学这几年教学质量有较大的提高,取得一定成绩,是我们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学校的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的结果。

一、关于民主管理学校问题

民主管理学校,我认为必须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做到民主管理学校,很重要一条是领导班子成员坚持整分合原则,分人分权分责,使大家有职有权有责。

如我校工作系统多,层次多,有思想工作,教学工作,有总务工作和文体卫生工作。有初中、高中,而高中又设有职业班、职业课和普通班。系统论的整分合原则告诉我们,在一个系统里,没有明确的分工,学校的各个子系统、各项工作就不能正常运转。学校的最高层次是校长室,是负责计划决策,识人用人,协调各种关系。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和体卫处是中层领导机构,是负责贯彻校长室的计划决策;科、级、班是基层组织,是执行落实校长室的计划、决策,把计划变为现实。所以,这都需要学校行政有明确的分工,做到有职有权有责,这叫“授权制”。现代管理主张“授权”。实行校长负责制后更需要“授权”。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决不可能样样都由校长自己来管。正如一个乐队的指挥一样,他的任务是把各种“音响”协调起来,构成一曲和谐而动听的“乐曲”,而不是自己去演奏乐器。所以他只是“授权”而不是包办。

作为校长,“赤膊上阵”的做法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这不仅自己不可能从琐碎的事务中摆脱出来,主动地去考虑一些关键性问题,而且使得政教、教务、体卫、总务四处的同志产生依赖性,丧失责任感,因而也不可能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成为得力的助手。如此恶性循环,作为校长将永远陷于被动而不能自拔。所以,作为校长,要注意不要打破领导层次,不要过多地干预“四处”的工作。不然,校长就会整天陷在事务堆里,是“种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事实上,不可能也没必要什么事都要你去管,都要你点头。相反你去管了不应该由你去管的事,干预了总务、教务、政教、体卫、团队等中层干部的事,不但浪费了自己的宝贵时间和精力,而且会使他们不知所措,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事必躬亲,职责不明,样样都管,乃是小生产者的领导方法。

这方面,我是有过深刻教训的。过去包得多,结果吃力不讨好,管理混乱,领导班子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压抑。现在,我十分注重分人分权分责,领导班子成员的职责定得十分具体,使他们有职有权有责,让他们创造性地去工作。结果,我校领导班子成员都能以人民教育事业为重,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分人分权分责,做到有职有权有责,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有工作争着干,有困难一齐上,有责任敢承担,有荣誉互相让,有问题立即通气,共同磋商。所以,领导班子思想统一、步调一致、职责分明,领导效能高。

第二,要做到民主管理学校,必须发动教工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学校的重大决策是否让教工参与讨论,是否得到教工的认同,实行起来,效果是不一样的。怎样才能使教工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呢?我校的做法主要是通过发挥教代会的作用来实现的。

我校每年召开两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使教工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如88年教代会认真审议通过了学校四年总体规划。校长为制定学校四年总体规划,先后一共开了九次座谈会,充分征求教工意见。还与教工一起制定了《教职工岗位职责》、《对教师教学的十二条要求》和《对学生常规教育十条要求》,使学校管理民主化、计划化、序列化和科学化。又如89年,组织教工学习四中、五中全会的精神,并遵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冷静地总结过去,思考未来,召开第七届教工大会。发动群众,回顾仙逸中学这几年到底取得哪些成绩,原因是什么?存在什么问题?今后的努力方向怎样?教工当家做主,个个总结,人人献计,呈交107份提案,总结出36条成绩,合理化建议93条。最后学校归结为四大成绩,一大进步;四条基本经验,四个存在问题,从而使教工看到成绩,珍惜经验,明确努力方向,上下一心,努力拼搏,深化改革,更上一层楼。

每次教代会,我们对教工的提案都十分重视,认真研究。采取四种办法加以解决、落实、答复。一是能办到的马上办。二是暂时未能办到的,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去办。三是方向对头,但不完善的,需要不断坚持、不断完善,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四是有些问题教工不清楚的或误解的,就在教工大会上解释、说明。这样条条有答复,件件有落实,教工十分满意,乐意参与讨论、决策。我们还定期召开领导与教师、领导与民主党派人士、领导与学生代表、离退休教师代表等各种座谈会,广泛听取师生对学校的意见。共商办校大计,调动各方办校积极性,民主办校、民主管理,使学校蒸蒸日上。

