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论文_罗发秀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论文_罗发秀

罗发秀 山东省枣阳市王城镇资山中学 441227

摘 要: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是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结构,实行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利用信息媒体强大的信息承载功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利用多媒体呈现形式的活泼新颖,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利用信息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完成自我建构过程;利用网络无法比拟的优势,让学生自我调控、自我发展”探讨了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的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学科 整合

整合——教改的新思路。整合是指整合学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以防止学生的知识体系窄化、僵化和脱离生活现实的现象发生。“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纲要》提出的明确要求,《纲要》还具体阐明了这种应用的立足点:“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而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是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结构,实行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国际上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与潮流。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运用新颖、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为数学教学新的生长点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那么,如何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利用信息媒体强大的信息承载功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之前就已经有了生活的经验,他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所以在数学探究学习之始,我们应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潜力。新《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可实现对数学教学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它们管理的信息不仅是文字,而且还包含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媒体信息。通过这些载体,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增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

实验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是一个关于人类获得信息的来源的实验。实验证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计算机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还能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得的信息量肯定会大得多。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给学生的多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提供了可能,可有效改善学习方式,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例如,在教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利用“日出东海”这一自然现象作为素材,用“日出东海”伴着轻快的音乐这一美妙的景象,使同学们很好地理解和牢记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这三种情况。让学生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美妙的大自然中,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存储功能,根据需要把题目、图形、题目的分析过程以及解答过程预先存储在电脑中,课堂上适时在学生的面前展示出来;还可以在任何时候将客观存在的内容隐藏;还可以局部放大;还可以利用声音、闪烁对某个知识进行强调;等等。这样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拓宽了师生交流的渠道,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利用多媒体呈现形式的活泼新颖,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多年来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课堂的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是极大的冲击,可以说,没有信息技术就没有建构主义的“出头之日”。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也就是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新《标准》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换言之,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而要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从而激发他自主学习的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方程组的应用”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影片,内容是这样的:“清朝康熙皇帝在微服私访的途中,看见两位公差和几个卖马、牛的人在争执,只听卖马人央求公差:‘这位大爷,按我们讲好的价钱,您买四匹马、六头牛,共四十八两银子;这位大爷,您买三匹马、五头牛,共三十八两银子,加起来一共八十六两银子,可你们只给八十两,少六两我们可亏不起这么多啊?‘身着便服的康熙上前理论,公差大怒:‘你找死呀,你知道一匹马、一头牛是什么价?少管闲事!’康熙冷笑一下:‘事先我是不知道,但可以算出来,马每匹六两,牛每头四两。’围观者无不惊奇,公差恼羞成怒就要上前抓康熙。此时,康熙掏出玉玺,公差一看,吓得魂飞丧胆,连忙跪地求饶。”看了这段影片后,再问学生:“你知道康熙皇帝是如何算出来的吗?”学生的求知欲很快被充分地调动出来了。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借助于网络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获得视觉、听觉、动觉等多种感知,从而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受。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再如在教学“统计初步”时,为学生提供网页平台:学生投票,老师唱票,学生的计数、数据的整理、制作统计表都可以在画图平台上完成。让学生成为统计全过程的主人,既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引导了学生学会学习。

三、利用信息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完成自我建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传统的教学模式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由教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利用信息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新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让学生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参与下,经历认知结构的调整和重新组合,使学生构建合理、清晰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可以先放映用Flash制作的有关相遇问题的动画,让学生在这种动感的过程中找到“相遇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再让学生通过搜索查找同种类型的题目来进行练习。这样通过人机的交流,很好地完成了自我建构的过程。

四、利用网络无法比拟的优势,让学生自我调控、自我发展

多媒体网络教学在教育过程中,集丰富的感受性、扩充性、多样性、可组合性等多种特点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活化了教学。学科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学生的学习既有人机交互,也有人人交互,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提高和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实践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能力。因此,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把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并提供给学生共享,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思维,提高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并进行知识的重组和创造。

例如,在教学“平面镶嵌”时,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形状的地砖拼成的地面,然后让学生自己探究可以进行平面镶嵌的条件,有目的地把学生引向更高的层次。在由学生得出平面镶嵌的条件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自己制作一些平面镶嵌的图案。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震撼,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辟了一片沃土。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是全新的教育,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会带来教育观念、教学组织形式的又一次革命。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会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达到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良好效果,并能加快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必将为新课程改革“增光添彩”。

论文作者:罗发秀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论文_罗发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