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20年以来,我国自动化技术及相关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在个别领域中取得了较大突破,可以说,我国自动化技术基本上已经进入强化发展阶段。然而,从客观角度上来看,我国在自动化技术及相关系统的应用方面,并未针对性地形成产业规模,缺少支柱企业。近些年,我国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对自动化技术进行了全面优化,并结合自动化技术优势,形成具备自动化特点的控制系统。根据实践经验来看,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为代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效果最为良好,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关键词:输变电;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现状;发展趋势
电力工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工程之一,为了保证电力工程平稳有序的发展。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必然选择,也是发展趋势。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的当下和未来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拥有人工无可比拟的优势,有非常光明的发展前景。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电力工程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率,还可以保证电力工程的安全度。但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仍然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为此可以加强科研投入,相信改进后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将会更加成熟。
一、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
电气自动化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进而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监督和评估的技术方式,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可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灵活性和直观性。电气自动化在系统控制应用中具有自动化、集成化、综合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和其他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专业相比,电气自动化显著的特点是其是一门以强电为主,弱电为辅,强弱电结合、软硬件结合、元件和系统结合的学科。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等实现电能的转换和监督控制,实现对发电、变电、输配电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数据监控,从而保证用电安全。
二、输变电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技术性能
(一)PLC自动化技术
PLC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的支撑电气工程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运行,该技术主要是在可编程存储器基础上,使系统设备遵循设定的模式和流程,建立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运行的智能立体图像,利用该图像,不仅可以方便电力工作人员准确、高效判断系统运行状态,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和误差,同时还能够使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
(二)智能技术
针对智能技术的运用,主要适用于对非线性、模型不确定以及复杂性较强的系统进行控制。当下,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可以依托于智能技术的运用,实现对系统的智能控制,进而有效提升系统控制的高效性与灵活性,并以相关网络技术为基础,对系统中存在的故障和问题进行实时传递,以此来提升故障问题解决的及时性。同时,智能技术的运用,可以结合实际电力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相关解决方案的智能化制定,以此来降低电力系统维护成本,减少因电力系统故障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健全电力系统的结构,在提升电力系统控制有效性的同时,维护系统漏洞。
(三)远程控制技术
远程控制技术能够通过远程监控来全面监测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并及时将监测信息反馈给总部,从而减轻工作人员的作业量,实现无人监控。如果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设备存在问题,远程控制技术会进行自动修复,如果问题较为严重,远程控制技术会在第一时间内将故障问题及其原因反应给工作人员,并切断故障区域和其他设备的连接,以此降低危害。再次,要注意提升远程观测工作的准确性与实效性,促进远程监测器与计算机之间的紧密衔接,做好时间的对照工作,在校对计算机系统时间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监测器的数据信息调整计算机时间,确保远程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在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监测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做好信息数据的保存与备份工作,这样方能确保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运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基本上已经迈入工业化发展进程,生产制造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显著加强,为我国电气行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然而,介于我国电气自动化发展起步较晚,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无论是在生产方式,还是控制技术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在生产技术以及控制系统方面,仍旧以国外先进技术为主导技术,国内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自主研究力度匮乏,比较缺乏创新性。最重要的是,我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管理及维护方面,也比较缺乏合理性。一旦制造控制过程中出现严重问题,现有技术人员很难攻克,多需要借助国外先进经验加以解决。
四、输变电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一)输变电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信息高度集成化
纵观输变电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不难看出输变电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信息呈现出了高度集成化,这一趋势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在管理架构上已经进行了纵向拓展,电力企业会通过设置特定浏览器来提取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并对电气系统进行监督与控制。(2)电子信息管理水平越来越高。目前,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已经融合了微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自动化通信技术,因而电子信息管理水平极高。
(二)网络化
现在网络越来越普及,我们每个人都被网络所包围。使用网络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在短时间内干更多的工作。使用网络工作方便直接,便于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将整个电力工程连为一个整体。因此可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可以将电力工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部位都并入到网络之中。这样收集的数据清晰明了,方便查阅还可以共享,而且也还有利于监督,便于管理。
(三)标准化
电力工程中有很多企业生产标准不同,这就导致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很多不便。因此,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背景下,应当统一标准。这样既有利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和实施,也有助于与数据的收集整理,更重要的是便于统一管理。想要我国在电力工程上有深远的未来,就必须先统一标准,取缔各个企业独自的参数和指标。
(四)自动化分布特色鲜明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优势,构成了模拟化数字混合体系,能够对整个输变电工程进行合理地分段,使之呈现出自动化分布特色,从而创建了电气行业的新局面。此外,提升自动化分布效果,必须大力创新电力企业发展模式,企业组织应重视做好输变电业务的协调管理工作,努力实现自动管控一体化。在信息时代,构建良好的电气自动化环境,则需要组建完善的电气系统结构,对不同电力信息进行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管理,实现自动化分布的安全性。其次,电力企业应重视构建完善的电力信息安全管理平台,运用网络检测的方式全面分析各种安全问题,对电网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状况以及安全与否进行客观评价。
五、结论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功能特征上,也体现在未来发展潜力上。做好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是当前的应有之义,新时期的工业企业理应主动关注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并结合企业实际引进先进的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利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企业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为电气自动化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庞宇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趋势探究[J].价值工程,2017,36(33):164-165.
[2]沈朝权.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1):117.
论文作者:龚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技术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控制系统论文; 工程论文; 电气论文; 系统论文; 发展趋势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