第三,要做到民主管理学校,还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支持民主党派人士参与学校的领导和管理。我校校级领导三人、民主党派人士一人任副校长,主管学校教学工作;中层干部十人,民主党派人士三人,任教务处正、副主任和工会主席;科级组长十六人,民主党派人士五人。我们不但积极吸收民主党派人士参与学校的领导和管理,而且放手让他们工作。如“民盟”成员庞少荣副校长,他大胆工作,有职有权有责,作风艰苦深入,工作科学性强,领导水平高,工作效果好,深受师生好评。同时,为了提高民主党派在学校中的政治地位和在师生中的威信,凡学校讨论计划,开学礼、毕业礼、举行重大庆典、重大活动、重要决策都请民主党派负责人和党、政、工领导一起参加,共商办学大计。还有,就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广开言路,鼓励和支持民主党派人士对学校各种工作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情况,提出批评建议,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且勇于坚持正确意见,修正错误。如在商讨学校在高中开设职业班、职业课、坐班制、勤工俭学等问题,我们召开了四次民主党派人士和八次无党派人士的座谈会,大家各抒己见,共提出了一百三十多条提案,对能答复解决的意见我们尽快答复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我们亦作出解释说明。这样做,大家十分满意,提高了民主党派人士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的积极性,做到“一个目标几个脑袋”,群策群力,民主办校。

二、关于科学管理学校问题

科学管理学校不是凭经验去管理,更不是用政治运动的方式去管理,而是按教育、教学规律去管理。

第一,学校的领导与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与管理,然后才是行政的领导与管理。因而办好、管好一间学校,必须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教改方向。我校是一所有69年历史的老中学,传统观念影响比较深,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也期望子女能进入高校深造。学校如何办?有的人认为,只要顺应家长、学生的要求,多几个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才有声望。然而,现实告诉我们,升上高校的毕竟是少数,象我们这样一所普通中学,在石岐排在一中、侨中之后,受生源、师资、设备、经费等所限,升学的竞争能力很弱,尽管我们将最好的师资投放到高中,师生日夜“拼搏”,但1981和1982两年,高考还是剃了光头,初中也险些押了尾阵。

面对这些实际,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不顾客观条件,片面追求升学率,不仅违背规律,而且很不现实,更不符合我市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从学生实际来说,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差些,但他们有各自的特长和爱好,只要创造条件,改革教学,因材施教,同样可以培养为有用之才。因此关键在于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的教改方向,特别要注意树立为当地建设培养人才的观念。

为了帮助教师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的教改方向,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有关部门及一些厂企领导人来校介绍改革开放的形势,征询他们对办好学校、开展教育改革的意见,还组织教师到水溪、横栏、张家边和石岐玻璃总厂、中山洗衣机厂等地参观,访问专业户,听取他们对毕业生的意见和要求。我们还先后召开了三次教代会,广泛发动教师讨论教育改革方案,并提出了130多个提案,从而,使我们逐步明确了教育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1984年我校提出“加强初中,改革高中,狠抓校风,活跃文体,发展课外,以法治校,科学管理,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整体改革方案。

首先在高中部采取三种形式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一是在普通班开设电脑、英文打字必修课;二是开办电脑、汽车维修、旅游外语职业班;三是开设电工、会计、裁缝职业技术选修课。校内既有普通初中班,又有以学专业技术为主的高中职业班,也有以基础文化课为主加职业技术选修课的高中普通班,实行普教渗透职教的办学模式。学校既为全日制高中和高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又为各行各业输送有较扎实基础知识,又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劳动者。

其次是在教育改革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正确处理智育与德育、体育的关系,毕业班与非毕业班,主课与副课,理科与文科,新课与复习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双基”与综合运用,知识与能力,优等生与中下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加强学生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的关系。做到“五个一起抓”:即德智体美劳一起抓,好中差一起抓,各年级一起抓,课内、外一起抓,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一起抓。这样,保证了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教改方向,使教改健康发展,良性循环。

