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阅读问题中的“三字书”述评_读书论文

现代汉语阅读问题中的“三字书”述评_读书论文

现代文阅读题讲评“三字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字论文,现代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文阅读题的讲评可以说是耗时最多而收效甚微。讲评的形式通常像一场毫无生气的演讲。演讲者为教师,学生是听众。演讲者讲得费劲吃力,恨不能使出浑身解数,而听众却既无热烈的掌声,也无感动的表情,只是机械地记着所谓的标准答案。这样的阅读题讲评课,效果可想而知。其实,阅读题讲评不是给学生一套完整的习题答案,也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套应试方法,它应该是一个让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再创造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过程。我在教学过程中归纳出一套简单可行、收效较好的讲评方法,供同行参考。

一、读

做好现代文阅读习题的首要条件在于学生的“读”。“读”有几分,答有几分,“读”是做好阅读题之根本。“读”时需平心静气,进入文中,忌心浮气躁。而部分学生在“读”时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因而答题时易出现不着边际的现象。这就决定了讲评的第一步离不开“读”。现在给学生读的文章大多是些时文、美文,有很强的思想性、时代性、人文性。文章内容多样,涉及到先进科技、社会热点、地域文化、人文教育等多方面,而且文字优美,意蕴深刻。对学生来说,读这些文章不仅开阔了视野,增加了知识,还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社会,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进一步决定了朗读文本的必要性。

好文章值得多读,必须多读。只不过此时的“读”不能再让学生进行流于形式的浏览,因为他们已失去了初读时的新鲜感,教师必须在“读”上来点花样,再次激起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条件采用适宜的方法。比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参与教学,富有魅力的朗读配上优美的画面,对学生来说不仅是对文本内容的再次感知,更是一次美的享受;没有这个条件的可以让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在课堂上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朗读文本比较便利,切实可行,但教师要在课前做好指导,既要让学生读得准确流畅,又要力求抑扬顿挫,感情投入。读要让学生领略到记叙文的精美、说明文的准确、议论文的精辟。这个“读”的过程是学生再次学习文本的过程,也是一个利用美文对学生情感、态度等进行熏陶的过程,可谓是一箭双雕。

“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重点词语、重点句子、重点段落上作相应的标记。“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勾、画应是读书离不了的。

在真正用心读过文本之后,大多学生能注意到文本中自己曾经忽视的一些细节,对文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时,教师指导学生再去看那些答错的习题,特别是那些用原文语句回答、判断与原文意思是否相符、对原文语句含义的理解之类的题目。至此部分学生已不需要教师讲评自己就能顺利归纳出正确的答案来。

二、议

在现代文阅读的习题中,主观题已占绝对优势。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语言答题的能力直接关系着答题水平。有时学生会出现审题的偏差,有时会出现心里明白大意却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现象。这时,教师即使讲出再精彩的答案,对学生来说,只能是机械的记忆,或者是望洋兴叹。长期下去,只会让学生形成坐等答案的心理。

针对学生答题能力较低的实际,与其教师费力不讨好,不如让学生讨论交流,鼓励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况且当今学生羞问老师的现象极为普遍,讨论学习更有必要。因为客观上来讲,同是学生,起点、高度差不多,对问题的看法、思考的角度等有较多相同的方面。而且从心理的角度看,他们的探讨更为平等,做得差的敢问,做得好的乐讲,相互促进,更能激发求知欲。这种讨论式的学习是和谐的、有效的。当然,教师也必须预先有所布置,使得课堂讨论有序、有效。讨论可这样安排:(1)五人一组为宜。人数太少, 有些题目难以探讨出结果。人数太多,有些学生则没有发言的机会,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2)优差搭配。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优对差起帮助作用,差对优起促进作用。(3)指派或推选一名小组长,起组织督促作用。制止无价值的争议,督促每个成员订正错题,记录讨论过程中难以解决的和有争议的题目。

讨论的过程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是自己发现存在问题的过程,是学会自己答题的过程,是活跃思维、突发灵感的过程,是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创新过程。

三、导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及时发现和引导学生解决讨论过程中的疑点、难点。讨论结束后,可让小组长将记录下来的疑点、难点抄写在黑板上。教师做相机诱导,对有代表性的题目可以和学生一起共同归纳出一些基本的答题方法。教师的指导一定要把握“度”,不可让学生产生从老师那里得到现成标准答案的认识。

还有一些主观性较强的题目,如对文中作者所表达的观点赞同与否,或读文章后受到的启示之类,教师应保持沉默,让学生各抒己见,百家争鸣,不以统一的答案束缚其思维。

完成以上三步后,教师要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整理答案,分析自己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教师最好收上几份试卷,目的是督促其认真订正,同时也能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理解文本的情况。

标签:;  ;  

现代汉语阅读问题中的“三字书”述评_读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