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论文_张锦滨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论文_张锦滨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东和联校 047100

摘 要: 阅读教学应为学生创设优良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思维、情感活动,从而得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使学生在认识和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做到乐读趣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 多元解读  求异 求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把自主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一、提倡“多元解读”

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确立阅读教学的价值观,让学生在多元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提高阅读的综合素养。

1.树立“以人为本”的阅读教学观念,为学生个性的彰显和思想的解放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多元解读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在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感悟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客观差异,因而他们在对同一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丰富多彩的答案。对此,教师一方面要构建安全、民主、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热情鼓励学生敢为人先、标新立异,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另一方面,要学会多层次、多角度的倾听,善于捕捉多元解读中出现的有价值的争鸣问题,组织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2.正确处理好“多元解读”与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与标准导向的辩证关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之一。尊重个性差异,倡导多元理解,正是建立在这一标准之上的。对于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尚未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他们知识的积累还比较肤浅,认知能力还比较薄弱,因而他们对文本意义的理解难免会出现浅解、误解甚至曲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积极引导,要从“多元解读”就是“多元价值观”和“多元标准”的误区走出来,采用先放后引、先求异后求同的教学策略,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独特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的对话,使学生自主建构文本的意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变成一个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平等心态和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例如,《三峡之秋》是一篇极其优美的文章。刚上课时,我利用《话说长江》关于长江三峡的片断录像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学生带入了一种美好的意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课文,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学习方式,或读,或讲,或背,或写。这样就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学习形式,而且每个孩子都觉得有“用武之地”。我的布置刚刚结束,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有的读描写三峡早晨静态景色的段落,有的读描写三峡中午动态活动的段落,个个摇头晃脑,读书声响彻教室。他们不仅用轻快的语调读出了三峡之晨的情新明丽、中午的热烈奔放,而且读出了感情,陶醉于美丽的三峡美景中。那真是如痴如醉,看得出,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同时也调动了学习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体现了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

2.尊重学生的差异。如课文《鹬蚌相争》的教学过程,我提了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大胆地提出了许多见解:鹬身材那么高大,嘴巴一定很有力,不会让蚌给夹住;鹬完全有能力在渔者到来之前制服蚌,使渔者得不到利;也许鹬是渔者专门驯养的,要不怎么会那么巧,在鹬蚌相争时,他正巧得利;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使我想到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而在这节课中,老师并没有把课文所要揭示的“做事要权衡得失,相互谦让,化解矛盾冲突”这一道理硬灌给学生,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尊重学生各自不同的理解,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3.鼓励求异、求新。如课文《落花生》教学中,我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引导学生学习花生的默默无闻、不炫耀、不张扬,而是提出了一个辩题:“当今社会,你想做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不炫耀、不张扬的人还是想做像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善于表现自己、张扬个性?”学生兴趣大增,讨论之声顿起,有的学生说要做像苹果那样的人,善于表现自己,很自信。有的学生说既想有花生的品质,也想有苹果的勇气和自信,花生默默无闻奉献的精神是可贵的,但是苹果的自我表现和推荐也是值得赞赏的。可见,学生的理解远比老师教他的丰富而深刻,最重要的是他已经思考过了。

阅读教学应为学生创设优良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思维、情感活动,从而得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使学生在认识和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做到乐读趣学,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2。

[2]胡晓风 金成林 等 《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论文作者:张锦滨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4

标签:;  ;  ;  ;  ;  ;  ;  ;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论文_张锦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