第二,坚持按教师的心理特征、劳动特点科学管理教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对教师的管理,主要是根据教师的心理特征和劳动特点去管理。教师一般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求知欲旺盛,自尊心强,不患贫而患不公,重情感,士为知者死,士为知己者用,清高、自傲。劳动特点是脑力劳动、复杂劳动,劳动方式是个体劳动、集体成果。所以,对教师的管理:

首先,要知人善任,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切其所用,调动其积极性。所谓知人善任的能力,就是知人之长,任人之能,不能知人,就谈不上善任。只有对教师全面了解,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使人尽其才,充分发挥教师专长,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1)抓对教研组长、级组长的了解,了解他们的思想、个性,业务能力,家庭情况,所长所短。如上学年我校用了两位中年教师分别任语文、数学教研组长,这两位教师属有“争议”的人物,我们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结果在教研组工作中,他们能团结教师,锐意革新,开拓前进,把科组工作搞得生气勃勃,其中语文教研组还被市授予教改先进科组,带动了全校的教学改革。

(2)是对教师的使用安排,要做到合理使用,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我校安排工作、排课,都根据教师的特长,全面安排。

一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专业好的能力差的教师任高年级,专业一般、能力强的任低年级。

二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人员安排有长远打算,既照顾毕业班,又注意起点班级。

三是全面安排,统筹兼顾。既考虑教学,又注意班主任工作。

四是合理安排,促进学习。安排教师工作,要对教师的政治、知识、能力、年龄、性格等方面注意合理安排,合理搭配,使全校每个年级的教师形成一个最佳结构,以促进教师相互学习,相互补充,这称为“互补”原则。

五是不同情况,不同要求。对老、中、青教师工作要求不同,分量不同,新老结合。

(3)是从学校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教师的力量,科学地安排教师的力量。是办好学校、提高质量、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战略决策,一般安排教师力量有四种方式方法。

第一种叫“接力赛”;第二种是小循环;第三种是大循环;第四种是保证重点。

采用哪种安排方式,要从自己学校的师资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发挥所长,调动积极性。我校高中基本上实行小循环,初中则保证重点,部分实行从初一到初二的循环。这样使教师的力量合理搭配,长短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其次,对教师科学管理的第二个问题是贯彻责任制原则,责、权、利结合,尽可能体现按劳分配,打破吃大锅饭的思想和做法。

为什么要贯彻责任制原则?因为学校是一个系统,整分合原则告诉我们: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所以学校各项工作,各种人员都要围绕整体目标运转。要做到正常运转,工作效能才能提高。所以:

(1)教职工要制订明确的职责分工。八四年,我校制订了《仙逸中学教职员工职责》,从校长、主任、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任、科任、会计、出纳、人事秘书、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图书馆管理员、实验员到保卫员、工友等都制订了工作职责,并印发到人手一册。

(2)制定《仙逸中学教职员工工作量,岗位津贴、奖惩条例》。我们从八五年一月开始实施这项制度,经过实践,效果较好,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克服了发放奖金的平均主义。在物质奖励方面,既要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又要防止钱发得越多越好的倾向。要破除无钱或钱少了不好搞改革的思想。因此,我校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设立了全勤奖、完成工作量奖、教学质量奖、先进奖、超时计酬奖,行政基金奖等项目,个人得奖项目越多,累计的奖金额就越高。全期全校教工得奖的达百分之百,个人得奖最多的一个月两百多元。这样起到了调动教工积极性,促进教育改革的作用。

再次,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

现代管理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动力产生于需要,而需要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多样化的,有社会、政治、思想、学习、物质、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对教师的管理,单讲物质是无止境的,有钱不一定能办好事。整天讲钱,还会形成“一切向钱看”的不良倾向。所以我校在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决策,积极实施“两聘两制、一包一奖”的同时,十分重视满足教师在政治上、精神上的需要,加强对教师政治思想工作的管理和业务管理。

