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之浅见论文_杜君碧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之浅见论文_杜君碧

(遂宁市船山区永兴镇幼儿园 遂宁 629000)

【摘 要】:幼儿期是语言学习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孩子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本文从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利用游戏丰富词汇、为幼儿营造更多的表达机会三个方面简单的阐述了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幼儿语言 表达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语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所有知识的宝库。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语言兴趣

一是让幼儿在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的人、事、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并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来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知能力,而认知范围的扩大,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因此,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应与认知能力发展相结合,为幼儿创设条件和生活内容,让幼儿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语言。如:春天,引导幼儿说一说春天的景色,带幼儿去踏青,让幼儿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丰富其生活内容,开阔幼儿的视野

二是为幼儿创设更多的看、听、说、练的语言环境。只有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才能使幼儿获得丰富的词汇,获得学习的机会,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如:在为幼儿讲《春天》的故事时,应告诉幼儿:“春天来了,人、动物、植物都有一些变化,请你在来幼儿园的路上或去公园玩的时候,看一看、找一找,春天有了哪些变化,以后讲给大家听。”幼儿带着问题回家,仔细观察肯定会仔细观察、查找,当老实讲完故事之后问:“除了故事里的小草、花、小动物的变化,你看到的春天还有什么变化?”“小燕子飞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大树变绿了、小朋友脱去了棉衣......

三是创设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语言教育活动。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是靠听、说、读、诵等形式来完成的,但这些不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应在教育活动中,不单让幼儿具有模仿语言的能力,还应指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去描述事物。如:秋天到了,让幼儿观察各种树木、花朵的变化。鼓励幼儿在观察、讨论、想象中及时的用语言表达出来,“有的叶子落下来像小船”,“松树看上去像已一顶尖尖的帽子”等,通过这些活动促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利用游戏丰富幼儿的词汇

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由此我们设计了部分游戏来帮助幼儿增加词汇量,扩大词汇范围。如:游戏《苹果熟了》,小象来到果园里,发现了一个苹果,于是说了一句话,看小朋友谁能猜出小象的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幼儿开始积极动脑,回答也多种多样:“一个大苹果”“一个又圆又大的苹果”“这苹果真大”“我把它摘下来吃”“用鼻子卷下来”……就在幼儿的踊跃发言中,把难看出这里面涉及到了动词名词、形容词、代词、量词等幼儿可以从中学会不少词,从而丰富了词汇,为幼儿的语言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为幼儿营造更多语言表达的机会

《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 。在教学中幼儿除了和教师交流外,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和同伴交谈。而在集中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发言说话的机会太少。针对这一问题,我改变了传统的语言教学方式,注重以幼儿为主体,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

1、户外游戏时请幼儿观察幼儿园中的各种玩具时,可请幼儿说出玩具的名称及自己最喜欢玩的玩具,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如陈鑫小朋友说:“我喜欢玩轮胎,轮胎跑起来很快,我喜欢与谢添伦玩滚轮胎比赛;鞠洋洋说:我喜欢汽车玩具,它是我的宝车。这样,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大脑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个个争先恐后地向老师讲述自己心爱的玩具以及自己的创新玩法。

2、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引导他们带着好奇心和神秘感去探索问题,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如故事课,我先将故事中精彩、主要的情节作为引题,并用形象的、生动的教具来吸引幼儿,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幼儿萌生“欲知后事如何”的想法,在提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开放性,多用“你认为怎么样,”“如果这么做会怎么样”等灵活的提法,让每个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保持“跃跃欲试”的精神状态。

3、让每个幼儿动手操作或进行角色表演,亲身体验,尔后再提问或分组讨论。这样可保证每个幼儿都有说话和发言的机会。

4、幼儿在园的游戏和自由活动时间较多。教师要有意识介入活动之中与幼儿融为一体,且适时提些问题,与幼儿交流,以培养幼儿主动提问题,主动与别人交谈的能力。幼儿自由活动时,教师不可随意干涉,以确保幼儿说话交谈的时间。每天,教师都从幼儿交谈中收集一些“新闻”告诉全班幼儿,并及时给予奖励,以调动幼儿说话的积极性。

5、在幼儿中开展轮流担任小组长、值日生、小老师、小小故事员、小歌手等活动,使每个幼儿都有锻炼自我的机会,进而发挥各自特长来增强自信心和荣誉感。经过多次的训练,胆小的变胆大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6、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语言教育中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是在“更多”上下工夫。我们要为幼儿创造广泛而良好的语言表达情景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机会,积极诱发他们多说话,要做到发音准确,用词得当,句子完整,表达清晰,连贯而有感情。让幼儿通过听故事、复述故事,看人说话,看物说话,看景说话,背诵诗歌、念绕口令等训练方式提高和培养独自说话,与人对话的能力和良好的说话习惯,要充分肯定幼儿说话的成绩和优点,使他们体会到说话成功的喜悦,不断强化幼儿的说话兴趣。

总之,“三岁之魂,百岁之才”我们一定要把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切实抓早、抓实、抓好。要努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向上的说话气氛,消除幼儿说话时胆怯或忧郁不决的紧张情绪,不断提高语言表达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他们迅速成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论文作者:杜君碧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8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4

标签:;  ;  ;  ;  ;  ;  ;  ;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之浅见论文_杜君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