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Rouviere沟解剖定位及其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陈远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Rouviere沟解剖定位及其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陈远刚

(达州市开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 达州 636250)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Rouviere沟解剖定位及其应用价值,希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12月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按照患者手术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纳入,即为实验组100例在Rouviere沟解剖定位的引导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传统组100例行传统的定位,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腹腔镜组患者的Rouviere沟进行分型,其中59例患者为开放型,32例患者为融合型,19例患者为缺失型,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差异之间存在统计学(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传统组,对比两组治疗数据,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差异之间存在统计学(P<0.05)。结论:医院接收到患者之后,临床上需及时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Rouviere沟解剖定位治疗,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以促进临床效果的提升,使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缩短,从而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有效改善。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Rouviere沟;解剖定位;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6-0033-02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Rouviere groove anatomical loc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value

Chen Yuangang

Dazhou jia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Sichuan dazhou 636250

【Abstract】Objective This paper mainly study Rouviere groove anatomical location i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d its application value, hope to provid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on the treatment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Methods 06, 2015 - December 2016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200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s the study subject,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into, namely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00 cases in Rouviere groove anatomical position under the guide of laparoscopic gallbladder surgery, traditional group 100 routine of the traditional orientation, compar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laparoscopic group patients Rouviere groove of parting, with 59 patients for an open, 32 patients for fusion, 19 patients for missing, there are large differences between data, between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 Group of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time, transit operation rate and complication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group, compared with two groups of data, there are large differences between data, between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Hospital receives patients after clinical needs in a timely manner for the patient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inspection, on the premise of strictly grasp the operation indication, can choose i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Rouviere groove anatomical treatment,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o as to promo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scension, to make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shortened, thu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s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Rouviere groove; Anatomical location; Application value

急性胆囊炎属于常见外科急症的一种,常见症状是右边上腹部出现剧烈疼痛,腹部有压痛,需及时进行干预,否则可对肝脏造成累及,危及患者生命。对于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传统临床上所用开腹手术对患者有较大创伤,术后需要的恢复时间较长。近年来,微创技术不断进行发展,腹腔镜在胆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临床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微创、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容易造成肝胆损伤,十分不利于患者的恢复[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进一步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Rouviere沟解剖定位及其应用价值,本次研究2015年6月-2016年12月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现对研究进行如下呈现:

1.对象以及方法

1.1 研究的对象

将2015年6月-2016年12月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按照患者手术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纳入,即为实验组100例,男性例数:女性例数=59:41,38岁~75岁,年龄中位数(45.8±5.3)岁;传统组100例,男性例数:女性例数=52:48,36岁~72岁,年龄中位数(45.3±5.5)岁。所选患者均在相关临床检查下被明确确诊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已将合并严重胆道结石、腹腔感染、机体严重疾病、恶性肿瘤等患者排除在外,与患者进行了沟通,均同意参与此次研究。将两组一般资料放到一起进行客观比对,未见突出的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治疗的方法

实验组100例在Rouviere沟解剖定位的引导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施予麻醉后,将患者姿势调整为仰卧位,以Veress针进行穿刺,对人工气腹进行常规性建立,腹内压力控制在12mmHg~14mmHg之间。通过四孔法定位肝外胆,在Rouviere沟的位置紧贴,贴侧浆膜,通过腹腔镜了解胆囊管和胆囊颈部的轮廓,进行向左方向和向下方向的牵拉。沿着解剖位置方向分离浆膜并且切开,切口U字形或者V字形。通过分离钳进行穿刺,清楚脂肪组织和结缔,保障胆囊动脉和胆囊管没有其他的结构。进行胆囊三角解剖时,需在Rouviere沟平面上。

传统组100例行传统的定位:施予麻醉后,将患者姿势调整为平卧位,建立气腹。通过四孔法进行操作,开腹之后需要分离胆囊周围粘连,将胆囊三角暴露,术者进行解剖部位的切除,之后切除胆囊。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对两组相关手术指标,包括手术的时间、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以及中转开腹手术率,并比较分析。

1.4 数据处理

本次以SPSS20.0软件进行数学统计分析,其中,涉及平均数则由“(x-±s)”展开研究,百分比以“(n/%)”进行分析,两组客观比对后,若有差异性出现,则标明(P<0.05)。

2.结果

对腹腔镜组患者的Rouviere沟进行分型,其中59例患者为开放型,32例患者为融合型,19例患者为缺失型。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3.3±9.7)min,中转开腹1例,因为粘连胆囊组织而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为1.00%,手术之后出现2例患者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传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9.2±10.5)min,中转开腹7例,因为粘连胆囊组织、萎缩性胆囊炎、十二指肠内瘘等,中转开腹率为7.00%,手术之后出现13例患者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3.00%;实验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传统组,对比两组治疗数据,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差异之间存在统计学(P<0.05)。

3.讨论

虽然上的临床传开腹定位历经了长时间的发展,操作技巧已经比较成熟,手术视野较为开阔,能够对术中具体情况进行掌握[2]。但此种手术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术后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近年来,微创手术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相关胆囊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相较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具有以下多个方面的优势:首先,对患者的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小,切口极小,可对术中失血量进行有效控制,减轻对机体的创伤,大多数患者都能够耐受此手术。其次,不会对脏器造成较大损失,对脏器功能的影响小,使患者恢复时间缩短。最后,可减少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3]。但是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时,临床上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手术时,对胆囊管、胆囊血管进行明确辨别,如果患者胆囊管内有结石,应该先将结石推向胆囊,再对胆囊管进行夹闭。第二,术中需要细心、规范各项操作,对胆囊三角进行解剖时,需严格注意,以免对胆道造成损伤。第三,五个胆囊三角区有严重的粘连、难以对胆管进行分离,应该及时转行开腹手术,以保障患者生命健康。第四,对手术的时机进行合理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最佳时机是72小时之内。而Rouviere沟解剖定位能够直接的进行结构分离,充分解构胆囊三角[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腹腔镜组患者的Rouviere沟进行分型,其中59例患者为开放型,32例患者为融合型,19例患者为缺失型。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3.3±9.7)min,中转开腹1例,因为粘连胆囊组织而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为1.00%,手术之后出现2例患者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传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9.2±10.5)min,中转开腹7例,因为粘连胆囊组织、萎缩性胆囊炎、十二指肠内瘘等,中转开腹率为7.00%,手术之后出现13例患者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3.00%;实验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传统组,对比两组治疗数据,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差异之间存在统计学(P<0.05)。和传统的定位相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Rouviere沟解剖定位有效的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中转开腹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保障。

概而言之,医院接收到患者之后,临床上需及时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Rouviere沟解剖定位治疗,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以促进临床效果的提升,使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缩短,从而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1]汪雷,侯辉,吴春利,喻宗繁,万圣云.“三线一平面”解剖标记在腹腔镜胆道结石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6,96(08):1200-1104.

[2]赵沨,王培斌,黄强.Rouviere沟引导定位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学杂志,2015,355(13):3681-3682.

[3]王守军,王跃,王庆文,李洪旭,宋金智,侯俊丞,唐雪梅.Rouviere沟定位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附7100例报告[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105(08):776-778.

[4]孙兴华.Rouviere沟引导定位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04(03):83-84.

论文作者:陈远刚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9

标签:;  ;  ;  ;  ;  ;  ;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Rouviere沟解剖定位及其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陈远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