(1)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开展教书育人活动。近几年来,我们围绕改革开放、教育改革的实际和东欧、苏联的剧变。从反和平演变的战略高度,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列主义教育思想,对教师进行形势教育、国情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使教师提高社会主义觉悟,树立“四个坚持”和教书育人的思想。在学习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做到请进来、走出去,结合中山市改革开放的实际,组织教师深入到三十多个区镇和六十多行调查访问,广大教师形象地看到改革开放十四年来的巨大变化,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认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还引导教师开展“三回顾”,“一弄清”活动。一是回顾自己的成长史,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自己的一切,从而增强对党的感情;二是回顾祖国改革开放十四年来的巨大变化,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三是回顾党在“六·四”前后的立场、方针、政策,与东欧、苏联共产党领导人的立场、方针、政策作鲜明对比,认识到我们党的成熟、伟大、正确,对党中央充满信心。“一弄清”是弄清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这样使教师增强信念,坚定信心,教书育人。几年来有九位教师入党,三十七位教师参加党章学习小组。陈柏琛老师,他在电脑教学中出了名,他的许多学生成了企业应用电脑的骨干,有些收入相当高,但他自己却谢绝了一些单位的高新聘请,坚守培育人才的岗位,刻苦钻研,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加强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把这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

一是明确目标,通过师德教育,建设一支团结和睦、积极创新的教师队伍。我们做了几件事:①组织教师学习了李先念同志《致全国教师的一封信》及《做一个“四有”的好园丁》,开展做“四有”好教师活动。②我们向全体教师提出:“人民越是尊重我们,我们更要自尊、自爱、自重、自强”,开展“爱生文明教学”活动;③组织学习了《教师的心灵美主要应表现在爱生上——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高尚的道德感情》,开展“爱生、乐业、勤教、创新”活动;④组织教师学习了《时代赋于教师新的要求》及《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开展了“人人教书育人,个个为人师表”活动。

二是结合教师的思想实际,开展专题讲座,从理论上系统地开展师德教育。几年来,我们作了不少专题讲座,如《人民教师的基本任务,基本要求》,《教师感情、意志与人际关系》,《教师观察力,表达力及注意力分配》,《教师的教育机智与创造力》,《教师威信》,《美学原理》,《建设一支团结和睦、积极创新的教师队伍》等。我们还在提高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发动教师讨论制订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五条,使师德教育落到实处。

三是对教师的管理还要注意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近几年来,大专毕业来我校任教的青年教师有三十多人,从外地、外校调入的有四十多人。加起来占教师总数半数以上,必须帮助这一大批教师尽快掌握教学规律,适应教学要求,深化教学改革。我们有计划地分年龄层开展工作。对年青教师定期培训,开展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评优”活动,行政及科组长经常听他们的课,课后进行评优,多鼓励,少批评,正面引导,青年教师茁壮成长,涌现了一大批青年教师教改积极分子。如高绮娟教师是72年的本校高中毕业生,她留校任教,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刻苦钻研业务,勇于实践,大胆改革,课堂学习质量高,近几年任教初三毕业班政治课,从不加班加点,但每年学生升中试的成绩在市名列前茅,89年还获得全市第一名。对中年教师开展“中年教师优质课评估”活动,要求老教师多听中青年教师的课,开展以老带新活动,全校有56位新老教师结成业务互帮对子。因此,几年来评教活动十分活跃,去年,行政六人共听课402节,科组长10人,听课301节,教师64人听课1,294节,每学年都超额完成听课任务。通过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我们认真总结教改经验,加强推广。每学期都推出六个典型向全体教师介绍经验,使教师学有榜样,84年以来我们已推出近百个典型在全校介绍经验。

四是我们还配合市教研室认真抓好教师的教材教法过关,岗位培训,搞好业务学习和科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业务进修。近几年来,已有33位教师取得大专学历,使我校初中教师的学历达标从50%提高到90%以上;高中教师的学历达标从30%多提高到70%以上。教师还积极开展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几年来,全校教师有100多篇教育论文在市以上获奖,其中有30多篇在省及国家有关刊物上发表。

五是对教师的管理,还要注意教师的心理相容和心理平衡。我们行政人员对教师实行既严格又有浓厚人情味的管理模式,尽量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少冷淡,多接近、少疏远,经常开展活动和个别谈心,从而交流感情,增进了解,上下之间,教工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和睦相处,使教师觉得学校每项工作都是自己的工作,每个人都受到学校行政的信任,当家作主,心情舒畅,努力工作。

