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论文_夏文静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论文_夏文静

方正县人民医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8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年收治的5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小儿高热惊厥发病年龄以1到3岁最多见,占69.8%;以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最高,占70.7%。本组116例患儿中,治愈114例,好转2例。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采取临床护理能够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将临床急救措施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发作时,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高热惊厥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临床表现;护理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人数每年都在不断增加,其患者人群主要以小儿患者较多,是临床儿科的常见急症之一。因此当小儿出现高热惊厥状况要及时采取正确手段进行诊治,确保儿童安全,若不及时诊治,极易留下后遗症或因反复惊厥而造成脑部受损等状况,从而影响儿童正常的智力发育。因此,文章抽取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小儿高热惊厥治疗患者,对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6例小儿高热惊厥病例中,男35例,女21例,男女比例为1.67∶1,平均年龄4.5岁,单纯型41例,占73﹪,复杂型15例,占27﹪。根据小儿高热惊厥针对标准该院 56例小儿患者均属于此状况。

1.2 观察方法

详细统计本次研究患儿临床资料,包括发热情况、惊厥分类、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

1.3 治疗方法

首先,保持呼吸道顺畅,患儿取平卧体位,头向一侧偏,若有必要可给予患儿实施吸痰处理;采用35%到50%酒精分别擦拭四肢、颈部或采用冰袋放置在腹股沟、颈、枕后以及额头等部位;采取措施控制惊厥,给予患儿静脉推注地西泮 0.5到1.0mg/(次·kg),速度为每分钟1mg,控制总量小于10mg或给予患儿采用苯巴比8-10mg/(次·kg);患儿吸入足量的氧气,可减少因低氧而造成的脑损伤[1]。

1.4一般常规护理

保持患儿体内的氧含量是常规护理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需要确保患儿的供氧以及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等。确保患儿的供氧能够提高患儿脑部以及其他全身组织的氧含量情况,能够避免由于低氧而造成的脑组织等的损伤。给予患儿持续低氧量的吸氧这是抢救高热惊厥患儿的重要措施,同时还需要快速为患者建立好静脉通道,能够随时快速为患儿补充循环容量做好准备。高热惊厥患儿应该采取正确的体位,护理工作人员应该使患儿保持侧卧或者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护理工作人员还需要叮嘱患儿家属禁止一切对患儿的搂抱以及摆动等。

1.5惊厥护理

惊厥基础护理期间,给予使用安定类药物,其使用效果较为快速、简便、安全,常规剂量为0.3到0.5mg/kg,可在5分钟见效,婴儿使用该药物基本不超过5毫克,结合患者不同年龄进行药量增加,应控制在10毫克,可以给予患者静脉注射以及肌肉注射药物,根据患者实际情况20分钟后可再次使用,同时可使用含量为50mg/kg苯巴比妥药物进行治疗,如进行口服使用量为3到6mg/kg,直到患者退烧为止。也可选用含量为10%水合氯醛药物,每次药量控制在0.5ml/kg并加入相同含量生理盐水给予灌肠操作,如患者属于细菌感染引发疾病,可运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操作等[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6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资料采用 SPSS10.5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给予t检验,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6例患儿均治愈出院。随访28例,其中2例原来发育正常,高热惊厥发作后发现智力下降,患儿的发育商较惊厥发作前降低明显;1例患儿单纯语言发育较同龄儿童慢。3例有后遗症患儿后来经高压痒治疗,智力均获得明显改善。入选患儿经过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后,56例患儿均抢救成功,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

3.讨论

高热惊厥为儿科一种常见疾病,主要是因患儿的神经功能未发育完善,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极易导致高热惊厥发生。小儿惊厥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以高热惊厥的发病率最高。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所有惊厥患儿中,6岁以下的患儿是成年患者的10-15倍。惊厥发生后患儿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群表现为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多合并意识障碍。若频繁发作,会诱发严重的后遗症或危及患儿生命。研究表明,患儿惊厥发作的主要原因为高热,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患儿体温均高于38.5°C。因此重视做好患儿体温的监测,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预防惊厥发生,是相当重要的。若小儿惊厥发作时,未进行及时的抢救,发作时间过长,或者出现反复发作现象,很容易因为脑严重缺氧而造成脑损伤,从而导致患儿智力发育不全或者引发癫痫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因为缺氧而死亡。针对这种情况,应给予患者综合性治疗,顺畅呼吸道,采取措施控制惊厥,给氧以及对症治疗。给予40例高热惊厥患儿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2.5%。

小儿高热惊厥多发生在3岁以下的小儿,这是由于小儿高热惊厥主要是因为儿童的大脑功能发育未完全,大脑功能不足,神经功能以及脑学屏障功能等也处于发育中,因此患儿大脑容易受到刺激而产生各种异常的发电情况。小儿高热惊厥会引起患儿脑细胞的损害,出现窒息,脑水肿等,甚至还会引起患儿出现智力低下等后遗症。因此需要对患儿采取合适的抢救方法以及精心的护理,降低患儿发病后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保证患儿能够正常生长发育[3]。

关于小儿惊厥,一般都认为与婴幼儿时期神经髓鞘发育不完善,大脑发育不成熟有关。本文观察的56例小儿高热惊厥,发病年龄在3岁以下的占91.1﹪,与国内报道相近。3岁以下小儿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容易患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感染。故3岁以下的小儿是高热惊厥的易发年龄,与有关文献报道相符。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和治疗。惊厥时脑的耗痒量校正常时增加5倍,并可能影响换气,加重低痒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使颅内压升高。因此,治疗上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有效止惊。因其抗惊厥作用强大,发挥抗惊厥作用迅速,安全性又很大。但由于该药作用持续时间较短,惊厥控制以后,应再给予鲁米那口服。大量研究证实,鲁米那有保护神经作用,可降低脑代谢率,使脑痒耗量减少,减少脑血流和细胞内外水肿,降低颅内压,抗惊厥及镇静效果良好,还能清除由于脑缺血缺痒产生的大量自由基,减轻脑损害,以防再次发生惊厥。

小儿高热惊厥与发热程度密切相关。本组38.5°C以上的高热发生惊厥占98.2﹪,而且大多数惊厥在发热后12小时内发生,说明惊厥与发热程度有关。尤其在发热早期和体温骤升时,更应防止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

小儿高热惊厥持续时间过长,发作次数过多,可能引起脑神经的损害,影响小儿智能的发育。因此,当发热和惊厥得到控制以后,建议有条件的可做高压痒治疗。同时对高热患儿要早期预防惊厥的发生,一旦发生则应积极控制,确保患儿康复。

参考文献:

[1]金南顺,侯春凤,张秀丽.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283-284.

[2]于淑萍.23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17):343-344.

[3]尚森婷.子宫内膜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6):326-327.

论文作者:夏文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7

标签:;  ;  ;  ;  ;  ;  ;  ;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论文_夏文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