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上消化道造影中CR系统的应用价值论文_周建国

观察上消化道造影中CR系统的应用价值论文_周建国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羊山镇卫生院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CR系统在上消化道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CR系统实施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60例患者资料。结果:上消化道造影CR系统后处理后的影像资料较好,通过后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影像资料的治疗,便于对病变作出诊断。结论:CR系统在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综合患者个体差异以及CR系统使用条件可在上消化道系统造影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上消化道造影;CR系统;应用价值

上消化道造影作为上消化道系统疾病检查的常用方法。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的出现为上消化大造影检查提供了重要方法。实现了X线摄影的数字化,为临床上消化道疾病的有效诊断奠定了基础。本文结合我院2015年4月—2017年6月期间采用CR系统实施上消化道造影的60例患者资料,对CR系统的应用价值进行回顾分析。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4月—2017年6月期间有上消化道造影需求的60例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8.4±4.3)岁,所有患者有完整的诊断资料,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本研究中采用的仪器为北京万东F52-8C成像系统数字胃肠机,柯达DRYVIEW 5700C激光相机,影像板IP板为35cm×43cm,24cm×35cm,检查过程中采用的钡剂为硫酸钡,具体的是青岛生产的硫酸钡(Ⅱ型)干混悬剂。

所有患者在检查前常规进行造影剂过敏试验,在检查前8h内禁食禁水,在造影前口服产气粉,在检查前口含40-50ml硫酸钡并站立在检查床前,之后按照常规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方法完成检查,记录好对应的诊断数据。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有:(1)检查后的图像质量情况;(2)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原因以及后处理。

1.4统计学分析

整理观察指标数据,检查后的图像质量情况用百分率(%)表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图像质量分析

对图像质量的判断从图像清晰度、符合诊断要求、伪影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60例患者中有28例图像满足质量要求,所占比例为46.7%,其余32例图像不符合质量要求,所占比例为53.3%。

2.2图像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原因分析

本研究中共有32例图像不符合质量要求,其中10例患者的图像是因为在操作在曝光条件较低,造成图像密度降低,对此,借助于CR系统的自动处理功能,然后对图像的窗位、窗宽调整,后处理后的图像符合质量要求;15例患者图像质量较差是因为在检查过程中使用了过高的仟伏,致使对比度下降,增加了影像灰雾度,针对这些问题,借助于后处理中的视觉增强软件完成对对比度、灰雾度的处理,然后对图像的窗位、窗宽调整,经过后处理后的图像质量符合临床诊断要求;7例患者对应的图像存在较大的噪声以及斑点,借助于后处理技术对图像参数实施噪声处理、图像平滑处理等,经过后处理后的图像符合诊断要求。通过后处理技术,所有影像资料均可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需要。

3、讨论

上消化道造影在上消化道疾病检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获得的影像资料是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础,但是常规X线摄片后获得的部分影像资料存在不同的质量问题,影响到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也限制了消化道造影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

CR系统中包含了多个组成部位,如:图像处理器、影像阅读器、影像成像板、激光相机等,对于常规X线成像信息能够进行记录并形成数字化的平片影像。影像资料将传统影像资料和计算机进行有机结合,可借助于多种后处理技术完成图像处理,使其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本研究中对上消化道造影患者在检查中采用CR系统,结果表明有53.3%的图像资料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影响到实际诊断,通过对不同图像质量较差原因分析以及后处理,最终获得的影像资料可用于疾病的诊断。极大的提高上消化道造影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与常规X线诊断相比较,CR系统中拥有多种后处理技术,这些技术可通过不同处理方法提高图像质量,比如:调整原始图像窗宽、窗位、对比度、像素灰度值等;此外还能够对局部位置进行放大、定位、测量等处理。这些后处理技术极大的保证了图像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根据有关学者的文献报道,CR系统在应用中能够降低X线剂量,通过后处理技术可得到多种影像参数,在检查中不会受到摄影部位厚度的影响[2]。这些都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图像质量,使得图像质量在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中得到应用。

综上所述,CR系统在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综合患者个体差异以及CR系统使用条件可在上消化道系统造影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冯赟,周慧,胡宝华,吴春强,成建明.上消化道造影和CT扫描诊断胃部肿瘤的应用价值比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1):2066-2068.

[2]李运立,闫风全.浅谈如何提高上消化道造影的诊断质量[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6):76-77.

论文作者:周建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  ;  ;  ;  ;  ;  ;  ;  

观察上消化道造影中CR系统的应用价值论文_周建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