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脂肪因子与乳腺癌发生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刘曰芬

血清脂肪因子与乳腺癌发生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刘曰芬

(山东省东营市人民医院 257091)

摘要:目的 脂肪是人体重要的分泌器官,近年来关于脂肪因子与癌症相关性的研究越来越多。本研究旨在探讨和分析脂肪因子抵抗素(resistin)、脂联素(adiponectin)、瘦素(leptin)及糖脂代谢相关指标与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肿瘤科住院的10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纳入同期在我院体检合格的健康女性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受试者血样,测定血清Resistin、adiponectin、leptin、FBG、TG、HDL-C、LDL-C、TC水平,比较相关指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分析,探讨乳腺癌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 乳腺癌患者血清Adiponectin、HDL-C、T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esistin、leptin、FB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TNM分期Ⅰ期相比,Ⅱ期和Ⅲ期的血清adiponectin、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leptin和TG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resistin、adiponectin、leptin及HDL-C与乳腺癌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血脂相关指标及脂肪因子resistin、adiponectin、leptin与乳腺癌的发生具有相关性,低adiponectin血症、高leptin血症和高resistin血症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乳腺癌;脂肪因子;抵抗素;脂联素;瘦素;风险因素

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已有研究显示,肥胖是乳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1],与其发病密切相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自从1994年瘦素被发现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脂肪组织不仅是储存能量的器官,更是人体最大的分泌器官,能够分泌细胞因子、炎症因子、激素等脂肪因子,在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本研究通过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脂肪因子抵抗素(resistin)、脂联素(adiponectin)、瘦素(leptin)及相关糖、脂质代谢因子,探讨上述指标与乳腺癌发生的相关性,为脂肪因子在乳腺癌的预防、诊断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提供证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组:连续纳入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肿瘤科住院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06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8岁,其中,绝经前患者60例,绝经后患者46例,浸润性导管癌53例,浸润性小叶癌36例,髓样癌及其他病理类型癌17例。乳腺癌的分期标准采用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提出的TNM分期,其中Ⅰ期22例,Ⅱ期65例,Ⅲ期19例。所选病例符合首诊要求,术前均未接受过放、化疗治疗。

对照组:纳入同期在我院体检合格的健康女性志愿者50例,无肿瘤病史及家族史,年龄(20-66)岁,平均46岁,其中绝经前29例,绝经后21例。病人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年龄、月经初潮年龄、初产年龄、月经状况、绝经年龄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本研究经东营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血样采集:病例组患者于入院后七天内采集血样,所有受试者采血前禁用高脂饮食,空腹12h,采集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同醇(TC)。另采集静脉血3ml,常规分离得血清,用于测定脂肪因子水平。

1.2.2 样品测定:FBG、TG、HDL-C、LDL-C、TC采用氧化酶法测定,试剂盒购自上海华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血清resistin、adiponectin、leptin水平的测定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试剂盒由美国R&D Systems公司提供。相应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SPSS Inc.,Chicago,IL,USA)统计软件处理,计量数据以x±SD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K-S法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ANOVA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法。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病例组和对照组血糖、血脂水平及血清脂肪因子的比较

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FBG、HDL-C、TC及血清resistin、adiponectin、lepti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其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绝经前后两组间血糖、血脂水平及血清脂肪因子的比较

可见,绝经后,与对照组比较,乳腺癌患者血清adiponectin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血清resistin和leptin水平显著升高(p<0.01),另外,绝经后FBG、HDL-C、T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然而,与对照组比较,绝经前两组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乳腺癌不同TNM分期患者糖、血脂水平及血清脂肪因子的比较

与TNM分期Ⅰ期相比,Ⅱ期和Ⅲ期的血清adiponectin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leptin和TG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其他各期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血糖、血脂水平及血清脂肪因子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分析

以乳腺癌发病为因变量,年龄,血清FBG、HDL-C、TC水平,以及血清Resistin、Adiponectin、Leptin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血清resistin、adiponectin、leptin及HDL-C进入回归方程,与乳腺癌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

3 讨论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尤其是白色脂肪组织可以分泌抵抗素、脂联素及瘦素等脂肪因子,主要参与代谢调节,而脂肪因子又有着复杂的病理生理作用。有研究发现,多种脂肪因子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和转移有关。

抵抗素(resistin)最早于2001年由steppan发现,因其对胰岛素的抵抗作用而得名。目前的研究表明,抵抗素通过多种分子途径参与机体代谢、炎症、自身免疫等过程[5],且与胃癌、结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与预后相关,有研究表明,抵抗素可以增强类滋养细胞的侵袭能力,诱导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进上皮细胞的管状增生,可能是其参与癌症发生发展过程的机制之一。本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是乳腺癌发生的风险因素之一。

脂联素(adiponectin)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其与BMI 成反比,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11]。目前的许多研究表明,adiponectin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很强的相关性,但是某些研究者仍然认为其仅在特性情景中发挥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低脂联素可增加绝经后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且可能与TNM分期相关。

瘦素(leptin)是最早被发现的脂肪因子,目前已有证据表明,瘦素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血管增生,增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肿瘤侵袭。但也有学者认为,血清中瘦素水平与绝经前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并不相关。本研究中乳腺癌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是乳腺癌发生的风险因素之一,此点与多数文献报道一致。

已有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与糖尿病具有相关性,其糖尿病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这与本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其原因可能是乳腺癌与糖尿病间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如肥胖、胰岛素抵抗等。脂质代谢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在本研究中,病例组患者HDL-C、TC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乳腺癌患者处于高消耗、高代谢、且部分脏器功能衰弱的状态,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增高,apoA-I等载脂蛋白合成不足,使得血浆HDL-C、TC水平下降,同时,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越差,参与脂质过氧化脂质越多,其消耗越明显,血浆水平也会越低,这点在本研就中也得到了验证。

总之,糖脂代谢异常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低脂联素血症、高瘦素血症和高抵抗素血症是乳腺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有可能成为乳腺癌发病的预测因子。本研究为脂肪因子在乳腺癌预防、诊断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参考文献

[1] Woolston C.Breast cancer [J].Nature.2015 Nov 19;527(7578):S101.

[2] Coimbra S,Catarino C,Santos-Silva A.The triad psoriasis-obesity-adipokine profile [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16 Nov;30(11):1876-1885.

[3] Kang DW,Lee J,Suh SH,etal.Effects of Exercise on Insulin,IGF Axis,Adipocytokines,and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Breast Cancer Survivor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2017 Mar;26(3):355-365.

论文作者:刘曰芬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

标签:;  ;  ;  ;  ;  ;  ;  ;  

血清脂肪因子与乳腺癌发生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刘曰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