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护理论文_邵帅

6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护理论文_邵帅

邵帅

湖南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内科 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6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提供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环境护理及健康指导。观察和评定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复发。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护理干预;饮食指导;心理护理

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典型疾病,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大量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等,均可以引起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表现主要为上腹部疼痛,发病具有周期性,复发可能性大,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治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不应该只停留在生物模式,而要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关注患者的饮食习惯、心理状况、生活规律等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性护理,以切实提高临床疗效。本文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6例,对其实施护理干预,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6月接收治疗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6例,所有患者经胃镜、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等项目检查,均符合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标准。胃镜检查可见线性、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在症状表现上,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反酸、腹胀、嗳气、黑便、呕吐、恶心、胸骨后烧灼感,部分患者还有出汗、失眠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以上患者均有饮食不规律、情绪刺激、疲劳等发病诱因。

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为42.2岁;对照组患者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为41.6岁。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十二指肠溃疡常规护理方式,嘱患者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同时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为其提供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环境护理及健康指导。

1.3评定标准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治愈、好转、无效三个等级。治愈:经治疗后腹痛等症状消失,胃镜下显示溃疡处黏膜已恢复至正常水平;好转:经治疗,溃疡处黏膜以及腹痛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溃疡处黏膜以及腹痛等临床症状,均未见改善。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的疗效评定结果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P<0.05,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护理方法

2.1饮食指导

养成良好的日常饮食习惯,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养成合理饮食的好习惯,以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每日可进餐5~6次。患者可以吃面条、米粥等,少喝牛奶,避免生冷、肥腻食物,禁食酒精、浓茶、咖啡、酸醋等可致胃酸分泌增多、易诱发溃疡的食物。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嘱其饮食过程中要细嚼慢咽、专心一致、心态平和、避免过饱,以防止胃窦部位因过度扩张而增加胃泌素的分泌量。另外,患者适当吃一些香蕉等润肠食物,有利于防止便秘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用药指导

护理时指导患者遵医嘱正确服药,根治十二指肠溃疡这一慢性疾病,坚持服药、避免漏服很重要。患者一般服药4~6周为一个疗程,治愈后还需巩固治疗3个月左右,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突然停药或频换药物,都不利于疾病的治愈。患者服用抗酸药,应在两餐之间,避免与酸性食物或者奶类食品同服;服用胃动力药及抗胆碱能药,需在饭前及临睡前1小时;服用铋剂应在早饭前以及临睡前,避免与抗生素类药物同服[1]。如果患者同时患有其它疾病,需服用可致溃疡的药物,为了避免胃肠道受到较大刺激,可以采取小剂量间断给予肠衣剂的方式。

2.3心理护理

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典型的身心疾病,要注重心理护理。患者很可能因为病程长、疼痛感强烈、病情反复发作等,而产生焦虑、不安情绪,负面的情绪反应可对大脑皮层产生不良刺激,进而降低十二指肠黏膜的血流量,黏膜自身的防御功能由此下降,容易导致溃疡复发。护理人员对不同的患者,应当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护理措施。通过解释这种疾病的治疗过程较缓慢,细心调理方可康复,进而逐渐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要充分尊重和理解患者,认真倾听他们的感受,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多一些鼓励的话语,以自身的真诚、体贴换取患者的信任。同时,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个人好恶、心态及家庭环境变化,及时疏导患者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使其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

2.4疼痛护理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普遍具有疼痛这一症状表现,由于患者个体的痛阈和疼痛反应不同,因而痛感因人而异。浆膜受累是导致疼痛感的一个重要因素,溃疡穿透浆膜而产生持久性的疼痛[2]。针对患者的不同病情,护理人员要加强指导,对于活动性溃疡,应嘱患者注意休养,不可过度劳累,以缓解疼痛感;对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腹痛,应当在医嘱下协助患者服用抗酸药,以避免疼痛的发生。平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腹痛程度以及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报告患者的剧烈腹痛现象,以避免穿孔并发症的出现。

2.5环境护理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目前已经临床证实的十二指肠溃疡发病原因之一,其主要由口口、粪口、人人等途径传播[3]。在患者入院治疗及护理期间,要注意断绝HP的传播途径,让患者重视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护理人员在接触HP(+)患者的排泄物或呕吐物之后,应当立即使用消毒液洗手。

2.6宣传教育

注重医患沟通,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让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的病情,进而自我排除思想顾虑。在日常护理中,要注意让患者保持轻松、情绪乐观,使其有意识地保护胃部,严格遵医嘱服用药物,并了解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要向患者推广卫生常识,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让患者了解适当锻炼和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帮助其养成积极锻炼身体和正常作息的好习惯,保证良好的睡眠,避免精神刺激,主动戒烟戒酒。患者在出院后还应当定期复诊,以防疾病复发恶化。

3 结果

观察组患者33例,治愈26例,好转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33例,治愈20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9%。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4 讨论

十二指肠溃疡的致病因素较多,除了要给予抗溃疡治疗之外,还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给治疗效果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这种疾病,从而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通过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环境护理及健康指导,帮助患者养成合理饮食、作息规律、积极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并坚持用药。本文结果显示,经综合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说明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并减少疾病复发。

参考文献:

[1]郑沙滨,江少汀. 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防止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体会[J]. 中外健康文摘,2011,8(9):256.

[2]陈玉梅,杨慧. 新型护理模式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6(10):927.

[3]李明霞. 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病原因及护理对策[J]. 中国临床研究,2013,24(3):212.

论文作者:邵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第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9

标签:;  ;  ;  ;  ;  ;  ;  ;  

6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护理论文_邵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