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交通业也成为城市发展的主体,越来越得到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公路工程已成为道路交通工程中的重点,对整个经济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路面施工,路面施工占主导地位。路面施工需要采用水泥混凝土等材料,同时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以确保公路质量,同时增加公路的使用年限,为施工建设企业带来长久的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基础设施交通网建设,最大程度的促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工程效益,降低成本等,本文对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结合实际经验,总结了公路工程路面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当前社会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加大公路投资和建设力度是大势所趋,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例如组件设计与要求不符、原材料质量不过关、工艺流程缺乏合理性等,以上问题会对公路混凝土施工造成影响,降低公路工程质量。全方位了解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对于实际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概述
公路运输方式是我国交通运输和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交通基础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车辆数目不断增加,人们的日常驾车出行频率也逐渐提升,给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就需要在未来的建设中进一步提高公路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路面施工方式材料购买成本低、施工技术易于掌握、适应范围广的诸多优点,使得混凝土路面成为当前公路施工建设主流,在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一般来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材料和混凝土铺砌块等面板层组成部分以及路面路基部分。在我国的公路路面建设中最为常见的路面类型是素混凝土路面,素混凝土路面是指在路面铺设过程之中仅仅使用混凝土材料的公路路面,其在施工过程中的铺设较为简单,除了素混凝土路面之外,在施工中还可以针对实际施工环境来选择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或者玻璃纤维混凝土路面,针对不同环境来进行施工路面类型的选择可以避免环境因素影响路面的建设质量。素混凝土路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抗冲击性、抗压力、抗磨损以及抗冻性等优点,适合于多种环境和多种路面建设需求。除此之外,素混凝土路面在施工之中可以有效降低路面的施工设计厚度,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性能,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设之中使用频率较高。
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需要做的相关准备工作
(1)碎石的选择,碎石是整个混凝土工程中的主要的组成部分,要求其具有级别保障,采用标准规定的碎石,包括颗粒度均匀分布,硬度要达到一定的要求,压碎值不能超过17%,同时要掺和一定的凝土比例,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碎石进入施工现场时要对其样品进行抽检,降低材料的不合格性。
(2)水泥的选择,施工部门应该挑选资质合格的水泥厂家进行水泥采购,采购前需要严格对其样品进行查验,确保其质量达到公路路面建设的要求,避免影响公路质量,从而引发各种工程事故等。同时,水泥进入施工现场后,应当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水泥受潮,失去其本身的功能。
(3)砂的选取,施工队伍应当注重砂质量的选择,保持砂具有均匀的颗粒度,同时确保将其细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其内部含土量进行精确的分析,确保砂的质量满足混凝土路面建设的需求。
(4)钢材的选取,钢材的坚固性是确保路面工程建设坚韧性的关键因素,应当选择有资质的厂家,严格检验钢材质量,在钢材的维护和保存过程中,要注意将其放到干燥的地方,以免出现生锈现象,从而降低了钢材的坚韧性。
(5)其他材料的选取,其他材料主要包括水、外加剂以及接缝材料,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水的纯净度,不能含有油污或者其他杂质,同时还要按照相关标准控制各种金属离子的含量,以便保证混凝土质量;外加剂的添加应当适量,对外加剂的成分进行检测,保证质量合格;接缝材料应该具有不溶于水、不渗水的功能,同时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耐磨性和耐久性高。
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3.1水泥混凝土的拌合与运输
确定水泥配合比方案后,要先进行混凝土试拌工作,试拌时严格掌控拌合容量和设备材料用量,控制拌合材料中的水分。拌合人员在拌合前按照当日天气决定砂石含水量,严格控制加水量,同时掺加所有的材料、外加剂以及适量的水,确定混凝土搅拌时间时,要以搅拌机设备的运行状态、仪器属性为基准,将时间确定在60s~120s间。混凝土拌合料从拌合到运输允许的最长时间见表1所示。
表1混凝土拌合料从拌合到运输允许的最长时间
3.2铺设水泥混凝土
在路面上铺设混凝土时,要先保证基层路面湿润,然后再铺设混凝土混合料。实际铺设过程中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放样→立模→清除杂物→布料→路面整平→振动棒振捣→平板振动器振实→振动梁振平→滚筒提浆→路面抹平→压纹、拉毛→覆盖洒水维护→模板拆除→切缝→填料。
3.3模板安装
使用模板时施工人员应当注意模板铺设平整,接头平顺,并且要注意水泥混凝土路面支架稳定,这样才能保证施工后期路面不会变形。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发生漏浆的现象,要保证施工进程中模板的高度高于路面设计高度基础2cm。
3.4混凝土摊铺与振捣
搅拌好的混凝土直接倒入模具,避免其发生离析现象,如果有离析现象应当重新进行搅拌工作。然后,在施工前做好防雨措施,将摊铺好的材料先用振动器初振一遍,边振动边补料,保障表面的平整性。
3.5混凝土路面整平
结束路面的振捣后可以使用滚筒完成滚动提浆过程,采用木抹反复抹面,直至不泌水时完成操作,之后以铁抹进行路面压光。抹面施工时不能在其中掺加干水泥、水泥砂浆,且抹面期间要以3m长直尺检查路面平整度。完成抹面施工后,再利用压纹机完成路面压纹操作。混凝土路面整平过程中,砼路面坡度以2%~3%为佳,这个角度可以保证顺利完成路面排水,避免积水对路面质量造成影响。
3.6模板拆除
完成一系列操作后,施工混凝土路面在满足硬度要求后可将模板拆除。实际拆模时要以施工地气温为基准。首先拆除模板支撑以及铁钎等,然后在混凝土和模板中间打入扁头小铁棒。拆模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能与混凝土板角、砼口发生磕碰,对已拆除的模板进行检验,将其存放在指定的地点,以便二次使用。
3.7路面养护
施工完成后的路面养护工作对整个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当路面铺设完成后具有一定的硬度时,需要用湿润的草垫或湿麻袋覆盖同时注意长期保持湿润,至少养护14d,才能开放交通。
结语
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应当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已达到成熟阶段,本文分析了施工前应该做的准备工作,同时详细介绍了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给相关施工部门人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邵敏.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2016(23):26~27.
[2]蔡军.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5(11).
[3]宗庆,李俊霞.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技术与设计,2016(22)
论文作者:裴文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路面论文; 混凝土论文; 水泥论文; 公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论文;