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琰,全国人大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授_金融论文

李琰,全国人大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授_金融论文

人大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授 李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学院论文,教授论文,人大论文,企业管理论文,李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李焰,女,北京市人。现任人民大学商学院金融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

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学习财政金融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3-198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攻读硕士学位,1986年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8年在同一学校在财政金融系攻读金融专业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黄达教授;1996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1-1993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进修,选修金融专业。

工作背景:

1974年在北京郊区插队;1976-1978年在北京纺织机械工作;1983年在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研究室做研究工作;1986年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先后执教于财政金融学院和商学院;1993年在美国贝尔斯梯恩斯投资银行从事研究工作。1994-1998年在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部工作。

目前在人民大学商学院讲授本科、研究生金融专业课程,包括公司理财、证券投资、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与公司战略、商业银行管理。

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成果:

1、1986-1991年主要从事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在《经济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参与黄达教授主编的《货币银行学》编写工作。该教材1997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

2、1992-1995年从事储蓄行为研究。曾在1992年进修期间协助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兰克·莫迪利亚尼教授研究中国居民储蓄行为问题。在以后的博士论文研究中继续此题目的研究。有《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专著出版。相关的研究论文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二等奖。主要观点包括:居民储蓄行为是否服从生命周期假说取决于绝对人均收入水平;在人均收入较低的情况下,储蓄对于利率的敏感性较低。实证分析发现利率对于我国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很低,提出我国现阶段以调整利率调节居民储蓄的政策效果很低的观点(1996、1999年)。

3、1994年—1998年从事我国金融市场基础建设方面的研究。主要观点有:政府在股票市场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不当,严重影响市场公平竞争,并助长投机。应尽快取消额度控制和审批制(1997、1998年);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是股票市场无序的根源(1997、1998)

4、1998-2000年主要从事公司财务管理、金融风险、价值分析方面的研究。主要观点见发表的文章。

5、2001至现在主要从事固定收益证券方面的研究。研究正在进行中,研究内容包括市场基础建设;国际经验比较;市场流动性;产品创新;投资价值分析等。研究中采用大量数量分析方法,同时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现代金融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

标签:;  ;  ;  

李琰,全国人大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授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