第三,坚持激励教育原则的管理,实行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分层激励,全方位激励,夺取大面积丰收。

学校管理,我校坚持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在抓好规章制度的同时,不断引进先进的教育理论,开创教育改革的新局面。

如我们实施激励教育,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激励,都尝到成功的喜悦,尤其是使中下生树立信心,激发兴趣,夺取大面积丰收。

首先,从非智力因素入手,狠抓非智力因素转化为智力因素。

我们认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别,主要是学习成绩与非智力因素的差别,智力因素的差别是不大的,而非智力因素不同层次的学生是有差别的。为此我们运用了各种分层激励的手段,因材施教,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转化为智力因素,提高教学质量。

(1)分层次进行目标激励。在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学习目标时,我们一改过去“一刀切”的现象,对中下层次的学生,均要求他们按其本身的实际情况来制订,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学校、教师又定期进行检查、激励,使各层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一浪高过一浪。

(2)不同层次的榜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外名人,学习英雄、模范的同时,非常注意结合本校、本级、本班实际,树立各个层次的学习榜样,鼓励学生向自己层次的榜样学习,使他们不会觉得无所学或高不可攀,并把榜样激励与实现自己的目标结合起来,收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3)分层次表彰激励。我校每年均有两次全校性的表彰大会召开。就是上学期举行“学习积极分子表彰大会”及下学期举行“学雷锋积极分子表彰大会”,为了使受激励面广些,更具代表性,这两次表彰会,各层次学生均有表彰名额,“学习积极分子表彰大会”的人选中成绩好的与进步大的(20分提高到50分亦可以)比例为6:4;“学雷锋积极分子表彰大会”人选中,两类学生比例为4:6,这样上中下几个层次的学生在争当积极分子的活动中都觉得有奔头,都有机会受到表彰激励。

(4)思想工作分层次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思想问题出现,思想工作切忌“一刀切”。我们要求老师有针对性地分层开展工作,并讲究方法,对学生可能出现的自满情绪、松劲情绪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对成绩差的,也要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鼓励他们放下“基础差,考不上”的包袱,举出同层次中的榜样,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对他们要多表扬,少批评,多接近,少疏远。这样分层次做过细的思想工作,以激励疏导为主,使各层次的学生思想觉悟得到不断提高,学习积极性得到不断调动。

(5)情感激励。以情感人,情动理通。我们强调每个教师都要热爱各个层次的学生,不仅要热爱优等生,更要偏爱中下生,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情感激励。如萧敏华老师89、90、91连续三年带初一(3)班升上初三。由于萧老师热爱各层次的学生,尤其偏爱中下生,这个班64个学生,三年没有一个流失生,100%报考高中,100%升上高中,总平均分478分,达到大面积丰收。

其次,从教学着眼,在教改上下功夫。

(1)实践“成功的教育”。我们引进了上海闸北八中“成功教育”的经验,处处创设成功的机会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老师们在备课讲课中注意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深入浅出,面向全体,分类施教,分层激励。如化学科黄凤雏老师,对化学测验不合格的学生,逐一了解不合格的原因,并给予耐心的辅导,有时是集体进行,有时是个别辅导,并另外出题让学生重测,合格的给予鼓励,不合格的再指出错误所在。即使课堂提问,好的学生问深些,差的学生问浅些,有时测验多数学生成绩不好只讲,不给成绩,这样,使各层次的学生不断尝到成功的喜悦,变为学习的动力,因而91年好任教比较差的班,平均分亦取得79分,100%学生合格。

(2)努力做好培优辅差工作。根据我校生源情况,教师讲课从中间入手,但如何解决上等生“吃不饱”,差的学生接受有困难的矛盾呢?我们狠抓了培优辅差工作。首先是摸清成绩底子,把各科上中下排队,对成绩好的学生,老师编一些深的题给他们练习,介绍他们自学一些辅助书籍,来扩充他们的知识面,培养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中下层学生加强对他们的辅导,初中部每个班的学生都组织帮教小组,由小先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活动,他们利用早午晚的空余时间帮教,以解决学习难题为主。由于加强了辅导,中下生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由于我校加强了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大大提高了管理效果,使管理出效率、出质量。学校出现了一个质量高、校风好、经验多、有特色的大好局面,一是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中下面大大缩小,成绩年年稳步提高。

