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急诊输液护理安全管理研究进展论文_李玉芳 龚秀芹

门急诊输液护理安全管理研究进展论文_李玉芳 龚秀芹

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李玉芳 龚秀芹【摘要】目的:研究门急诊输液护理安全的管理方法,以提高门急诊护理质量。分析目前门急诊输液室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安全隐患给予安全管理解决措施,从而优化门急诊护理质量以及输液保障。针对输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一对一解决方案,保证了门急诊患者输液安全并提高了满意度评价。对门急诊输液室采取合理、科学的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门急诊输液护理安全质量,从而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门急诊治疗;输液护理;安全管理;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4-YS

门急诊输液室因其具有经济快捷、就近且方便等优势[1],被打针以及输液等病情较轻者越来越接受,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环境因素以及气候因素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使门急诊输液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2]。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护理管理中的重点工作[3]。护理安全管理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定和法律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机体功能和心理上的损害、缺陷或死亡[4]。临床相关资料显示,因门急诊输液患者相对比较集中且门急诊药物品种相对较多,因此,门急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极易发生工作差错,致使输液室存在众多安全隐患,患者安全无法保障,因此,如何提高门急诊输液护理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现已引起门急诊高度重视,本次研究,将我院门诊输液室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汇报如下。

1门诊输液室存在的问题

1. 1缺少对医护人员进行制度培训

大多数门急诊输液室在医护人员上岗前缺少对医护人员的岗前培训,同时,无明确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标准[5]、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应急预案流程以及工作环节流程和服务规范用语等相关章程,因此,导致相关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无章可循,对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缺少预见性以及解决措施,致使输液过程存在安全隐患。

1.2医护人员缺少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且耐心不足

因门急诊输液室患者流量大且人群较多、药品种类复杂且工作复杂,加之其工作环境嘈杂,导使医护人员工作时间繁忙、与患者耐心交流时间少,大多数医护人员工作内容都是在机械的完成检查、配药以及输液等相关工作,致使多数医护人员工作内容模式化、机械化。因此,医护人员工作中缺少对患者的关心和耐心,同时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到位,多数医护人员未能及时告知患者特殊用药注意事项以及遵医嘱治疗的必要性和引起疾病发生原因,致使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度评价较低、依从性差、遵医嘱行为差,门急诊室常有离开输液室或擅自调慢或加快输液速度以及拔针时按压时间不足或按压方式不当发生皮肤肿胀、破溃等不良症状。

1.3医护人员工作意识不够且缺少责任心

因输液室工作包括接药、配药、扎针以及拔针等相关工作,其相对较繁琐,因此,如医护人员不注意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安全隐患。经调查发现,输液室护士人员在工作中时常发生输液卡上姓名和时间签写不规范、患者姓名核对不仔细、随意更换输注药物顺序以及未及时给予患者拔针等现象,导致门急诊输液室事故时有发生。

1.4医生因素

因急诊输液室就诊患者较多,多数医护人员在给予患者处方和输液卡上的字迹混乱且潦草,同时,常有忘写或略写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药物规格、用药剂量、适应症和禁忌症等内容,同时,还有些医护人员对有过敏史的患者只是简单询问患者情况,甚至还有根据患者自身意愿尊重患者是否采取做试敏实验者,致使输液室时常发生患者过敏事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环境因素

因门急诊输液室患者流动大且人群相地较集中,尤其上午9点-11点、下午2点-4点期间就诊患者较多,因此,患者在排队时间多数出现不耐烦、唠嗑以及拥挤情况,致使门急诊环境嘈杂,加之医护人员工作量大且精神疲劳,工作中易发生差错,致使门急诊投诉增多,满意度下降。

2改善门急诊输液方案

2.1加强对医人员的培训

于医护人员上岗前,给予医护人员岗前培训,加强医护人员对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危险的预见性;明确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应急预案流程以及工作环节流程和服务规范用语等相关章程,并给予医护人员统一培训;护士长要定期给予护士穿刺技巧培训并举行定期考核,以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定期给予医护人员举行液体配置、药物剂量换算常用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药物注意事项等进行考核,以加强医护人员对药物使用的了解,减少危险事件发生。

2. 2加强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耐心以及健康教育

合理安排门急诊输液室医护人员指定工作,明确其工作内容以及相关职责,并通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评价,对医护人员工作定期进行奖惩制度,以保证医护人员工作期间对患者的问题进行细致、耐心的解答,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同时,树立医护人员“仁心、仁术”理念,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增加患者的从依性,避免患者输液期间随意性,减少危险事件发生。

2.3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将输液室输液流程进行规范化,明确护士人员在工作中对患者信息的记录以及字迹签写字样,从而提高输液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护理安全管理,同时针对有过敏史患者,规范对其做试敏要求,统一其流程,保障患者人身安全。

2.4优化门急诊环境

保证输液室环境干净、整洁,使患者心情愉畅,同时,于输液室门口粘贴输液流程以及注意事项,以便患者及时了解,减少患者对医护人员咨询问题次数,从而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同时,将输液室进行合理划分,例如急诊室可按急、重症以及危症患者进行划分,通过诊室的划分,方便患者有序就医,减少输液室人群密集情况,缓解医护人员工作压力,从而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差错,保障患者身体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宏伟,戴巧平,卢建娣.门急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与护理安全管理的相关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77-78.

[2]俞光梅.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健康之路,2017(10):144-145.

[3]李婉.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6):18-19.

[4]赵美娜.探讨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相关处理措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8):154+163.

[5]唐欢.门急诊静脉输液存在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J].医药前沿,2017,7(7):135.

论文作者:李玉芳 龚秀芹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门急诊输液护理安全管理研究进展论文_李玉芳 龚秀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