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平凡中蕴不凡——《白杨礼赞》教学设计论文_曾艳丽

于平凡中蕴不凡——《白杨礼赞》教学设计论文_曾艳丽

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 山东 滨州 251800

【教材分析】课文描写了西北极普通白杨树的“形貌”和“精神气质”,揭示了白杨树所象征的当时抗日军民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抒发了对白杨树的由衷赞美之情。

【教学设想】本文由树及人,热情歌颂了抗日军民力争上游、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教学中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写作背景,突破难点和重点。

【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和常用词语。2.理解象征、反问、间隔反复的手法在文中的巧妙运用。3.感受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教学重点】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环节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白杨树图片。同学们这是生长于西北高原地区的白杨树,你看它笔直的干,笔直的枝,白得那么朴素,绿得那么有生机,力争上游,催人向上,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第一次见到它时,惊奇地叫了出来,并为此写了一篇文章。

板书:白杨礼赞(请同学们用你们最漂亮的字跟着老师一笔一画地书写课题与作者茅盾:强调茅盾的茅的那一撇)。

2.在正式学习之前呢,老师先来考一考大家,看看你们的预习情况(课件出示)。强调重点字词的字音与字形,引导结合课下注释,掌握重点字词注释,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好方法以及纠正学生的坐姿。

[过渡]同学们,这篇文章的题目“白杨礼赞”,赞是什么意思?赞扬,那礼是敬礼、崇敬,白杨礼赞就是对白杨的崇敬赞美。茅盾先生又是怎样表达对白杨崇敬赞美的呢?请快速从文中找出作者直接赞美白杨树的句子。

引导学生理解直接赞美白杨语句的语气更加坚定,感情在逐层加深。请同学仔细看一看在这些句子中有哪些词语反复出现呢?

不平凡(板书)。就是这样普普通通的西北白杨树,它的不平凡又体现在哪儿呢?

环节二:初识白杨,感白杨之不凡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说一说白杨的不平凡体现在哪儿,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自主探究后小组交流,请同学们按照文章的段落顺序来汇报。

情景预设:第2段,生长环境(板书:境)。

设想问题: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惊奇地叫出什么呢?

[过渡]读到这儿,同学们,那咱们再来看一看作者猛抬眼、让作者惊奇叫出声的白杨,文中是怎样形容的呢?所以作者说“白杨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课件出示),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

情景预设:第5段,每一句都能细细地体味白杨的不平凡,请调动你们活跃的脑细胞,来汇报第五段。

结合梨树、桃树、柳树,生活中的树引导感受白杨独特的外部形态。(板书:形)在这里,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概括形容白杨树的呢?

[过渡]同学们,白杨树恶劣的生长环境和独特的外貌形态实在是不平凡的,我们接下来看第六段,作者为什么又说白杨绝不平凡呢?到底是白杨的什么绝不平凡呢?

环节三:再识白杨,悟白杨之品格

请同学们精读课文6-8自然段,说一说绝不平凡体现在哪儿?

情景预设:第7段“难道”。

这一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四个反问的句式构成了排比句,如果老师将这四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不同呢?朗读并体会两组句子的不同。(板书:神)让我们带着这种崇敬的赞美,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作者逐步加强的情感。

[过渡]读到这儿,同学们,作者还是在仅仅赞美白杨树吗?借赞美白杨赞美北方的抗日军民。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本文的写作背景(课件出示)

[过渡]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赞美抗日军民呢,这是用了什么写法呢?联系上学期《荷叶·母亲》引导学生再认识象征写法。运用象征这一手法不仅是因为作者当时在国民党统治地区,没有言论自由,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文学常用的写作手法,有一种含蓄美。

预设问题:你读完白杨之后,想到了哪行哪业哪个人?

[过渡]就是这样极普通的白杨,所蕴含的内在精神品格却绝不平凡,一起来看大屏幕,同学们,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这个句子呢?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语速、语调、哪个词最需要重音呢?一起试着来读一读。引导学生读出对白杨所象征的抗日军民的崇敬赞美。(课件出示: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新中国新时代的建设中也有如“白杨”式的人儿(课件出示)。他,李万君,如白杨一样平凡中蕴含着非凡,大国工匠精神!他,林俊德,亦如白杨一样不折不挠,为中国核试验工作到最后一刻。她们,十二位女排姑娘们更如白杨一样坚强不屈,是激励中国前行的力量!

[结语]希望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在以后的路上都能心向阳光,撒下一颗白杨的种子,力争上游,努力向上发展,终将成为傲然挺立的白杨树。(完成板书)

环节四:推荐阅读,学以致用

1.推荐阅读《白杨礼赞》的姐妹篇《风景谈》。

2.运用象征手法写两行小诗。

提示:荷叶、蜡烛、梅花、太阳、翠竹、兰花、菊花、牡丹、莲。

论文作者:曾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9月总第27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  ;  ;  ;  ;  ;  ;  ;  

于平凡中蕴不凡——《白杨礼赞》教学设计论文_曾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