近几年来,我校初中升高中都取得报考率高、平均分高、升学率高、升学层次高的好成绩。如94年初中四个班254人报考高中,报考率为97.7%,总平均分478分,100%考上高中,考以仙中、侨中、一中的133人,取得了大面积丰收。高考的成绩也有提高,今年两个升学班94个学生报考,有68人入大中专录取分数线,一改过去高中升学吃“零蛋”,初中升学处于中下的后进局面,成为质量较高的一所学校。

二是职教学生素质高,就业受欢迎。由于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术较好,因此成为各单位的“抢手货”,1985年至今九届旅游班共培养540人,他们大多为国际酒店、寓华酒店等单位所录用。这批同学思想基础好,业务上得快,其中有些已成为酒店、宾馆的部长、经理等业务骨干。

电脑专业是我校当家专业,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也成为社会的“热门货”,学生学得特别有劲。1986、1987两年,我校204名学生分别参加广东省电视大学计算机BASIC语言单科结业考试,平均分分别为88分和90分。1990年至1993年四年,学生参加广东省科委和国家组织的计算机初级程序员“以考代评”的资格考试,有177人获初级程序员职称。其中93年82人参加,75人通过,通过率达91.3%,居全国之冠。这批同学在计算机专业的软件和硬件基础知识方面已经达到中专水平,在操作技术级别方面相当于计算机专业的中级技工水平,其中还有14人通过考试被正式授予程序员职称,相当于同等专业的助理工程师水平。我校学生设计的软件,如《升中考试成绩程序》、《中山市水泥厂仓库管理程序》、《中山建材水涨生料配方程序》、《中山交通大队自行车管理程序》等在生产中发挥作用。1987年学生编的软件,有4个送省获得省奖励,2个送全国,其中一个获优秀奖。94年我校电脑班的学生代表中山市参加省的电脑应用竞赛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

由于教学质量高,所以连续八届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都基本能对口就业,大多数为中山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行等单位录用。农行网络中心初时有9位工作人员,我校毕业生就有7人,其中修改软件、维修计算机的技术骨干都是我校毕业生。市科委也委托我校电脑科组组织了五期计算机专业的短期培训,培训人员200多人。

汽车维修班已有六届毕业生,经过考试,90%以上的毕业生领到两种证书,一是高中毕业证书,一是劳动局、交通局发的汽车修理三级技工合格证书,毕业后75%以上对口就业,大部分为汽车维修厂、市政公司汽车维修厂、三联厂、环卫处汽车修理厂等单位录用,其中一部分已由合同工转为国家职工,还有的成为各个修理厂的技术骨干,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校风好。学校连续八年被评为市的文明学校,自84年以来,没有一个学生在社会违法犯罪。学校两次在全市普法教育会议上作经验介绍,我校依法治校的经验被定为省普法会议的材料之一。市对我校的德育评估给予94分的好成绩,91年被评为市“四优”的达标学校。

四是经验多。1993年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丰富多采。学校《转变办学指思想,实行多种形式办学》一文被编入《中小学校管理》一书,作为全国培训中小学校长的教材。我们学校的办学经验,还被国家教委拍成录像,通过卫星向世界转播。我们学校激励教育的经验,受到市、省和国家教委的肯定和推广。《中国教育学刊》第六期刊登了我校激励教育的经验和陈慎宜、李瑗铭两位班主任实施激励教育的经验。

陈柏琛老师所撰写的《创造性地开展电脑职业教育,为现代化服务》一文,获省的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冯林坤老师指导,由三位同学撰写的《保护古树刻不容缓》一文,获全国中学生论文二等奖,并出席在上海举行的颁奖大会。

还有我校的德育论文、教学论文,93年获奖有30多人次。

在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方面,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距离形势的要求仍然很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以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好成绩。

标签:;  ;  ;  ;  

加强学校的民主和科学管理*_激励模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