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泪膜变化的临床研究论文_梁建超,严静熙,冯志伟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泪膜变化的临床研究论文_梁建超,严静熙,冯志伟

梁建超 严静熙 冯志伟(广东省电白县人民医院眼科 广东电白 525400)

【摘要】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泪膜变化的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份在我院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68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2周、1个月及3个月进行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柒色(KL)检测,利用统计学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术后3个月内诉术眼不适患者较术前增加,术后1d、1周及2周的BUT明显缩短,SIt增加,干眼症状评分及角膜荧光染色等明显增高,与术前比较其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短期内影响患者的泪膜功能,应注意术前泪膜功能检测及术中、术后对泪膜的保护。

【关键词】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泪膜变化 分析

【中图分类号】R779.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5-0048-02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是基层医院常用的白内障复明手术方式,具有操作步骤少、术后散光少、手术费用低、无需昂贵的设备等优势。但在临床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眼部不适,异物感等干眼症状。为此,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泪膜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研究其术前、术后泪膜的稳定性变化。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选择2011年1月后收治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前的白内障患者68例(68只眼),其中男35例(35眼),女33例(33眼),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5±7.59)岁,非手术眼为对照组。检查包括眼科常规检查、干眼自觉症状、泪膜素检查。排除全身结缔组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1.2手术方法:手术由同一医师主刀完成。术前散瞳,球周麻醉,开睑器开睑,固定上直肌,做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巩膜面烧灼止血,主切口做在角膜上方或颞上方,角巩缘后1.5~2.0mm做反眉形巩膜隧道切口,长约5.5~6.0mm,深度达1/2厚,层间剥离至透明角膜内1mm,3.2mm三角形穿刺刀由板层切口进入前房,形成活瓣式内切口,前房注入黏弹剂,在主切口颞侧做侧切口,长约2.0mm,环形撕囊,水分离晶状体囊与皮质,皮质与核,将晶状体核旋转脱出囊袋,在前房及核下注入黏弹剂,扩大内切口,注水晶状体圈套器娩出晶状体核,轻压主切口后唇冲出大部分皮质,同步注吸器自侧切口注吸残留皮质,前房注入黏弹剂,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卡米可林缩瞳,注吸残余黏弹剂和卡米可林。主切口不缝合或10-0尼龙线缝合一针,烧灼粘合球结膜切口。

1.3检查方法:分别于术前及术后7、14、30、60、90d对随访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内容包括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

1.4评分标准:干眼症状:包括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无症状为0分;偶然出现症状为1分;间断出现轻度症状为2分;持续出现明显症状为3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荧光素着色阴性为0分;散在点状荧光素着色为1分;略密集荧光素着色点为2分;密集点状或片状荧光素着色为3分。将角膜分成4个均等象限,按象限记分,分数范围0~12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正常为10~45s,<10s为泪膜不稳定。基础泪液分泌量:10~30mm为正常,<10mm为泪液分泌减少。

1.5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所得数据应用方差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术后干眼自觉症状比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1个月内患者自述术眼干眼症状明显重于术前,经统计学处理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1个月后术眼干眼症状仍重于术前,但其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2.2泪膜破裂时间(BUT):与术前相比,由术后1周开始BUT明显缩短,且在整个观察过程中术后1个月内各时间点BUT均明显低于术前,经统计学处理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1个月后BUT仍低于术前,但其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2.3泪液分泌观察(SIt):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2周的泪液分泌量明显升高,经统计学处理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1月泪液分泌量明显降低,至术后2月、3月的泪液分泌量平均值略低于术前,与术前相比其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2.4荧光素染色(FL):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2周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增高,且明显高于术前,其差异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5);但术后1个月开始荧光素染色评分与术前比较,其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意义(P>0.05)。

3.讨论

3.1老年性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病,手术是复明的重要手段,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白内障手术方式[1]由于其步骤简化,术后散光小,费用低,无须昂贵的设备,是基层医院复明的主要手段。国内有多项研究证明部分眼部白内障手术后,术眼泪膜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引起眼部不适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手术效果 [2][3].所以了解白内障术后患者泪膜状态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现便尤为重要。

3.2正常泪膜是维持眼表上皮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基础,泪膜分布于角结膜的表面,即上下睑的灰线以内相当于睑裂部分的眼球表面厚7-10μm,体积约1μL,自外向内可分3层即脂质层、水层、粘蛋白层,[4]具有保护营养和润浸角结膜,防止上皮角化等功能,是维持眼表上皮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干眼症是指由于泪液质和量的异常,或泪液疏体功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干眼是多因素的病变,眼表、泪膜和连接的神经通络中的任一环节功能发生障碍,均可导致干眼发生。

3.3本研究结果表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泪膜稳定性检查多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变化,Sit术后1周时明显增高,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Sit值逐渐降低,至术后1月时,Sit已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考虑术后早期Sit值增高可能与术后结膜伤口愈合导致泪液刺激性分泌有关。术后1周BUT明显缩短,荧光素染色程度明显增高至1月后基本恢复,可能与表麻药及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眼水及眼药中含有防腐剂有关。手术引起眼表上皮的机械性损伤,术后炎症反应,组织水肿,手术切口隆起等影响泪膜中水化黏蛋白层对眼表面上皮的粘附功能,导致术后泪膜的稳定性下降,无法均匀分布于眼表面,导致泪膜不稳定。

3.4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短期内患者的泪膜功能发生明显变化,可能出现眼部不适,甚至发生干眼,为提高术后患者的视觉效果,减轻或者避免患者不适:①术中应尽量轻柔,避免对眼表面上皮组织的机械性损伤;②术中合理使用表面麻醉药物;③术后选用对眼表面上皮组织损伤较轻的眼水,尽量使用不含防腐剂的滴眼液,减少滴眼液的使用频率;④为避免干眼,患者术后症状加重,可予术前使用人工泪液,术后常规辅以人工泪液治疗可增强眼表面组织的粘度,缓解眼部不适症状,减轻泪膜损伤,并促进泪膜恢复;⑤术前应重视对患者的筛查,及注重泪膜功能的检查,对于术前重度干眼患者,应明确其病因,并合理应用药物,控制干眼症状后,再行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Thakur SK,Dan A,Singh M,et al.Endothelial cell loss after small ineision cataract surgery[J].Nepal J Ophthalmol,2011,3(6):177-180.

[2]刘祖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泪膜的变化[J].中华眼科杂志,2002,38(5):274-277.

[3]庄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泪膜功能变化[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9,9(4):225-227.

[4]刘祖国.干眼仪在干眼诊断的初步评价[J].中华眼科杂志,2003,21(5):355-361.

[5]姜永杰.干眼症的病因与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3)240-243.

[6]赵春梅.两种不同结膜瓣小梁切除术对泪膜的影响[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3):243-246.

论文作者:梁建超,严静熙,冯志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2-19

标签:;  ;  ;  ;  ;  ;  ;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泪膜变化的临床研究论文_梁建超,严静熙,冯志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