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研究性学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性学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活动。在这过程中,同学们将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了解到哪里去获取知识,更深地懂得知识的作用和价值,学会与人交往和合作,培养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把它变成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围绕这个课题,同学们通过检索收集相关文献、开展社会调查、做实验、统计数据等多种手段,在分析、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解决所提出的课题。
那么,到哪里去找研究的问题呢?什么样的课题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研究呢?
研究性学习的方向
为使研究性学习获得成功,可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从自身角度考虑:学习者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年龄特点、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等选择研究的课题,不能好高鹜远、漫无目的。例如,在选题性质上,低年级学生喜欢有较强的趣味性、直观性的课题,高年级学生则可重视社会性的题目;在活动方式上,低年级学生主要以观察、简单实验、访谈、调查等方式为主,高年级学生则可更多地结合思辩性的资料分析、问题讨论等。
从社会生活考虑: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从身边小事到集体和国家大事,从现实世界到历史和未来,都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对象。
从科技活动中考虑:注意观察周围事物,敢于提出大胆的想象和假设,学习探索问题的答案。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学会提问、学会实验、学会记录、学会讨论、学会表达。
从学科知识考虑:学生不但要学习和掌握各科知识,而且还要从中发现问题,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和条件,加强各科间知识内容的联系,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
研究性学习报告的类型
(一)观察报告。这是对某一自然现象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直接认识客观事物和搜集第一手材料,通过分析和综合,得出客观事物的运行规律,写出书面报告。如《日环食观察报告》,首先记述观察的准备工作,重点记述日环食的观察情况,详细记录日环食开始时间、月亮完全进入太阳的时间及太阳复圆的时间等。
(二)调查考察报告。调查,即访查、了解,偏重于解决某一实际问题。如《对班级近视率情况的调查》,具体调查统计班级人数,正常的、视力在1.0以上的、0.5以下的各占多少?分析造成视力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所谓考察,考有思考、考证之义;察为勘查、察看,故考察实为调查勘察、思考观察的行为。调查考察报告除解决某一实际问题外,还侧重于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如对某一河流水系实地考察,需要分析历史资料、自然状态变迁、发展趋势等。
(三)实验报告。对某一科学探索活动,设计并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和测试,把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写成书面报告。所设的项目有: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和装置、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结论等。
如高溢同学在乡下看望奶妈期间,受兽医的启发,对公兔进行了去势试验,结果发现公兔去势后可明显提高兔毛产量。后来,高溢在兽医的指导下,将公兔通过结扎法去势,然后跟体重、年龄相仿的没有去势的公兔同时剪去兔毛,74天后进行对照。结果表明:公兔去势后可提高兔毛产量7%。为了进一步验证公兔去势与兔毛产量之间的关系,第二年高溢又在奶妈家扩大规模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公兔去势试验,结果相同。
高溢同学的所在地新昌,饲养长毛兔40万只左右,其中公兔约占一半。如果该县有10万只公兔进行去势,按每只公兔年平均产毛量增加45克(根据统计算得),一年累计可增产兔毛400-500公斤,以目前兔毛每公斤160元计算,可增加收入72万元。高溢同学的小论文《长毛兔去势增毛试验》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学小论文评比二等奖,并受中国科协委派赴香港参加交流活动。
(四)科学发现报告。这是对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新发现、新认识的报告。如发现某一生物新物种,发现某古化石标本,发现某种奇特的自然景观等等。获2000年长江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一等奖的《我国首次发现小花鸟巢兰》一文,是新疆乌鲁木齐市兵团二中初三的杨宗宗同学通过多次野外考察撰写的。她在新疆境内首次发现了小花鸟巢兰,并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专家帮助鉴定了标本,从而否定了国内无小花鸟巢兰的观点。
(五)科学研究报告。本来,实验报告、调查考察报告、观察报告都可以叫作研究报告,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对不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所写的报告叫研究报告。应该鼓励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撰写研究报告。
新昌中学俞斌昀同学提出了《寻找磁单极子》办法,得到了浙江大学专家的一致好评。他在这篇研究报告中指出:在电现象中有电荷,而且正、负电荷可以单独存在。在磁现象里却没有发现磁荷(即N、S磁单极)单独存在,一块磁体,无论分得多么小,总有南北极。那么是否存在磁单极子——只有一个磁极的粒子呢?于是他根据磁单极子的特性(假设磁单极子存在)与超导体的电磁特性,设计了一个寻找磁单极子的方法。尽管这一课题涉及的是当今国内外科学家也尚未完成的事情,但这正体现了一个中学生敢超敢冒的智慧和勇气,并且能把触角伸及到物理领域的前沿阵地。如果这一理论得到证明,那么,对整个物理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
研究性课题代表着科研的方向,课题选择不好,不仅会事倍功半,甚至可能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课题的选择十分关键。
选择有科学价值的课题。科学价值是选题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1)主题要突出。主题必须明确、清晰、集中,这样,论文才能重点突出,有充分的说服力。如广东高一学生叶达文的研究报告《工业文明的代价》,论述了工业迅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会导致人口素质下降,经济停滞发展的恶性循环。通过调查分析,作者指出环境保护刻不容缓,提出了自己的科学见解和解决的办法。
(2)课题新颖、富于探索和创新。这是衡量科研成果价值大小的重要指标。如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实验小学喻洁琼同学撰写的《蚕可以不吃桑叶》就非常有新意和创意,该同学仔细观察和分析了蚕为什么要吃桑叶?蚕在什么情况下不吃桑叶?通过实验找到了答案:蚕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遗传的作用,逐渐养成了这种食性;只要含有桑叶气味的食物,蚕都有可能吃,也不影响最后的吐丝结茧。另外,作者还发现,蚕是靠它的嗅觉和味觉来辨别桑叶的气味的,如果破坏了这些器官(如在蚕的触角涂上一点胶水),那么,蚕就无法辨别桑叶的气味,也就能吃其他植物的叶子了。
(3)课题要切合实际,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选题的应用性原则也就是课题要能应用于生产实践,结合工农业生产实际并提出好的解决办法。
选择熟悉、难易适度的课题。要写出好的科学论文必须考虑自己的主客观条件。
(1)能发挥知识专长。每个人都有自己比较熟悉的知识领域,并由此能在这个领域里不断地获得一些新鲜的、生动的感性材料,甚至还能不时迸发某些新的想法。这些条件正是深入研究的基础,也是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条件。
(2)结合兴趣爱好。兴趣是完成科研任务的动力,能促使人随时留心有关的事物,克服困难、锲而不舍地进行钻研和探索,乐此不疲。
(3)能获得丰富的资料。调查资料、实验资料、图书资料等,是完成科研所必需的条件,因而所选课题要能较易获得相关资料的为宜。
(4)能得到指导帮助。一个人的阅历、知识、能力总是有限的、在科研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选择能及时得到相关专家指导的课题,或能够与有同样专长或兴趣的同学共同切磋、探讨,就有利于顺利克服研究过程中的障碍。
(5)难度要适宜。不要选择自己没有能力解决的课题,要选择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科知识水平的课题,才能有所突破,提出独到见解。
标签:研究性学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